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走近吉华 |
正文 | 每日浏览南漳新闻网,成为我了解家乡、关注家乡的一种生活习惯。“六一”儿童节这天,南漳新闻网的首页上布满了关于庆祝儿童节的系列报道,一则《新苗幼儿园欢庆“六一”儿童节》的信息跃入眼帘,虽然新闻报道只有一百余字和一幅欢快的幼儿舞蹈插图,但还是让我眼睛为之一亮,原因是这所幼儿园的开办者是我的老同学郭吉华,县级官方媒体宣传一所正在成长中的民办幼儿园,除了烘托一下“六一”儿童节的欢乐节日氛围外,更凸显出官方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对民办非企业组织支持与鼓励。当然,我更欣赏的是吉华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对干事业的执著的态度以及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 吉华是我20年前的老同学,他比我年长三岁,出生于我县西南山区农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上学期间的生活费依靠从老家带出的山货变卖后解决,故而生活异常节俭,从不和他人攀比,吉华留给我的印象是常常独自一人捧着书本,在座位上默默的苦读的身影。虽然,我也自诩为吃苦耐劳的典范,但是和吉华比起来我就自惭形愧了,因为我把自己的窘迫处境归结于自己出身不好,内心充斥着自卑心理,常常羞于外露自己清贫的家庭环境。而吉华从没有表现出这种心态,他坦然面对困境,超然于尘世浮华,醉心于浩瀚的知识海洋。人到中年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吃苦是福的含义,也再次感觉到了当年吉华精神世界一定装着一棵信仰大树,这棵大树一直是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动力,他一直生活在信仰的枝头,而我一直生活在信仰的脚下。 毕业后,我和吉华失去联系近15年,原因是大家为了生活都在不同的战场辗转打拼,直到五年前的同学聚会,我们又一次聚到了一起,我们谈得很投机,谈生活、谈工作,经历和感悟似曾相似,相比之下我觉得他更成熟于我。 吉华说他毕业后就职于商业局下属的专卖物资仓库,位置偏僻加荒凉,比我当兵的地方还要艰苦,好几位同事都耐不住艰苦的环境,陆续调走了,而他一呆就是十几年,硬是成为业务行家里手和领导的放心人。他和爱人是同甘共苦的患难夫妻,相濡以沫,在没有双方父母的援助下,硬是依靠自己力量在县城购置了房产,期间的艰辛都化作了成功喜悦元素。 去年暑假,我和吉华在网上预约到巡检拜访老同学卫华,本以为吉华因工作忙脱不开身无法成行,哪知当天他比我还准时的到达预约地点,一见面,吉华说:“昨天就和同事调整了值班时间,专等你来,老同学见面还有因工作繁忙而推脱之说?”让我十分感动,在外工作这么多年,见惯了圆滑世故,多年不见的实诚行事作风让我在他身上再次找到。期间,吉华聊到,爱人是一名幼师,在县城开办了一家民营幼儿园,正是起步阶段,各方面正在逐步完善,他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景很看好。我说:“民营幼儿园属于民政系统审批和监管范畴,我刚好可以帮你做一下政策解读,你的创业路线选择很对,这的确是一个朝阳产业,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对象,它和养老产业一样,都是很有前景的产业。” 命运多舜,今年三月,吉华给我匆匆打来电话,说要我帮他到郑州一家医院咨询一下某专家,关于寻医问药的事儿,我问是谁要治病,他轻描淡写的说是他爱人,后来我得知真相,他的爱人患了癌症,正在化疗阶段。吉华积极为爱人治疗,花光了所有积蓄,但是终究没能留住她,爱人在四月还是走了。当我从晓雪那儿得知这一噩耗后,很想电话安慰他一下,但是又不知话从何说起,生怕再次触痛他的伤口,唯有希望通过时间来淹没他的伤痛。吉华不愿把自己的悲伤带给同学们,他把悲伤深深地埋在了心底。直到上个月,在同学群里沉寂多日的吉华,又在群里向大家打招呼,看似他的心情不错,我迅速拨通他的电话,安慰的话还没有说出,他到很乐观的引开悲伤话题。 前几天,我和吉华有一个长时间的深入电话交流,吉华说:“家庭出现了很大的变故,悲伤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过好当下和今后的日子是关键,把前妻留下来的幼儿园继续办下去,而且还要办得更红火,再把孩子培养成才,才是对前妻的最大的报答,也是自己最大的愿望。”末了,吉华又很自信的说:“自己很想干一番事业,最近又开了两家洗车店,生意还不错,真希望上苍佑我,多做成一件事儿。”我说:“你会成功的,凭你的睿智,你会把洗车店开成连锁化的。” 今天,当我在南漳新闻网上看到关于吉华的宣传信息后,第一印象就是吉华要扬帆起航、大展宏图了。吉华,贫困没有淹没你,悲痛没有击垮你,你是一条真正的汉子。凭你的韧性、执著、实诚,你一定会创造更大的成功。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