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太行精神映东方
正文

当一曲“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的《保卫黄河》大合唱在行驶中的大巴车上响起时,车内每位学员都显现出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神态。这是山西省委党校第21期正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全体学员,前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武乡接受太行精神再教育。

武乡是红色的土地,是八路军的故乡,是子弟兵的摇篮。从1937年11月开始,八路军总部机关曾5次进驻,先后驻扎536天。开国将领中5位元帅、5位大将、20位上将、50位中将、306位少将,以及抗战中8个旅、31个团都在此工作、生活和战斗。在八年抗战中,仅有14万人口的武乡县,参加抗日组织和八路军的就达9万余人,有2.1万余名干部群众为国捐躯、英勇牺牲,对中国抗日的胜利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和奉献,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培育形成了独特的八路军文化。

我们首先来到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这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和华北各根据地八年抗战史实的大型革命纪念馆。走进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漫步在八路军简史陈列厅、八路军将帅厅、日军侵华暴行厅……。我们目睹了人民军队在这里壮大,太行精神在这里孕育,八路军文化在这里诞生,民族脊梁从这里挺起,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我们目睹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和经历。那是一段血与泪的历史,是一部沉重的灾难史,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我们似乎还能听见当年那枪炮的轰鸣,还能听见抗日先烈气壮山河的呐喊,还能听见八百里太行烈马追踪的嘶鸣。

一幅幅图片,震撼着学员的心灵,一声声讲解,感化着学员的肺腑。遥想当年,祖国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水火,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一边是战争狂人冷气阴森的狞笑,一边是国土沦丧、满目疮痍、血流成河、遍地瓦砾。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毅然进行国共合作,一致对外。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的八路军从此诞生(不久改为第十八路集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召唤下,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砍头只当风催帽”的壮丽人生篇章。

踞太行而问鼎中原,历来是兵家的基本战略。太行山,它气势磅礴,巍峨险峻,纵贯山西九百里,宛如一条巨龙,西连黄土高原的厚重积淀,东依华北平原的坦荡沃土,北接塞外漠北的广阔草原,南衔黄河母亲的滚滚洪流。它孕育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八路军总指挥朱德(不久改为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胸怀“与日寇决一死战”的钢铁意志,跃马挥师,驰骋于抗日疆场。从1937年9月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朱总司令在太行山区领导华北抗战近三年。三年间,朱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转战南北,八路军三师雄兵,首战平型关,奇袭阳明堡,伏击雁门关,侧击正太线,以劣势的装备抗击长驱直入、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杀出了军威,振奋了民心,稳定了华北战局,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和狂言。

在刚刚立足的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军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新的长城。一一五师在晋察冀边区粉碎日军的八路围攻,黄土岭之战,日军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凋谢在太行山上”。一二○师在晋西北粉碎日军五路围攻,收复七座县城。一一五师一部在晋西南午城战役中重创日军。一二九师在晋东南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三战三捷。在长乐村伏击日军,粉碎日军九路围攻,收复十九座县城。朱德叱咤风云,指挥八路军在太行山脉千山万壑之间为日军布下了天罗地网,用一个个战斗捷报迎来了华北抗战的春天。面对从日军手中夺回的大好河山,朱德挥毫写道:“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神州尚有英雄在,堪笑法西意气浮。”

1938年4月,朱总司令部署八路军以山西各抗日根据地为支点,向周边地区实施第二次大规模战略展开,收复失地。一二九师主力一部和一一五师主力一部挺进冀南、冀鲁豫边区,开辟冀南、冀鲁豫两个抗日根据地;一二○师分兵向冀热察、大青山挺进,开辟冀热察、大青山两个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突破以山西为中心的山区推向广阔的平原,推向整个华北。八路军主力部队日益壮大,成为华北敌后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敌后撑持不世功,金刚百炼一英雄”,朱德的英名不胫而走,日军闻之心惊胆寒,群众听了意志高扬。

在日军对晋东北、晋西北等根据地的“扫荡”被接连粉碎后,又集中六个师团十多万兵力,四面对晋东南根据地围攻,企图分割和缩小我八路军的机动范围,进而捕捉和突袭八路军总部首脑机关,摧毁我抗日根据地。针对日军的图谋,每当周围交通线上的敌人一出动,朱总司令就命令主力部队机动灵活地转到外线作战,袭扰鬼子的老巢。同时,他率领总部机关,转战太行山之间的大山中,与鬼子“捉迷藏”,打游击,从而粉碎了日军第二次九路围攻,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

1939年底,由于国民党中央实行“限共”政策,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的国民党顽固派日益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并不断制造大规模的反共摩擦事件,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朱总司令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果断坚决地实施了一系列自卫反击,胜利地打退了包括阎锡山发动的“十二月事变”在内的顽固派的猖狂进攻。

