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又见莲花 |
正文 | 一次到五夫,走过鹅卵石铺就的朱子巷,在狭长而又古朴的深巷中,蓦然发现一座木屋门前,母女二人正在做(加工)莲子,听到一队人马过去的动静,略抬头瞟了一眼,继续低头侍弄她们的莲子,似乎周遭的一切和她们都无关。 看到这情景,心里头浮现了那久远的潮湿而又温暖的记忆。 小时候,家里也种莲子,不为赏花,也不为呤诗作赋。和眼前的母女一样,莲子只是作物,经济作物,是加工挣钱生存的植物,无关美与不美。记忆中也只是加工莲子的辛劳。 那时候,没有任何机械加工莲子的工具,每到莲子成熟了,家里人采回来后,就拿了簸箕数上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个莲子让你做好,咬莲壳、剥莲衣、通莲芯,你要坐在那里半天、甚至一天,几百上千次的重复这些动作,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屁股坐不住小孩来说,是何等的煎熬。更别说持续咬莲壳让你唇舌酸涩的,一天都不想吃饭。 所以小时候我对于莲子是十分抗拒的。当然也有不抗拒的时候,那就是等莲事结束后,总有一些因为误过采摘时间,外壳已经变得又硬又黑的莲子,是没有加工经济价值的。我们就会找个白色的大碗,加上水,把莲子浸泡在里面,一日看三回,就期盼着 “小荷才露尖尖角”,长出莲叶来。又会想一个一直想不通的问题,咬不烂、掰不开,需斧头砍锤子砸的又黑又硬千年不烂的莲壳,怎么能让一个柔软的莲芯穿破。老子《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后来我看了季羡林老先生的《清塘荷韵》,他丢在池塘里的又黑又硬的莲子,竟然过了三年还长出莲花,生命力可谓顽强。 从欣赏的角度去体验,任何劳动都是美丽的,新奇的事物,健硕的身体,有力的动作。从生存的角度去感受,任何劳动都是辛苦的,熟睹的物什,流淌的汗水,机械的律动。就象有人欣赏三峡裸体纤夫的美,但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他们过去衣不蔽体的羞耻和纤绳嵌进肉体的痛楚。你不会从劳动中感到任何的快乐,你不会有心去欣赏婀娜的荷裙、绽放的荷花。关心的只是硕大的莲蓬、饱满的莲子。 长大了,我离开了那块土地,也在求学中渐渐地读到些莲的诗词和文章,当我再次站到莲花前,已是一个欣赏者的身份了。 蓦然回首,莲,已经在典雅的诗风词韵中婉约了千年。 自始,莲花是伴随着爱情前来的。《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描写的都是女子思念美男子,表达爱情的寄托。 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反复吟咏鱼儿在莲叶间穿梭嬉戏,表达的却是采莲男女在劳作中追逐嬉戏,相互爱恋的场景。 “莲”与“怜”谐音,莲通怜爱。南北朝时期的《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情郎不至,出门采莲,期盼人爱。男权社会里的女子,用隐讳双关的语调,表达了内心真切热烈的情感, 古往今来,咏莲的诗词同接天的莲叶一样无穷,也如同莲子一样数都数不过来。传说还引发了一场战争,柳永(宋崇安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上梅乡茶景村人)在《望海潮?东南形胜》里用“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尽了杭州的繁华,金主完颜亮闻此词,遂投鞭渡江南向。 莲花还是佛教的象征,除了地藏王菩萨骑独角兽,普贤菩萨骑白象,文殊菩萨骑狮子外,绝大多数佛教人物都是莲花宝座。同中国莲花与情爱相关外,最初是基于莲花的植物生育特征而得到佛教徒重视的。据说,莲花同时花开、蓬实、子结,被佛家视为能体现过去、现在、未来。但我想是不是因为莲花身处污泥,其径自洁,喻合佛教的超脱凡尘,四大皆空,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才成为佛教的象征。 古代不为世俗功名利禄所缚的文人逸士,都有一些特立独行的爱好,用以寄托自己的人生。书圣王羲之爱鹅,山阴一道士想让他写《道德经》,恐求之不得,就养上一群白鹅,王羲之想要买他的鹅,他就要求书圣写《道德经》交换,王羲之便写了《道德经》换鹅。现在兰亭还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写的“鹅池”二字。陶渊明爱菊,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中宰相”陶弘景爱鹤,养的鹤死了,埋葬它,书写了一篇祭文《瘗鹤铭》,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大字之祖。宋朝林逋和靖先生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爱梅和鹤,称之梅妻鹤子,其《山园小梅》诗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公认为咏梅最好的诗句。咏莲到宋周敦颐时,喻意为之大转。他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的寓意从远古的情爱多转为品性的高洁。我想朱熹朱晦翁在五夫的半亩方塘一定种满了莲花吧。 江南盛产莲花,江南也盛产美女,江南的女子如莲。无论是撑着油纸伞雨巷走过,还是曳着长裙溪边浣纱,或是摇着兰舟下湖采莲,小家碧玉的玲珑如同端庄雅静的青莲,曼妙的身姿如同随风飘舞的莲花,粉红的笑靥如同映日的莲花,银铃的声音如同圆荷泻露的清脆。 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一片莲花边,眼前便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场景,几个女子在过人头的莲田里采莲。凝眸处,女子和莲花已融为了一体。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