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禅意悠远穹窿山 |
正文 | 想来,谁都愿意做一个闲散的人。抛开世间的纷呈事象,隔开红尘的五味杂陈,将清浅时光交付给一壶香茗,一抹绿色,一袭流云。万物之存在,带着不同的使命。一朵花有花的娇容,一滴水有水的慈悲。万千世人,面对世海浮沉,也各有各的归所。雅客寄情于山水,戏子放逐于舞台,僧侣修行于道场。而我们这些平庸的人,就注定辗转于红尘巷陌,烟火一生。 柴米油盐的日子平淡无奇,车水马龙的城市喧嚣不止。我相信你跟我一样,在这烟尘漫天的环境中生活久了,也会厌倦,也会迷失。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停下脚步,寻求一个寂静安宁之所在,暂时安放一下疲惫的灵魂。一间临水的木屋,一片青青的草地,一片翡翠的山林… 任何一处身心之需,都是心灵的驿站,只为了,让再次起航的心,不再迷茫。 烟雨江南,是一片温柔多情之地。漫步在青石板的小路,嗅着翠微的绿色,石壁衍生的苔藓会带你领略一场老去的光阴。来到藏书镇,初登穹窿山,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没有多少预期的准备,也没有多少相较取舍,是一段不期而遇,我来到了这里。 听说过穹窿山的人应该都知道,这里是乾隆六次下江南临山祈福之地。脚下这条曲折蜿蜒的石板路,就是当年为这位帝王修建的御道。这个25岁登基,手握皇权60年的君王,在这片葱茏的山色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笔墨。景区门口“穹窿山”三个大字乃乾隆帝亲提,再看两边柱子上乾隆帝亲书的对联,“太湖万顷在襟袖,穹窿亿丈凌星辰”,读来一种帝王的霸气油然而生。走进“应天阁”,迎着“风物清嘉”的匾额,赴一场时光之约。嗅着杯中袅袅的香茗,循着时光细碎的足迹,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那位帝王在此间凝神品茶的身姿。遥想当年,这位叱咤风云的千秋霸主,顺着脚下的林荫小道,攀上石岩,登上山顶。迎着猎猎山风,眺望着脚下万里山河,不知道他看到的,又该是怎样的一番风云不尽和浩浩长空。 转过几处林荫,顺着蜿蜒清澈的溪流,在半山百丈崖上,是宋代高僧佛慧禅师锡丈凿壁而成的“百丈泉”,泉旁便是“宁邦寺”。当年,抗金名将韩世忠常邀三五知己来寺中登台赏月。这位豪气干云的爱国志士,登上皓月孤峰,面对着眼前广漠浩荡的景色,凝思着王朝半壁沦落的江山,回想着从戎报国封候万里的雄心,一腔壮志难酬的悲愤无从宣泄。登上玩月台,眺望这景色秀美的山川大地,我们不敢忘记,脚下那些用生命换来和平的耿耿忠魂和累累烈骨。 沿着西郊的山区,那一处树木苍翠、古树参差的茅林篷屋中,坐落着大军事家孙武的隐居篱院。走进“孙武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院中一所简易的草亭,亭中两三块石墩,是这里唯一乘凉小憩的地方。两间半的茅屋前面一泓清不见底的泉水,绝壁而出。移步草堂,陈列着简单的古凳、蓑衣、瓦罐、锄具…一幅鲜活的画面会带你穿越时空,感受一番两千年前的隐居生活。如此简单质朴之地,身临其境的刹那,会让你从真正意义上忘掉车马喧嚣。四面环山,身处幽谷。没有人迹往来,只有花虫鸟语。就是这份清静,让孙武摒弃了浮躁的心。这片钟灵毓秀的山川草木,赋予他智慧和灵感,才有了史书巨著《孙子兵法》的诞生。 在这座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悠久、如临仙境之地,还有很多的历史古迹我没来得及游走。是“上真观”空灵的钟声,把我带到了这里。上真观座落在穹窿山的三茅峰,始建于汉平帝元始年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依山而筑,占地百亩。清顺治、康熙都分别赐额和亲临。除了它宏伟壮观的建筑,和肃穆庄严的气势,更有无数的传说使其声名远播。传说神农时代“雨师”赤松子,曾在穹窿山取石炼丹。西汉时候的张良,功成名就后与赤松子在此修成正果。春秋秦穆公的雨吏赤须子,在此得道成仙。其实,传说不足为信,不过是无从考证的市井闲话罢了。然而,通过对这些市井传言我们不难看出,那时候的人们对佛教、道教的推崇和依附。悠悠浮生,纷杂尘寰,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和身不由己。在灵魂和肉体无法得到安宁,在正义和邪恶无从得到公正,在悔恨和弥补无法权衡偿清的时候,人们需要神明的力量挽救自己。 悠远的钟声带着穿透灵魂的力量回荡在远山之中。山下林立的高楼渺如尘沙,暮色中的都市华灯初上。我用止水般平静的心,凝望着小城的一角。透过沉沉暮霭,我知道在那里,有着依旧繁忙的工业区,有着纸醉金迷的夜场秀,有着昼夜不息的街市…或许,我们无从选择走过的路,也无法破译未来的谜。或许,下一刻,我又将淹没在拥挤的人海里。但是此刻,我愿意典当一段前行的光阴,交付以往美好的记忆,只为在此,能滋长一点生命的慧根,濡染几分真实的性灵。 重逢的刹那就注定了离别。回望风烟中的穹窿山,如一幅丹青水墨卷。那挺拔的姿态,苍劲的身影,又似一本禅意深远的经书。等待有缘人,去叩开它深掩的重门,开启它博大精深的内蕴。 文/媚骨红颜 /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