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病中有感(随笔)
正文

文/王晓东

病中偶感

茫茫尘世,芸芸众生,人生几十年。能不进医院,不与医生护士打交道的人,毕竟是少数。

在家乡鸡西处理完一些事物后,我的肝硬化又复发了,但是,去昆明的机票,女儿已经在网上买好了。尽管肚子胀得很厉害,下肢的浮肿也很严重,我还是决定抱病南下昆明。

告别了亲友邻居,小妹妹在家里为我们夫妻包的饺子,妹夫又做了十几个菜,我却由于腹胀,只吃了六七个饺子。

饭后,两个妹妹送我们夫妻去车站,临分手时,那可真是泪眼相向。妹妹一再叮嘱我,到了昆明后,抓紧时间治疗。因为不知道是否还能相见,两个妹妹异常难过,一个个泪流满面,我的心里也特别的难过,既有远离家乡的彷徨,更有一种生离死别般的沉重。

一路上,大部分可以携带的物品,包括拖箱,旅行袋加上背包,都压在妻子身上,我只背了一个背包。幸亏女儿买的卧铺票是下铺,虽然腹部极度的不舒服,我还是在妻子的照料下,睡了一觉。

乘坐航班的时候,却比坐卧铺遭罪多了,扣着安全带,因为腹部胀得厉害,只能松松的扣在胯骨上。尽管极不舒服,我还是坚持着把空姐送来的盒饭吃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么!

到昆明后的第三天,二女儿的对象开着车,二女儿和妻子就带着我,来到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准备在这里住院治疗。

没想到,一进医院大门,却看到了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几个死于病患的死者家属,举着讨说法的牌子,集聚在医院大门口。几个保安和两个特勤,神情紧张的手持黑色木棍类器械来回走动着戒备着。

让我略感意外的是,附属二院的消化内科,竟然人满为患,就连走廊里都放满了病床。就这样,我被安排在走廊的病床上,算是住上了院。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医疗仪器的检查,因为这儿的医生,根本就不看病人从别的医院带来的病历报告单和片子。

昆明最寒冷的冬季,偏偏让我住院的时候赶上了,在没有供暖设施的医院,别说住在走廊里,即便是住在病房里,也是很寒冷的。幸亏,从家里带来了一个电热宝,大女儿又买了一个电热宝,才让我度过了在走廊里那难熬的四天。

办完住院手续的第二天,护士按照医嘱,给我挂上了三大瓶葡萄糖,一大瓶参芪扶正液,一大瓶转化糖注射液,将近三千毫升的液体,滴注入我的体内,大部分都渗透进腹腔,成为腹水,反而加重了我腹胀的病情,基本上就吃不进去饭,一点食欲也没有,即使有食欲,也难以下咽。医生又让我服用利尿药和泻肚药,结果,我每天都要去二十几次卫生间,拉肚拉得肛门都翻了出来,收不回去。跟医生说了,医生反过来,又让我服用止泻药,仍然止不住。

大概医生看我的身体太虚弱了,才把我转入了病房。当然,病房的条件,要比走廊里强的太多了,卫生间就在病房里,病房又很朝阳,我的病床紧靠窗户,每天都能享受到太阳的抚爱,心里也敞亮多了。可惜,好景不长,只在这间病房了住了四天,又被转入到消化内科肝胆病房。那是一座三层小楼,属于附属二院最早的住院楼,病房里阴暗潮湿,病房里又没有卫生间,公共卫生间又是蹲便。因为我每天都在泻肚,总跑卫生间,有时候蹲下,解完手都站不起来。

可以这样说,在肝胆内科住院,就是我的一场噩梦。每天的查床,医生基本上就是走走过场,例行公事,根本也不做任何检查,有时候,甚至一天都看不到医生的影子。医生只管下医嘱,无论病情轻重,一律的葡萄糖和转化糖,外加一瓶参芪扶正液。明知道我缺乏高蛋白,我和妻子多次要求滴注人血白蛋白,医生却置若罔闻,只是不断的把昆医大自产的消化药投给患者。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附属二院的护士,真不知道这么大的医院的护士,基础技术为什么那么差,每次打针,都要用针头在血管里掘半天,那滋味是真难以忍受。是的,我的血管是比其他人的要细,可是,以前在家乡的医院住过多次院,,护士却从来没出现过这样的状况。更可怕可气的是,每次滴注完,拔针的时候,手背或手臂上,都要青紫一大片。护士又建议用埋针的方法,把一支特殊的针头埋进静脉血管里,可以用一个星期,没想到,这种方法更让我遭罪,我只能三天,而且,护师的技术又不熟练,埋针的时候,总是扎偏,针头紧贴着血管壁,输液的时候,半边身子都疼得受不了。有一次,拔针的时候,竟然把血管划破了,渗了一天血。我说这些带着护师胸章的,是不是都是师娘教出来的,妻子还不让我说。最后一个星期,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天天要求出院,医生却始终拖着,不让出院。至此 我才明白,为什么头一天来,就看到已经亡故的患者家属,在医院大门前讨说法;为什么,这家附属二院病人人满为患。

