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都是夜话之信仰文从沈梦 |
正文 | 也谈谈信仰吧,在这个说到这词儿都觉得羞愧的时刻!我并不深刻的了解这词,但终究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到这词的巨大力量。知道,或者只平添了淡淡的忧伤。 对于宗教、自然的崇拜,开始于文明的初期。先民们通过长期的探索,对于不理解的事物逐渐有了自以为的崇敬。信仰,就在这时有了萌芽。 在漫长的半文明时代,君主依靠先时圣人的学说,儒墨道法等,再借助君权神授的逻辑成功的为小民戴了顶尊天敬人的信仰之帽。屁民在没有文化的环境中世代承袭着传统,直到某天无法生存,才会想到摘帽子。一般而言,对于屁民,如果不能制造帽子,就只好接受新君主的帽子。尽管帽子大同小异,毕竟还是唬了一代代人。 直到文明东渐,西方的逻辑、神、主义一鼓脑装进文明的中国人心中。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是上个世纪初,出现了许多不平凡的人物,打着招摇的阶级的口号,上演了一次信仰争夺战。战争的结果,信唯物的打败了信基督的。但是,从精神层面而言,并没有绝对的赢家。 本质而言,屁民的信仰和个人素质相关,和个人环境相连。而统治层依靠无逻辑的理论和暴力机构,妄图通过封闭和压制使人民屈服。这样就形成水火相融的对立。而宗教作为信仰,因为其的温和性、调合性,而成为许多人的青睐。 随着社会进步和客观环境改善,以及社会思维进步。高尚信仰时代逐渐萎缩,许多人开始崇敬资本的力量。这作为个人问题,未为不可,然而作为社会思潮,显得堕落无用。政府的治政难题抑或在此。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