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水乡童谣
正文

◇李清明

但凡水乡姑娘出嫁,娘家人都会“打发”许多陪嫁物品,内容不外乎锅、碗、瓢、盆及被褥、蚊帐、衣柜、梳妆台,乃至于用红色油漆刷过多遍的崭新马桶等。挑担、背箩、抬轿的送亲队伍欢声笑语,摇摇摆摆,活像一条五彩缤纷的长龙,在乡村的土路上延绵不断,有的竟达好几里路长。送亲的东西越多、队伍越长,则说明女子在父母、兄长、亲戚心中的份量越重,将来新娘在婆家的新生活也就越有光彩和地位。

在许许多多红的、绿的、紫的、青的、橙色的新娘子陪嫁品中,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即一只用竹子精心编制的长方形婴儿摇篮。此物宽约五十公分,长约一米,底部用木架固定,木架与地面接触的是两根圆弧形杉木木条,只要坐在旁边择菜、做针线活的大人们稍许用手推拉或用脚踩动一下,躺坐着婴儿的摇篮便会左右自然摇摆不停,嗯嗯呀呀蹬腿挥拳哭闹不休的小宝宝便又会慢慢地重归安静。此时,如果婴儿仍在亢奋、委屈、哭闹之中,旁边的母亲、姑姑、姨妈或奶奶、姥姥们便会一边轻轻地推着摇篮,一边哼唱起朗朗上口,好玩好记,慈爱温馨的童谣。

水乡童谣大都取自于乡间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一些好玩、有趣的事物,经乡亲们你一句、我一句集中群众智慧式地加以编排,再套用四六或五七句式整理成浅显、押韵的歌谣进行传唱。

小时候我们时常听到的童谣有:花喜鹊,尾巴长/儿子不教咬亲娘/花喜鹊,叫喳喳/老人不敬遭雷打。还有:花喜鹊,尾巴长/娶了老婆忘了娘/割肉掏心娘疼崽/长大莫变白眼狼。// 花喜鹊,叫喳喳/儿子大了要分家/瓦屋新床儿子霸/老人茅棚呷南瓜…… 一首流传于水乡及长沙一带的《偷鸡吃》的童谣这样唱道:瞎子瞎,偷鸡呷/罐子煮、筷子挟/挟到庙里敬菩萨/菩萨呷了一个屁,打得瞎子两头离(乱跑)/左一离、右一离,上一离、下一离/离到王婆婆的裤裆里。

这些童谣多以告诫警示、寓教于乐为主,为了加深小孩的记忆,大人们在哼唱此类童谣的同时,还不忘以具体的小故事予以辅助,用以增强教育效果。譬如说,某村某家有一少年,母亲一直疏于教育,致使其无法无天,无所敬畏,终有一天长大后的儿子将一位邻居打死。临上刑场之前,儿子提出要母亲给他喂最后一口乳汁,就在母亲颤颤巍巍双眼含泪掀开上衣的那一刻,悔恨加恶毒的儿子竟然一口把母亲的乳头咬了下来……儿子反而责怪母亲小时候不加管束,溺爱成祸!

还说,某村某家有一儿子和媳妇不孝敬父母,经常在吃饭时抢夺父母的饭碗丢到粪坑里……从此以后,儿子和媳妇自己吃饭,锅中及碗里便爬满了各种苍蝇和蚂蚁,最后双双被炸雷劈死在堂屋的台基上,烧焦的尸首均成跪状!这个故事,曾在家乡一带流传久远,乡亲们俗称“插雷基”。每有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一些不曾孝敬父母、做过亏心事的人便会悔恨交加,惶恐不安。

当然,水乡童谣中也有以表扬、唱颂及鼓励为主要内容的。譬如:小木盆,圆又圆/坐上木盆去采莲/先给大人送一捧/母亲呷了笑甜甜。太阳太阳黄灿灿/我给妈妈做香饭/妈妈夸我懂事早/奖我一个红鸡蛋。

还有让小朋友增长见识的童谣也是好记好玩:什么鸟儿穿青又穿黑/喜鹊穿青又穿白/什么鸟儿全身黑/乌鸦一身都是黑//什么虫子有头没有尾/蜘蛛有头冒得尾/什么虫子冒尾又冒头/蚯蚓冒尾又冒头……大蜻蜓,绿眼睛/一双眼睛亮晶晶/飞一飞停一停/飞来飞去捉蚊蝇。也有:大水牛,身体壮/黑色皮肤常痒痒/小八哥,热心肠/主动上前来帮忙/稳稳站在牛背上/专捉虫子当口粮/八哥水牛成朋友/互相帮忙喜洋洋。

