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洞庭湖畔话君山(散文)
正文

洞 庭 湖 畔 话 君 山

(散文)

在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号称“八百里洞庭”的浩渺烟波之中,荡漾着一个晶莹碧玉的小岛。登上岳阳古楼,举目西眺,那小岛宛如“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就是充满神话的君山。

君山,又名洞庭山。传说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出后宫赶至君山,无奈追之不及,又闻舜帝已死,二妃攀竹痛哭,泪洒山竹,斑斑点点,逐成斑竹。古有诗云;“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涕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毛主席的“斑竹一枝千滴泪”也出此典。二妃死后,葬于君山,因二妃又名君妃,故将洞庭山改为君山,以为纪念。

君山有二妃墓,墓前有一幅对联,曰:“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把对联的头一字连起来即“君山”二字。唐代诗人程贺的《君山》诗:“曾游方外见麻姑,说道君山自古无。原是昆仑顶上石,海风飘落洞庭湖。”这自然是对君山的过分夸张,然而,洞庭湖冬春多雾,夏秋多云,朝晖夕阴,君山景物也确气象万千。时而日星隐约,山岳潜形;时而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这给湖中君山的确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间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又说君山“其山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楂、梨、桔、柚,其草多蘼芜、芍药、芎穹”。多么美丽的神话,多么珍奇的物产!难怪道书将君山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哩!自称“功过三皇,德高武帝”的秦始皇,也不辞劳苦,跋涉万里,巡游君山。他在这里曾遇暴风惊涛,便断定是湘君之神故意阻拦,一怒之下,“使刑三千人,伐湘山树,赭其山”。湖中朝南的那几块大石壁上,秦始皇还凿盖有四个“封山印”。有三个“封山印”的大石头,由于长年累月在湖边受风浪侵袭,加之地质变化滑入湖底。如今还剩下一个,却也痕迹剥落,虽然文字模糊仍依稀可辨!

君山上有一个“柳毅井”, 柳毅传书的故事,在八百里洞庭一直传为佳语。那故事说的是洞庭龙王之女犯了规戒,贬到人间,后受丈夫虐待在河岸上牧羊,秀才柳毅替她送信向龙王求救。及被救后,她感激柳毅,和他结为夫妇。柳毅是按龙王之女指引,从君山的一个枯井下去,直达龙宫的。所以这井就叫柳毅井。如今的柳毅井,井水清彻,四时不竭。

君山还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大坪,那便是南宋初年杨幺起义所建的大寨。至今,这里还留下半边街、军师洞、点将台和杨幺夫人的梳妆台等地名。到清朝末年,文学家吴敏树兄弟,曾在这片废墟上建起了北渚亭和九江楼。如今,北渚亭和九江楼,同附近的三十六亭、四十八庙一样,至今都只不过是历史的遗迹了。

现在的君山,一层层梯田,碧绿葱茏;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这里既是游人游览的风景胜地,又是出产名茶的大茶园。君山银针(又名金镶玉),唐时被定为“贡茶”,专供皇帝饮用。一九五六年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君山银针一号和绿茶十二号,均被评为第二位,获得了国际声誉。银针的产量比解放前最高的年产量增长几十倍。毛尖增长三百多倍。银针的要求很高,它只能在清明前后七至十天内采茶,而且规定在九种情况下不能采摘(雨天、空心、细瘦、风伤、弯曲、茶芽发紫、茶芽开口、大露水早晨、不合尺寸),而茶芽的长短、宽窄、厚薄又是以毫米计算的。采摘的每一片银针,都要求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立,长短大小均齐,白毫显露完整,芽身金黄。即使是一个采茶能手,每天最多也只能采二百克鲜叶,这种茶制作出来,开水冲过,一片片垂直立起,踊跃上窜,稍后垂直下落,反复三次,簇立杯底,宛如群笋出土。呷下一口澄黄清彻的银针茶水,滋味甘醇,沁人肺腑。怪不得人们赞道:“银针不缝霓裳衣,斑竹何曾哭湘妃;茶工挥起丹青笔,重画君山谱新篇。”

君山,好一座迷人的湖心岛,令人向往、令人钦慕。去旅游登岳阳楼别忘了去君山岛一游哦!

注:全国公安文联、湖北省公安厅、监管总队、长航公安局芜湖分局2014、2015年刊登

作者:交通部长航公安局武汉分局“交流办” 阮海强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7: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