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才是强国之利器 |
正文 | 人才是强国之利器 作者:麻秀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据5月6日中国搜索时政网) 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纵观历史,展望今朝,国之强弱何时不是以综合国力来衡量呢?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从中西方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遥想当年曾雄霸一方的古罗马帝国和成哲学星云留存于世的古希腊王国,不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在文化建设上,都远远超出其周边国家。这就是人才效应,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紧密相连。从“开元盛世”我们就可以窥探到大唐帝国风采之一角。这个文明远播海内,威名震慑四方的东方第一强国可谓人才济济、地大物博,曾令无数国家顶礼膜拜、纷纷效仿学习,汉文化一时还成了学习的主流。而反观清朝,当西方列强的船坚利炮打破我们紧闭的国门时,而大清的统治者还依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当中国一次次地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才有部分进步人士意识到大清的失败之根本不在于物之利,而在于无“利器”之士。这部近代血泪史足以让我们明白:一个国家要强大崛起,就必须由一批高精尖的人才来引领。落后永远只有挨打的份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法治,法治中国,构建民主、法治、阳光服务型政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等一系列中国梦的实现,最终还是需要人才这个关键因素来发挥作用。 得英才者得天下。得天下当然不是将世界都统统纳入本国的版图,而是能在国际上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能主导世界的发展方向,在诸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美国却是这一观点最好的例证。从二战法西斯帝国被粉碎后,当同盟国中的某些国家还在抢夺战利品的时候,美国人抢占的是德国的科学家,眼光是如此的独到。以致美国从二战后至今,依旧是世界的霸主。今天,美国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的干涉别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它的军舰之所以敢在世界任何海域横行,全仰仗其强大的综合国力,而人才就是综合国力的创生者。这些全得于美国对文化的包容和对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视。由此可见,人才决定国力之兴衰。 思想决定高度,视野决定长度。当今,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坏境形势。某些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依然存在,处处给我们使拌子,军国主义的死灰随时可以复燃。为了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位置,我们必须紧紧地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支持党管人才的方针,支持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系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思想战略,让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来,让人民能分享到更多改革的红利。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