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越中三日》系列之十二:秋风秋雨愁煞人 |
正文 | 十二、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有人说起“秋风秋雨愁煞人”这句诗,但凡对近代中国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很容易联想到辛亥三杰之一的鉴湖女侠秋瑾。这句诗作为秋瑾女士的绝命词而广为传诵,以致更多的人都一厢情愿地把这句诗的知识产权归到秋瑾名下。 其实,这句诗的真正作者不是秋瑾,是清代太仓籍诗人陶宗亮。陶宗亮有一首题为《秋暮遣怀》的诗:“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雨秋风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出门拔剑壮盘游,霜华拂处尘氛少。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风波岂能保。不如归去卧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诗。”秋瑾烈士临刑前从狱中流传而出的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正引自其中。 想到秋瑾烈士是因为车子在绍兴南出口下了高速开行不远,不经意间看到一个大大的地名牌,上面赫然写着“鉴湖”字样。 鉴湖在绍兴市郊,秋瑾祖籍绍兴也长在绍兴(生在厦门),这应该就是鉴湖跟秋瑾的渊源所在,但秋瑾为何非要给自己起个鉴湖女侠的别号呢?可是为了想要借鉴湖的“湖”字将自己推向江湖并为自己增添一些江湖男儿的豪迈之气吗? 论说,秋瑾跟所谓的江湖豪气应该没有交集的。秋瑾的父亲秋寿南举人出身,曾在厦门、湘潭等地为官,最后做到桂阳知州并死在任上。秋瑾出生已是秋寿南中了举人之后的事,此后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长大,即便算不上是大家闺秀,起码也是官宦人家的阔小姐。秋瑾20岁时嫁与湘潭富家公子王廷钧,后来王廷钧捐得清廷户部主事的京官,数年后又做到了正二品武官兵部侍郎,秋瑾官家小姐的身份自然便升级为高官太太、诰命夫人。 所以,任你再是具有天才的丰富的想象力,你都不可能将秋瑾跟要推翻朝廷的乱党联系起来。但是,鉴湖女侠硬是在二者之间画了一个大大的等号。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她不仅要自己摆脱封建束缚寻求个性解放,而且还要号召天下所有妇女同胞共同摆脱封建束缚寻求妇女解放。后来干脆彻底冲破封建家庭藩篱的圈囿自费留学东渡日本,通过集会、结社、登台演说大肆宣扬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并最终参加了同盟会,成为一名职业的革命党。 秋瑾参加革命党就是为了勇敢地承担起“天下兴亡”的匹夫之责。甲午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日俄战争的可耻中立让她彻底看清了反动清廷没落腐朽、软弱无能、丧权卖国、委曲求全的丑恶嘴脸和肮脏本质。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神州板荡危局的出现,她要拯救已经日暮途穷、山穷水尽,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多难祖国。于是,她发出了振聋发聩般的一声呐喊——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可是,力挽乾坤的大任可是一位女子的弱肩能担当的起来的吗?革命党人徐锡林在安庆起义失败,秋瑾要在绍兴起义的秘密旋即遭泄。这时候,秋瑾是完全有机会逃避清廷追捕的,但她明知事已不可为仍勉力为之,抱着必死的决心坚持到最后时刻。四日后,秋瑾事败被捕,次日凌晨英勇就义于故乡绍兴的轩亭口,时年正值风华正茂的32岁华年。 由秋瑾不由想起了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感觉两个的牺牲有许多相似或是相同的地方。首先是年龄,谭嗣同33岁,秋瑾32岁。然后是死因,谭嗣同为变法图强,秋瑾为民族图存。而牺牲的过程细节又是何其相似乃尔,谭嗣同面对危局,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秋瑾危急关头,毅然拒绝要她离开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谭嗣同面对屠刀高歌一曲“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在狱中如豆的灯光下写下了七个遒劲大字“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一向是敬仰谭嗣同的,她认为谭嗣同这样的男人才是真男儿,为了谭嗣同,秋瑾曾经跟丈夫王廷钧吵了个天翻地覆。那是变法失败后的一天,夫妇两个谈到谭嗣同,王廷钧大骂谭嗣同是中华乱党、士林败类;秋瑾却盛赞谭嗣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死如归的伟大的维新志士。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就是秋瑾——甘心赴国难的奇女子、烈女子秋瑾。 与隔壁诸暨的古代美女西施相比,上天似乎更加厚爱秋瑾。上天除了倾国倾城的容貌之外并没有给予西施再多一点,西施颜值再高也还是个屌丝身份的浣纱女。秋瑾不同,上天不仅给予了她姣好的容颜,还给予了她官宦人家阔小姐的高贵身份,年纪轻轻又让她顺顺当当地做上了官太太、诰命夫人。可以设想一下,换做拼爹、拼老公、拼颜值大行其道的当下,秋瑾的好命运会让多少“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潮女羡慕得死去活来! 可秋瑾却执意跟自己的好命运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一个比天还大的玩笑!不坐宝马车,偏骑自行车;不走阳关道,偏走独木桥。明明有资本拼爹、拼老公、拼颜值,却偏偏拼才华、拼豪气、拼信仰、拚流血!硬是在血雨腥风中拼来了青史留名、拼来了万众景仰,还拼来了对手的尊重和敬畏。 山阴(绍兴)知县李钟岳对秋瑾一向仰其才、惜其志,自始至终给予了这名朝廷要犯足够的尊重、同情甚至袒护,以致招来上司的极大不满,事后即以“庇护女犯罪”被革职。李钟岳就是将秋瑾遗墨“秋雨秋风愁煞人”冒着极大风险秘密带出死牢的人,因为未能保全秋瑾心中不能释然,遂渐萌为其殉身之念,家人觉察后寸步不离其左右,但他最终还是找到了机会自缢身死,年仅53岁,距秋瑾遇难只有百余日。 生做人杰、死为鬼雄,许多须眉男儿没有做到的,秋瑾做到了。 秋瑾遇难后,遗体为其生前好友偷出掩埋,次年该好友又将其遗骨迁葬至杭州西湖西泠桥畔,一年后,因朝廷逼令迁移,秋瑾子王源德又将其遗骨迁葬至湘潭昭山,辛亥革命成,经湘、浙两省商定,又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 青山有幸埋忠骨!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