标题 | 史荣东游浙江缙云仙都记(2)《听雨》 |
正文 | 游浙江缙云仙都记(2) 听 雨 史 荣 东 到了仙都,我和妻子几乎每天清在鼎湖山溪水旁做广播操、散步,面对青山绿水,吮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觉得非常舒适,忽然,下起了小雨,妻子从包中拿出了伞给我,她回旅馆休息去了。 我却在雨中游兴盎然,撑着伞,悠闲自在地沿着溪水踽步而行。在雨中,绿油油的山被薄雾所遮,飘拂飞扬,呈现了飘然的诗情画意;不知名的鸟儿,清脆的啼叫声,涌动了,一片空灵;山涧中的流水,“哗、哗、哗” 流淌着,演奏新春的旋律;鼎湖峰,像擎天之柱,把飘忽的云雾,把山涧的流水,把清脆的鸟声,全揽在脚下。鼎湖峰,像位指挥,巍然鼎立地指挥着春潮勃勃的乐曲,飘浮的青山、嘹亮的鸟鸣,“哗、哗、哗” 的流溪,都成了不同的乐章,此起彼伏,此伏彼起,生机盎然! 此时,我只想听雨。听雨珠滑落鼎湖峰之声,听雨珠飘落鸟林之声,听雨珠坠落溪水之声,更想听,雨珠潜入禾苗之声。我,端坐在溪边古老虬劲的大树下,面对高耸的鼎湖峰,面对绿山,面对流水,面对婉转悠扬的鸟啼,总听不淸,哪是雨声。 早餐后,我约弟弟、弟媳、妻子一同沿渓而走。溪边的雨似乎不太大,四人各撑把雨伞,不至于雨水湿脚。这时,没有鸟鸣,没有鸡叫,更没有犬吠,就连溪中的水也没有波澜,只有“嘀嘀嗒嗒”雨声。当我们走到朱潭山景区时,宽阔的水面,横架着约50公分宽,100多米长的石桥,石桥由20多公分两块石板连接而成。我首先走上石板长桥,弟弟、弟媳、妻子也跟了上来。在桥上,大家几乎屏气凝神,只听“嘀嘀嗒嗒”雨声坠落河中。弟弟说:“雨声中有鱼儿‘沷沷’,盎然春天的生机。”弟媳笑着说:“当心滑下去与鱼儿一起‘沷沷’,那才是生机勃勃呢?”我上岸,回头拍下了他们夫妇逗趣的情景。弟弟感慨地又说:“年纪大了,感悟到: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康,健康了,本人不受罪,子女不受累,节约医药费,有利全社会。人要健康,首先要心理健康,看得明白,放得下,自然悠哉悠哉。经常出来走走看看,才能像水中鱼那样,有着勃勃生机。” 走过了长石桥,是一片葱郁的树林,林中的空气格外新鲜,连五脏六腑都感到十分惬意,人也觉得精神。妻子望着对岸的仙堤,一派逶迤天际、赤崖奇突、风景如画的景色跳入眼帘。她喜不自胜说:“这样妙景,在‘嘀嘀嗒嗒’雨声中,更有诗情画意,如果对对双双的情侶携手相连,肯定胜过神仙!” 我说:“我们两对都是神仙情侶,难道不是雨声绝配?” 她在“嘀嘀嗒嗒”雨声中,彷佛听出,元初书画大家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的《我侬词》: 你侬我侬, 忒煞情多; 情多处, 热如火: 把一块泥 捻一个你, 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 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 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 你泥中有我: 我与你生同一个衾, 死同一个椁。 一座大桥如长虹似横跨两岸,我们从大桥而过,走到了仙堤。仙堤是依山而架,依水而建的,人行其间,趣味异乎寻常。人影倒在水中,难分你我。望峰亭,翘角凌空,宛如天上的琼楼玉宇。晦翁阁中是晦翁洞,后山即晦翁岩。山脚下的好溪,溪阔水深,人称朱潭。相传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字晦翁)曾憩于此,因而,此处以朱熹的姓与号来命名。九龙壁,起伏弯曲,横生凹凸,如无数条虬龙盘石潜伏。在“嘀嘀嗒嗒”雨声中来到超然亭,我们都觉得超然物外,心游闲云。弟媳在雨声中听到了风清水烟、飘拂飞扬的悠然之声。她说:“朱潭山在雨中更像梦中仙境,在雨更觉得,人在其中飘然若仙。一个人,只要不纠结于个人的得失,就会超然物外,超然物外了,就会有好心境,有了好心境,就会快快乐乐每一天,好日子,快活地过。” 走出朱潭山景区,那我在雨声听到了什么呢?在路边的茶香中,我听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曲《茶雨》涌上心来: 雨蒙蒙 雾密密 在蒙蒙 密密中 新芽“吱吱” 裂开了笑脸 抖动丫叉小辫 挑起眉尖上雨雾 挂着总角的稚气 你逗着我 我耍着你 叽叽喳喳 喳喳叽叽 嘻嘻哈哈 哈哈嘻嘻 把雨扔给我 把雾泼给你 我不让你 你不让我 闹醒了 黄鹂清脆叫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