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下大集 |
正文 | 乡下大集 程国宏 你赶过乡下的大集吗? 那可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一位老太太第一次出远门,到了北京不由抚腿大笑,“哟,赶巧了,今儿个是北京大集吧?”引来周围人一片善意的笑声,老太太不知道沸沸扬扬的城市里早就没有了“集”的概念。赶集成了乡下的特色,“赶个集儿去”正是乡下人土里土气的土话儿。你要是没赶过,大小也算是个遗憾吧。 乡下的大集是按照农历进行的,按农时、应农景,每十天两个集,或一六、或二七、或三八、或四九、或五十,哪天赶哪儿的集,基本上不用看日历,日子本来就在心里装着呢。农家的日子有一半儿要到集上完成,大到砖瓦木料、煤炉炭火,小到柴米油盐、针头线脑,家里余的换点家里缺的,囤里的粮,园里的菜,新拔的白薯苗,种剩的辣椒秧……拿到集上都是商品,卖了就是钱,钱攥到手里,想买啥就卖啥。 赶早集的,多是有重要的生计,连衣服都不换,早去早回,不误下地干活;赶晚集的。多是闲人,睡醒了回笼觉,打扮得干净利索,先到小吃摊的烧饼、油条、老豆腐前喂饱肚子,还能赶上临收摊儿的便宜东西。 从一大早到过晌午,路上就轮轮行行(lunhang土语:络绎不绝的意思)的不断人,去的回的,都兴冲冲的,有点象鲁迅看社戏的场面:十里八村住着,一准儿遇上沾亲带故的,不沾亲带故的也脸儿熟,婶子、大娘、二大爷、他五叔、小舅、老姨……彼此招呼着。搭伴儿的多是媳妇们,有的还带着孩子,一路叽叽喳喳,连麦田里的鹌鹑都吓飞了,丢下圆嘟嘟的蛋等着捡麦的娃娃们来拾。跑单的都是老爷们、小伙子,有的骑自行车,有的蹬三轮,有的驮袋麸子,有的绑着笼子,里面或是猪仔或是羊羔,急匆匆地,远没有媳妇们那份悠闲,谁叫他们的肩上挑着养家糊口的担子呢。还没有到集上,就看见了集的影儿,听到了集的声儿,闻到了集的味儿。 城里的亲戚最爱来乡下度假,为的是吸点儿新鲜空气,捎带换换口味儿。集上的菜,顶花带露挂着新泥,堆成堆儿,码成垛儿,连周围的空气里都带着水气儿和土味儿,足斤足量忒便宜,付了钱卖菜的往往还饶上一把,好像不这样就不够老乡亲的义气,拎了菜往回走,馋虫就开始在嘴里溜达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