总算是出院了,离开了让我深受创伤的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回到家里,用偏方治疗了一段时间,腹水还真消了不少,小腿的浮肿也消了一些,身子觉得轻快多了。先是在小区院子里溜溜弯,晒晒太阳,后来可以到附近的公园里散散心了。

谁知道好景不长,一个多月后,腹胀又严重了,下肢的浮肿也越发的严重,脚肿的穿鞋都费劲。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劝我去看看中医。我本不想去医院花钱遭罪,在妻子和女儿的一再坚持下,我还是答应了。

当我们来到云南省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这家只有两栋楼的医院,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不嘈杂,而且医院的走廊和诊室都显得古色古香。

在门诊就诊时,就感受到这里的医生,对待患者那种亲切耐心细致的医德。接诊的黄医生,是位女医生,还是门诊的主任医生,从她对待患者的态度上,会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爱和温暖。

这家医院,在办理患者入院手续上,也比较简单,真是在为患者着想。

很快,我就被安排到四楼的肝胆科404病房。妻子和女儿忙着往壁橱和床头柜里倒腾带来的生活用品,我则观察着病房,显然,这儿的病房,比昆医大附属二院干净整洁。正在这时,肝胆科的副主任医生和我的主治医生吴疆,带着几个实习医生,还有护士,来给我做入院后的检查。不愧是中医的医生,的确继承了中医的优良传统,望闻问切都那么的认真细致。切脉,舌苔,眼睛,腹部的敲听,腰围,腹围,边检查便询问边记录,足足检查了四十多分钟。绝不像昆医大附属二院的医生,脖子上连听诊器都不挂,敷衍了事。随后,护士来挂点滴,只有四小瓶注射液,每瓶一百毫升。护士很轻松的就找到了静脉血管,,扎针很准确,一定也不疼,可见这里的护士基本功多么扎实。

在四零四病房只住了一天两宿,医生考虑到我的病情比较重,又给我安排到紧挨护士站,离医生办公室也近的四一八病房,方便护理照顾。

就说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查床和护士的护理吧,周一至周五,每天查床,不是副主任医生,就是主任医生带队,每次都有四五个医生,认真细致的检查,然后,跟家属交流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从来没有遗漏过任何细节。而护士的护理也非常到位你,只要按下呼叫器,十几秒钟,护士就到了。有一天后半夜,我胸闷气短,心脏部位有点疼痛。我马上按了呼叫器,值班护士马上来到我的病床前,询问了症状,立即把值班医生找来了,上了氧气,做了认真的检查。之后,护士每隔半小时,就过来观察一会,询问我现在的感觉。

可以说,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从来不乱下医嘱给药。我每天只滴注四小瓶注射液,每瓶一百毫升,其中葡萄糖只有二百毫升。相比起昆医大附属二院每天将近三千毫升的注射液,相差的多么悬殊。每天三袋口服中药汤,一次中药汤煮的药垫热敷半小时,还有电穴位刺激半小时,艾灸半小时,灌肠一次。

住院的第三天,腹水就消了一半,下肢的浮肿也消得很快。就在这天,主治医生吴疆告诉我妻子,马上去药店买三瓶人血白蛋白。连续两天滴注了两瓶人血白蛋白后,下肢的浮肿就全消了,腹水也大部分消了。

可以这样说,云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对待患者那真是无微不至,医生根据我的病情,告诉我妻子,不能吃医院餐厅的饮食,并且给开出饮食方案。鲫鱼红小豆粥,薏米仁山药粥,隔一天一换,并一再嘱咐要少放盐。

第九天上午查床时,肝胆科主任医生余泽云,亲自带着肝胆科的几个医生来查床。余泽云主任是个既和蔼又风趣的中年女医生,只几天时间就跟我和我的家人相处的像亲人似的。余主任和我的主治医生吴疆医生,再一次为我做了全面检查。随后,余泽云主任说:“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再给你开几付药,回家慢慢养着吧!有这么好的老伴和女儿,你很快就会恢复健康的。

可以说,在云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九天,是我几次住院经历中,最轻松愉快的一次住院经历。相比起其他几家医院,特别是昆医大附属第二医院,云南省中医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护士,不仅医术和护理技艺高超,而且医德高尚,大爱无疆,既治病,又能为患者和家属的切身利益和承受能力考虑,无愧于医者仁心四个字。假如国内所有的公立医院,都能像云南省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护士那样,服务于患者,对患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关怀患者,对患者高度负责任,医患之间就不会出现裂痕,也不会出现医患紧张的关系,更不可能发生袭医的事件。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4: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