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楚蜀纽带巴东城(散文) |
正文 | 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文学天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楚蜀纽带巴东城 楚蜀纽带巴东城 (散文) 单位:发布时间:2014/5/:发布人:李明珠 轮船顺江而下驶出巫峡,过了官渡口,迎面便见一座屋宇层叠、宛若一条彩带缠住山腰的城镇。定睛细看,人们不难发现那一栋栋山区少有的高楼,掩映在树丛竹林之间;一辆辆满载山货的汽车,穿行于云山雾海之中……“好呵,美丽的山城!”可它的美名叫什么?应着众多游客的一片赞叹声,广播员在回答:“峡中名城巴东到了!” 位于三峡中段的巴东,“上连巫夔,下通荆郢”,素有“锁钥港”之称。其城名的由来,大概是由于它地处大巴山以东之故吧! 据《巴东县志》记载:故城“依巴东之麓,背山为城,面水为地,前滨江岸,后偏高峰,营建所不能施,故无城郭。”好一个虽无城郭、却享盛名的峡中名城,它背倚风光如画、状似“金”字的“金字山”,面对形如凤凰的“飞凤山”,人们把它比作深藏在峡中的一块翡翠,却也不算过誉。 历史悠久的巴东,古属荆州之城,南朝划入归乡县,北周改乐乡县,隋代始称巴东。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设“巴郡”、“巴东”、“巴西”,因此有“三巴”之说。清代雍正十三年起,巴东属宜昌管辖,今归恩施地区。 巴东城原建于距现城址约二十里处(今江北旧县坪村),至南宋以后,才迁至江南。对此,古人有诗为记:“人家仍在让西东,只火迁移旧县空。山鸟不知兴废事,野花枝上诸东风。” “万山磅礴,大江建瓴而下”的巴东,地势十分险要。在《宜昌府志》中有这样的记述:“锁钥荆襄,咽喉巴蜀,北控房陵之腹,南拊夜郎之背,水陆要冲,上游要地。”作为湖北境内最西端的一个县城,它是从水路入川的必由之路,是鄂西山区的门户和交通枢纽,汉、荆、襄、宜的日用百货和大西南的土特产品,进出也都要经过这里。 古巴东,同其他峡江名城一样,胜迹济济,其中最惹人流连的有“巴山夜雨”、“烟寺晓钟”、“凤山夕照”、“鹿洞晴云”、“古亭秋月”、“仙洞灵泉”、“瀼溪遗迹”、“野渡横舟”等八景。正由于这里是川、鄂两省间的“水陆要冲”,所以自古以来,往返于此而驻足的名家,比比皆是。他们不仅在这里印下了足迹,而且还留下许多诗文。陆游入蜀时,“晚泊巴东县”,虽感井邑之萧条,叹贫民之“了无片瓦”,但在谈到这里的自然风光时,却盛赞“江北雄师大胜秭归”。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巴东的景色几乎都是凄凉可悲的。“历叹古今良史少,须知天下苦人多”。至今在城东的山壁上,还刻有清乾隆年间荆南观察使李拔留下的诗句。正因为山城百姓,穷苦一生,所以穷则思变者亦多在此高举义旗,演出了一出出威武雄壮的戏剧!早在明末时,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张献忠、李来亨等,均先后攻下此城,焚官府、杀贪官,威震峡江南北。大革命时期,贺龙同志到鄂西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驰聘巴东一带,更使反动派闻风丧胆!县内仙灵山上有个万仙洞,三十年代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归、兴、巴留守处。在一次与国民党军阀刘湘部队的血刃战中,二百多位战士在主力部队出师远征、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坚持战斗了十八个昼夜,终因弹尽粮绝而壮烈牺牲。解放后,为纪念革命烈士,于城西建立“巴东革命烈士塔”,贺龙同志亲笔为之题词:“革命烈士的业绩鼓舞我们永远前进!” 在旧社会,人民只能是被欺凌、压榨的对象。巴东的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填饱私囊,常常挑动贫穷百姓,争山夺水,戈戟相见。相沿千百年,以至造成川、鄂两省的长期不睦。至今,在巴东的万流渡口,仍可见古时留下“楚蜀鸿沟”的石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古城巴东终于成了川鄂人民亲密交往的纽带,“楚蜀鸿沟”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交通运输部公安局长航武汉分局看守所 阮海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