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生创业靠谱吗? |
正文 | 近些年,很多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大肆宣传大学生,下岗工人,残疾人创业的新闻比比皆是。其实,按照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并不鼓励,也不看好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响应某一句响亮的“大学生创业”的口号!因为如今容易赚钱的项目,权贵利益集团,早就已经瓜分干净了。留给大学生创业的,可以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干体力活,一类是干高风险的活。 也许政府着力于宣传大学生创业是出于某种政治宣传的目的。首先,对于所宣传的这个创业群体的定位比较耐人寻味,因为宣传的内容将大学生,下岗工人,残疾人划为了一个等同档次的创业群体。 也许如今已经到了互联网经济时代,所以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提到创业,马上会提出“互联网+”的创业模式。 其实所谓的互联网经济,稍微懂行的人就能意识到是寡头经济。众所周知,搭个网是很便宜,但是这种创业模式,最难的是烧钱熬死对手。 因为任何一个优秀创意问世,马上就会出现N个竞争对手,同质化服务的大决战,就是比赛亏钱。众所周知,一个很多软件功能相互模仿,例如,从腾讯开始,现在百度,微信,支付宝等等软件,都一样拥有文字以及是语音交流功能。而且要想推广一款软件,首先开始的就是烧钱比赛。“滴滴软件”三年烧了80亿,“饿了么软件”三个月烧了2.5亿。你要是一不小心,就能把好几代人的存款都烧完,试问,有多少人有勇气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 空暇之时,本人看了很多媒体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新闻故事,很容易就找出了大致共同点:所谓的大学生创业,很多都是卖吃的,比如,什么奶茶店,烧烤店,特色餐厅......在现实中,确实也真的是这样的。 前些日子,本人去了一家打着大学生集体创业招牌的餐饮店。印象是装修好,味道普通,服务模仿国外的一些餐饮模式。一个本科学历的美女大学生,给我做油煎肉串。看她的创业热情,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还热情洋溢地不停的请求我拿出手机在大众点评网上好评。她们店里没国产饮料,全是贴着外国标签的洋饮料。我点了28元的一罐饮料,淘宝价是12元。虽然在她的请求下,我碍于面子给了好评,但是心里嘀咕着这家店的评价是:服务热情,价格不便宜,味道一般,无特色,下次我认为很少有可能会再光临了。 很多时候,本人思考关于创业的话题。觉得这种形式的创业真不适合年轻的大学生去干。曾经,我看到认识的几个年轻大学生创业开了家包子铺,他们模仿了明星大厨姿势,摆pose照相,梦想一年开连锁店,五年上创业板,想想他们的父母花了那么多的金钱以及他们花了那么多精力终于大学毕业的,却走上了这种创业道路,真的挺让人感到悲哀。 因为有案例可以比较一下。他们很多人和二十年前他们下岗的父母卖烧饼油条的唯一区别是:用光了父母的积蓄,把摊位装修漂亮了,到最后很多也就是混个体力活的钱。 说实在的,现在很多所谓的大学生创业就是福建特色的“沙县小吃”的升级版。特别是农村的大学生,他们所谓的创业,几乎榨干了他们父母一辈子的打工积蓄,最后还不如村里的电工木匠泥水匠们赚得多。 回想,真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害死人啊!更可悲的是,像CCTV这种国家媒体,还脑残似的在赞美这种创业的破理念。比如,某大学生擦皮鞋月收入过万;某大学生摆馒头摊月收入过万,还有什么什么月收入过万等等......真是让人感到心酸,难过。大学是给人梦想的地方,但是现在呢? 也许,对于大学生创业这样话题,许多大学生会反驳道:“我没钱,但我可以找人融资啊。只要我想法够好,创意够新,一旦把投资人的钱拿到手了,就算成功了。” 对于这种争论,我只想说:有这个想法的人基本就是民工家庭出身的。因为中国投资人的精明,绝不亚于犹太人,他们会谨慎的分析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怎么可能会去做亏本生意的。“饿了么”做了两年,大众点评网做了三年才拿到A轮风投,大学生创业一开始就想拿到风投,简直是天方夜谭。 还有一点让人感到更可怕的是,连“天方夜谭”式的“风险投资”目前也开始撤退了。已经上市纳斯达克的中概股,都在私有化。创业的大学生们,不要再幻想,烧钱等风投了。你等待的援军化为了泡影,而你为了创业却还在那里烧你父母的钱,这叫什么跟什么啊? 如果大学生们真的想创业,也许赚钱不能强求,但本人认为,至少一定要做到收支平衡,否则你们不仅自己找死,还拖累了家人。 本人作为一个经济师,以及一名商人。我为啥不看好大学生创业?因为首先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根本就琢磨不透很多社会上的游戏规则。众所周知在大陆,企业要和七大站八大所的领导,职工,客户,供应商等数百人打交道,这些人形形色色,三教九流,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把你搞成傻瓜,每个人都必须对症下药。大学生有这个经验吗?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关系,那注定失败。这里就不提如何应对劳动法,环保法,一大堆的法律法规了。 总而言之,如今的大学生已经没机会再复制改革之初那时候的低成本优势了。还有,中国企业税负太重,不仅仅是大学生创业,连很多一路摸打滚爬过来的老板也都一个个地成了悲剧故事。 一旦创业,五险一金,劳动监察,工商税务,等等,都列队欢迎你。大学生创业。挣钱难,亏钱快。房租,人员费用,水电气物业费,交通费......等等,等等。几十万的本钱,可以瞬间花的渣都不剩下。 想想,政府有关部门的人也真是脑残。这些有关部门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啥不出台优惠政策,让中小的民营企业多赚钱,多招聘。难道大学生,下岗职工,残疾人这个创业群体的能力比一路打拼过来的民企老板们还要强大?也难怪网络上有很多人在说,如今的“有关部门”它们干的可不是人事。 现在,百业萧条,各行各业都是供大于求,就算是互联网,也有几十个大企业和你竞争,媒体宣传的大学生这么有创业水平,难道还会失业? 话说到社会精英,公务员群体可是号称国家栋梁,社会精英啊!有关部门为啥不直接辞退几万个公务员,让这些精英去创业?这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话说白了,民营企业在社会的潮流中,很多都是朝不保夕的,说不定哪天,小企业就倒闭了,小老板就破产了。勉强不倒闭的民企,发得出高薪呢?买车子,购房子?混在民间创业团队里的大学生,有几个可以实现这样的中国梦? 那么,同样是人,为啥民企这么糟糕?那是因为目前在衙门当官太好了。呵呵。逻辑自洽,多么和谐啊!屌丝要翻身,先在衙门混!最后希望所有大学生看清现实,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社会体制环境下,还是需要想想明白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