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愿做一个登山路上的攀登者 |
正文 | 本来和几个同学说好的打算十月一号去爬山,地点都定好了,就是太原市呼延村的绝围山;然而,在生活中“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本来已经定好的事却因种种原因一直推迟到十月四号,十月四号的那天,由于有点意外,最终去爬山的只有我一人,不过这样也好,一个人去倒走得轻松走得潇洒,或许是习惯了一个人吧!我感觉与人同行去某地做某事总有点束手束脚,好不别扭;还是一个人好;爱哪去哪,用不着征求别人的意见。四号的那天早晨,我带上相机和行囊,自太原火车站出发,先是一路公交,后12路公交,最后转十二支路公交;就这样东转西愰的;好不容易才到达呼延村。也许是对地形的不熟,第一次;第一次感到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呼延村不大,也没我想象的那么富丽堂皇,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村子,就如北方常见的那些农村一样,它并没有因紧挨太原市这座古老的城市而有所特别之处。一样的是泥巴路,一样的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小舍,一样的是天空漫天飞扬具有北方独特风格的沙尘,一样的是北方汉子脸上淡淡的笑。可能是十一长假的缘故,来绝围山的人特别多,什么人都有,其中不乏2到3岁的小孩,也有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而至于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则是爬山的主流部队了。立于拥挤的爬山队伍中,看着一个又一个的陌生面孔;我在想,除我之外,在这人群当中再难找出第二个南方人了吧!绝围山果然和我所闻不假,陡峭的崖壁,1800多米的身高。立于其上的话足以俯视整个太原。早听闻山西多山,对于山西人来说像这一类的山多得数不过来,其中不乏许多名山。可是,对于我这个从小生长在南方吃着大米长大的地道南方人来说,这却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审视一座大山,一座北方的大山。从山脚到山顶,一条绝陡的石阶路贯穿上下,顺着石阶一步一步往上爬,也许是坡度早超60度的原因吧,一阶一阶地往上爬甚感吃力。每当看到登山石阶右侧围着山腰直环至山顶的公路上的小轿车时,当看到一辆辆黑色的铁甲虫低鸣着朝山顶奔去的情景时;我就在想:“爬山还是那东西快啊!”;不过感叹归感叹,其中有无奈也罢羡慕也罢,山还得自己爬。自己爬山总有一种踏实和充实感。其中有很多的乐趣是“快”无法体会到的。绝围山的山顶有一座高高的宝塔,站在石阶的任意地方都能看到它,对于登山者来说,它就是目标,前方的目标,终点的目标。不知是谁修建了它;然而,它的存在给登山者们带来的却是无限的动力,每当登到自己体力耗尽时,在台阶上休息下,偶尔回头朝山顶的宝塔望望,整个人立马有了精神,似乎积累下来的劳累也没有了,脚下一轻,继续朝上爬去。难怪,大凡坚持到最后终持成功之杯的人,无一不是有着明确而可见的追求目标之人。有了合理而明确的目标,不怕达不到,怕的是前方没有目标的指引而迷失了方向,终其一生在原地徘徊。那些劳苦于工厂的普工们又何尝不是徘徊中的迷茫者呢?花了不到一个小时,整个绝围山就被我踩在了脚下;俯视整个太原城乃至整个绝围山,刚才还如蝼蚁般的我现在却像个巨人,立于巨人肩上的巨人。呵呵呵……。!攀登!改变的不止是高度,更有着目光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站得高看得远”吧。不知道那些坐着铁甲虫登上此山的人,心中是否保留者一份攀登的喜悦和值得珍惜的那一滴汗水呢?有些人天生就能用有铁甲虫,并驾驭它们登上山顶,而我;愿做一个登山路上的攀登者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