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上城古城墙记事
正文

上城古城墙记事

王晓艺

说起乐平镇上城古城墙来,已经是几百年前的故事啦!

在乐平镇乐平村有一个叫做西门坡的山坡上,遥远的可以看见一段石头堆砌的石墙,长长的,静悄悄的,横卧在非常荒凉半山腰上。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只要一看见半山腰上的乐平镇上城古城墙,我就常常听老辈人说到:“那是为了抵抗长毛和老二(相当于土匪和强盗之类恶人),才修建的”这样的说法,一直慢慢的延续到了现在,似是而非,模模糊糊,在信与不信之间徘徊,时时处处在我心里揪结,从而不能释怀。

前些年,平坝县县城旅游局工作的马武荣老兄参加了珍珠泉文艺社,与他见面的时候,一想到我们乐平的老城墙,我就与他侃侃而谈。

马兄这个人是个回族,性格非常开朗,曾经在乐平乡工作过,我们有个小小的合作,彼此之间倒也,脾气相投。见面时总是客客气气的,当他知道我的问话以后,十分兴趣浓浓告诉我说:“这个事情啊算起来话长啦!”

“根据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地名源考》记载,上城,大小坡,青庄。古时候称为金竹寨”。

“又据《安顺府志卷之十三。职官志》记载: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年),”金竹寨寨主归附了元朝,改金竹寨为金竹府,以卢唐三寨及附近地区”。

“另外又据《安平县志》记载:明乐平所城在平坝县西北三十里蜿蜒的老城墙,现在还有一段段的遗址。 ”

究其渊源相关史料,收索佐证说:春秋时,属牂牁古国。战国时,属大夜郎国至夜郎邑。秦时,属象郡所辖夜郎县。汉时,属牂牁郡所辖夜郎县。

西晋时,改属牂牁并渠县。东晋时,属夜郎郡之广谈县。南齐时,牂牁郡改称南牂牁郡,夜郎郡所领不变。

隋时,属牂牁郡宾化县。

唐时,辖区分割更迭较大,东南部属琰州应江,大部分地区又属清州,西南部曾属罗氏鬼国和罗甸国。

宋时,属绍庆府普里部。

元初,属普定路及普定府。至元十七年(1280),改属顺元路。至元二十年(1283),顺元路改亦溪不薛(蒙语,意“水西”)宣慰司,平坝继属之。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金竹寨为金竹府(同金筑府)后,改属金筑府。

明朝推行卫所制,平坝地方政权始逐步建立。明洪武十五年(1382)因路当驿站,首置驿站名沙作站(今平坝县下头铺村),逐步显示了平坝在黔中地区的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以原“卢唐三寨及今金筑府地”置平坝卫,平坝之名由此而始,含有“地多平旷”之意。平坝卫隶于贵州都司,下辖5个千户所,设指挥使1名,为军政合一建置。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平坝卫,设县,名安平县,隶于贵西道安顺府。到此为止,明朝推行卫所制度,平坝地方政权始逐步废除了。作为乐平所,一并作废,从《天龙镇明朝屯堡旅游示意图》,就可以窥见一斑了往日卫所时期的生活情景了。

民国三年(1914),安平县改名为平坝县,隶属贵州都督府安顺府黔西道(又称贵西道)。民国十二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23~1946年),先后隶属于贵州省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区及直属省辖。1949年11月,平坝县解放,隶属贵州省安顺专区,辖人民政府驻安平镇(今城关镇)。平坝县,今属安顺市,建制一直未变。

今天的乐平人,闲暇时间,站立与文昌阁山门前面的皂荚树下,抬头往西门坡上看看,一段一段的巨大石基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只要你爬上去西门坡山顶上就可以看见了大约高5米,宽3米左右的石头城墙了,在东面还可以看见1.5米多宽石头巷子,可以过得去一匹马垛子呢,从水池边往笔架山方向看过去一片空旷的地方这里叫做教场坝,人人都说是操练兵马的场所,仿佛又可以听见了雄赳赳气昂昂的男人气概了。

从这里看见乐平文昌阁,再也没有老城墙的印迹了,只有乐平河谷里面吹来了河风,微微的插过我的耳际,飘向不知道的方向去了。。。。。。

二零一三年7月22日于汇文堂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3: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