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看,那一片悠远 |
正文 | 星期日,和同学去登五峰山。站在突兀的山巅,俯瞰高楼林立的紫云城,我却感到很不安,说不上为什么不安,只是看着钢筋水泥铸就的时代的印记,甲壳虫般来回蠕动的车辆,一种冰凉油然而生。 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如一股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从沿海城市慢慢吹进了我们这些深山老林。一瞬间,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其变化之快也显得牵强。我们感叹邓爷爷给了我们幸福,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新时代。小康社会旋律和着高速发展的赞歌打起激昂的节拍,一路高歌着走向社会主义… 冷冷的风吹着脸颊,将我炽热的心一点点压入寒冰池中。突然想到这么一句话:几千年的乡村史,几十年的城市化。 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问题,我无法回答也没有权利回答,我只有感慨。 野字,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野风、野物、野俗,真害怕有一天它会躺到字典里去,然后永远沉睡!那么将来现代人的精神将变得多么空虚~~也许,不是将来,而是现在就已经很空虚了,灯红酒绿,绚烂的霓虹在一点点将历史文化底韵掩埋。 我想,现代人最应该读的人是陶潜,最应该感谢的人也是陶潜。在一千多年前,他用一双满是因为种田而留下层层老茧的手,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又一篇真实且能传颂万代的田园诗歌。有了渊明那个时候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对田园风光情有独衷,以及他的处境给他生活的特殊感悟,不知不觉,在那个小村落里,一个酒鬼用朴实的文字达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巅峰,无心插柳柳成荫。 给渊明的后世带来了一桌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乡村美景相结合的盛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男山”的惬意,“狗吠深巷中,鸡鸣桑球巅”的怡然…太多太多,无不是乡村的真实写照。渊明一生没有机会也没有闲情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却用他平实却贴近自然和中下层贫苦农民的语言,道出了农耕时代的快乐。 从上京里写到园田居到南村再到上京里,在这些美丽的景色中,开启并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国诗歌的文化。可如今,有谁能在堂前席地而坐,顺手取下那李树上的葫芦酒,饮着人生,物我两忘?有谁能在田梗上,闻着秫米发出的香味和朋友畅言三日?又有谁能“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没有乡土文化的社会,是扭曲的社会。那份宁静,那份悠远,那份亲近自然的舒心,那山山水水…如果这些都没有了,想必“人类也活不过这新千年了”。 我突然感到很幸运,我生长在农村,有“带月荷锄归”的体验,有“力耕不受众人怜”之自豪感。虽然我的家乡没有“屋舍俨然”,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零零落落的组合也别有一番风韵。向往渊明桃花源式的村落,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的家乡也算得上现代社会中的桃源,可那些纯朴民风也在随着一条条道路的疏通而随车辆的风尘远去,消失在机器嘈杂的喧嚣里。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那些看不见的文化消失在城市里匆忙的上班族的身影中,偶尔有几个厌倦了世俗的人在研读陶诗,试图寻找那久违的乡野气息…看,那一片白云,悠悠的飘着,那柔柔的梦似乎把我带到了只有孤云、野鹤、蓝天的田野… 看,那一片悠远……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