较常见的则有:黄鸡婆,尾巴拖/三岁伢子会唱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留我呷年糕......月亮巴巴/里面坐个嗲嗲/嗲嗲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装秀/里面坐个姑娘/姑娘出来梳妆/里面坐个新郎……其中,也有一些不乏恶作剧的童谣,至今回忆起来仍不免一笑。譬如:小宝宝,了不起/一餐煮了半升米/鸡要呷,鸭要呷/分得宝宝呷巴巴(湘音:大便之意)。无疑,这一类童谣简洁明快,幽默好玩,让人在自然、愉悦、温馨的环境中慢慢长大成人。

水乡的童谣普及率非常之高,奶奶、姥姥、妈妈们唱了,姑姑、姨妈接着唱,甚至于站在摇篮边的哥哥、姐姐还会跟着哼、抢着和。待摇篮的孩童慢慢有接受、反应和语言能力了,则大都会嘟噜着小嘴进行奶油味的反击和抗议:我长大了要把好呷的给妈妈、给奶奶吃……我不会咬妈妈……我不会遭雷打……我不做白眼狼!

随着母亲用乳汁及水乡营养丰富的荸荠、菱角、莲藕糊糊将婴儿慢慢喂大,特别是长至五六岁,正值对水乡万物充满好奇,跟着大小孩的屁股后面下河捞虾、捉鱼,上树摘桑椹、掏鸟窝......无所约束、无所敬畏之时,大人们对儿童哼唱的童谣则多以劝导儿女们要敬畏天地、爱护自然的内容为主。

那一段时期,我们接受和听到的均是《春天一捧籽,冬天一担鱼》《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乌龟、乌龟慢慢爬》等一类童谣。有首名叫《水乡伢子听端详》的童谣这样唱道:

天是爹,水是娘/水乡的伢子听端详/春天的鱼籽内含毒/呷了眼花双手抖。//鸟窝就是小鸟的家/不能捣来不能抓/捣了脚烂手会瘸/长大还会眼睛瞎。//夏天的黄鳝正产籽/洞藏水蛇吓人死。//鸟蛋鸟蛋圆又圆/既不香来又不甜/蛋壳上面有斑点/呷了会长麻子脸。//冬天的水鱼正冬眠/身体长毛带细菌/呷了半夜肚子痛……

水乡的乡亲们大都以捕鱼为生,祖祖辈辈深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大都非常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春天,水乡的鱼儿大都会成群结队游至有水草及活水的浅滩产籽,容易捕获,这时如果捕捉过度,冬天乃至来年捕鱼的产量就会明显下降。水乡渔民的谚语道:春天一捧籽,来年一船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讲大道理显然小朋友们难以接受,于是大人们便编排一些易记好懂的童谣进行劝导,其中还无不含有许多善意的欺骗和恫吓。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大人们都说,小孩不能吃鱼籽,如果吃了鱼籽既不易消化,长大手还会抖、眼睛会色盲,认不准秤(过去水乡称重多用杆秤,秤杆上用银色的量点标识重量数码);野鸟的蛋壳上大都有斑点,小孩吃了脸上会长麻子。还说冬天的水鱼、乌龟、黄鳝、泥鳅正在冬眠,体内长毛储有毒素,须等到春天打雷后,才能捕捉食用。这也是因为,冬天水乡的湖水干涸,这些藏在淤泥中的鱼类最易捕捉。说到底,还是教化人们从小就要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不能杀鸡取卵、涸泽而渔,要惜福、爱福,福方延绵久远的道理。

期间,一首介于童谣和民谣之间的《十月怀胎歌》,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印象尤为深刻。每当夜深人静,在夏夜乘凉的禾堂中或冬闲的火炉边,母亲们便会一边轻轻地推着摇篮,一边情不自禁地扯开嗓子,饱含深情地哼唱着:正月怀胎正月正/早插杨柳早发青/二月怀胎是新春/肚痛眼花头发昏/三月怀胎三月三/走路好比上高山……六月怀胎三伏天/烧茶做饭难上前/堂屋扫地身难转/弯腰驼背抬头难……十月怀胎临月生/肚子疼痛阵阵紧……孩儿下地哭一声/长大要报父母恩/娘的心血育儿大/儿大不孝枉为人!——歌谣如泣如诉,听者无不悲戚动容,泪眼婆娑,终身难忘。

遥望水乡,面对早已不见踪影的竹制摇篮,以及渐行渐远的童谣……我常常凝思冥想:故乡是什么?我们的成长曾靠什么哺育?为什么儿时的记忆会如此深刻?——其实故乡就是一个想起来便觉得温暖的地方,一个曾用自然、愉快、善良、包容以及温馨等等供你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慢慢成长的环境。我们怀念过去,难忘童谣,是因为它像一缕缕夏夜江边闪闪发光的萤火,曾照亮和温暖了我们的童年。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3: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