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最后的嘱托 |
正文 | 听到甄老师去世的噩耗,我惊呆了。记得春节前我去看他,他若无其事地说:“只是偶感风寒而已,不要当回事!”除了略显瘦削,他照样谈笑风生,直到傍晚时分。我离开时要他多保重,他笑着说:“你放心,阎王爷不会找我的,因为他知道我的事还没做完呢!”边说边把我送到门口,看着我开车走了,还不停地摆着手。————谁知这竟成了我们师生俩的最后一别呢! 马上去甄老师家!我让司机开车,自己坐在副驾驶座位上,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似乎过了好长时间,看到掩映在树林中的甄老师的家了,却听到朗朗书声,推开院子大门,发现宽敞明亮的平房果然成了教室!“怎么回事?我师母呢?”我急不可待地问。教课的女老师见我急得冒汗,便把我带到门口一棵大树下,不紧不慢地说:“学校有一排教室是危房,甄老师在春节后就把我们班带到他家来上课了。师母在镇上的敬老院里住着呢。那不是你师母————我的孙老师吗?她回来了!”她手指方向的不远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在人搀扶下颤巍巍地走来。“师母!”我喊着急着迎上去。“知道你要来的,我就回来了,只是腿不灵便,没你快呀。”师母拉着我的手,蜡黄的脸上刚掠过一丝微笑,灰黑的眼圈里又渗出了泪花,“你是他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他给你写了一封信。”说着,师母从随身带的小包里拿出信,郑重地递给我。我打开信,熟悉的工整楷体字展现在眼前———— “李清同学:当你见到这封信时,我已经永远地离开你们了,但我的心却永远离不开你们!我和你师母未生一男半女,但执教四十年,有数千学生。我们把学生当做子女,把父母之心用在你们身上,看着你们成长,成家,成业,心里比你们的父母还高兴!我这一辈子耕耘虽然辛苦,却也值得。只是还有三件事我没做完,只能拜托你这位副市长相助了:一是你师母近十年来风湿性关节炎日显严重,以前我每天催她吃药、陪她锻炼,晚上给她按摩,以后再也不能为她做点什么了,深感愧对于她。好在她有退休待遇,我已经在敬老院为她安排好了,我走之后她就可以入住。请你们在方便之时来看看她,或是打个电话问候问候她,让她心情好一些,疼痛减轻一些。二是中小有排教室亟需重建,经费紧缺,请代我把我家的房子捐给学校,以尽微薄之力。校园里树太少了,夏天学生无处遮阳,请把我在家前屋后栽的树移栽到校内,把我的骨灰分撒在树根下,我想永远陪伴师生,听到他们的笑声、书声。三是十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西部失学儿童急需帮助,便和你师母通过对方教育局联系上一名孤儿女童,每年资助她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个女孩很懂事,改名叫甄心,信上叫我们爷爷奶奶,学习很勤奋,今年师专毕业,说好要来看我们的,可惜我见不着她了!今年招聘教师,如果她能合格,请遂了她的愿望,安排到我工作过的中小做教师,并且帮我教育她做个好教师!我知道你担子重、工作忙,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请你相助。我知道你会办好的,谢谢你了!————”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看完这封信的,只知道眼睛不停地模糊,用手绢不停地檫着。看完了,喊了声“甄老师————”,便掩面痛哭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镇长和中小校校长也来了,我突然发现他们默默地站在我的身后。“按照甄老师的愿望,在他逝世的第二天,我们没有通知任何人,也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把他的遗体火化了。骨灰存放在殡仪馆。”镇长内疚而无奈地对我说。“好,尊重他的遗愿。”我说,“我们商量一下怎么做好甄老师嘱托的三件事吧————” 清明节前的那个星期天,我和中小的教师一起,去把甄老师亲手栽培的几十棵树移栽到校园内。按照师母的要求,我的任务是分撒骨灰。谁知甄心竟然也来了。她双手捧着一束鲜花,哭喊着“爷爷,你在哪里?孙女看你来了!————”看到甄老师的骨灰盒,旋即跪下,泣不成声。我们劝说了好一阵子,她才平静下来,告诉我们说:“奶奶信中说爷爷身体不好,我向学校申请到这里实习,也想照顾他老人家。到这里问爷爷家住哪里,才知道————”我把甄老师的遗书给她看了,问她:“现在做什么呢?”“栽树!”她说着,抹了眼泪,摘下花瓣,把花瓣和骨灰一起,撒在了树坑之中————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