朱德在太行山上,指挥八路雄兵,东进、北上、南下,在西起黄河,东迄大海,北至大青山,南接苏、皖的广大地区,创建和巩固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和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太行山成了华北抗战的指挥中心。“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民兵、自卫队、妇救会、儿童团,人人上阵,个个争先。游击战、围困战、联防战、窑洞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因地制宜,战术多变,每一块土地都成了消灭鬼子的战场。

我们来到八路军文化园,体验和感受到了八路军和太行人民鱼水情深和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日本侵略者的面前,中华民族凝结成了一股绳,海内外华人凝聚成一条心,在民族存亡的最后关头,爆发出了民族的最强音。因为,所有的中国人都懂得“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道理。一旦中华民族攥紧拳头,就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战争是一个民族自我淘汰的过程。没有一个民族喜欢战争,但每个民族遭遇战争的时候,都会把它作为对自我的考验和挑战”。中华民族将要在战争的血与火中洗掉自身的污垢,像凤凰涅盘一样获得重生。

八年抗战,八路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抛家别子,走向前线。八年抗战,又有多少八路军和仁人志士抱着“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决心和信心。他们当中有将军、有战士、有文人、有雅士,更有无数和太行人民一样的爱国群众,投身到担架队、送粮队、救护队、锄奸队………。朱德总司令在1939年太行山写的《寄语蜀中父老》:“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 夜夜杀倭贼。”成了千古绝唱,光照千秋。杨靖宇、赵一曼、左权、魏振民的英雄壮举,激励着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

八年抗战,数不清的海外侨胞毁家纾难,捐钱捐物,源源不断地把抗战物资运往国内各战场。南侨总会还动员由名司工,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护队,回国服务。他们提出“抗战不达最后胜利,支援抗战的活动决不停止”。为了收复失地,为了光复中华,有多少有情人推迟了婚期;有多少人变卖了自己的家当;又有多少人忍饥挨饿,将节省出来的财物送往前线。真是神州大地遍燃抗日烽火,四万万人共筑铜墙铁壁。

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终于以弱胜强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实践表明: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如此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此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五千载泱泱中华,三千里滚滚黄沙,十三亿同胞炎黄儿女,壮怀激发......。面对高山,你定会感慨它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定会惊叹它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定会赞美它的高大苍劲;;俯瞰小草,你定会称颂它的坚忍不拔。是的,那是因为他们身上饱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顽强的意志,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屈的精髓。多少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顽强,靠的就是正气磅礴、荡气回肠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太行精神,以其古朴与雄浑,悲壮与神圣,凝结成一股茁壮的血之根、拼之歌,永远闪烁在中华大地上。

我们来到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纪念馆。这是位于武乡县城东35公里处的太行山区。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和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旅长陈赓、旅长陈锡联旧居;新四军政委刘少奇、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旧居;参观了八路军总部参谋处、秘书处、作战科、通讯科、机要科……。这里有朱德亲手植的“红星杨”、总部机关打的“八路井”“、刘邓首长的“拴马树”、指挥作战的哨所等。

在1939年至1940年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北方局等在此驻扎期间,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罗瑞卿、陆定一、杨立三等党政军领导人,艰苦卓绝、运筹帷幄。指挥太行军民作战1万多次,歼灭日、伪军10万余人。八路军部队由改编时的4.5万人迅速发展到102万人,先后创建了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山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培育和造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可谓:星火之势在这里蔓延,太行精神在这里升华,民族志气在这里挺起,中流砥柱在这里验证。

“将军殉国于太行,英雄山河染红装。辽州大地生辉煌,更名左权赞名将。”抗日战争期间,左权将军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长期战斗在太行山上,创建抗日根据地,先后参与指挥了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和黄崖洞保卫战等,为我军取得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对我太行根据地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扫荡”。这次“扫荡”出动的敌人之多,时间之长,手段之毒辣,都是空前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敌人出动三万多人,采取陆、空并进,“铁壁合围”、分区“包剿”的办法,向我根据地大举进犯。所到之处,实行“三光”(烧光、抢光、杀光)政策。仅敌“222连队”,在从辽县(今山西左权县)到涉县城南河南店的50多里一线内,就向群众的水窑、水井、蔬菜里施放毒药八百袋。许多群众中毒死亡。

此时,八路军总部设在山西辽县麻田镇。5月24日,司令部接到一份敌人为合击八路军总部而增兵的报告。身为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的左权同志,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部署了行动和作战计划。他在这次会上特别指出:这次华北的敌人拼了老本,妄图把我们消灭在太行山上。为了吸引敌人,配合跳到外线的我军主力行动,我们的目前处境是相当艰难的。北方局、总部、党校和整个后方机关都在我们周围,首长和几千名同志的生命都担在我们肩上。一定要掩护他们安全转移,跳出敌人的合围。傍晚,总部向河北省偏城方向转移。这时,敌人设了五道封锁线,给总部转移带来了极大困难。经过一夜的辗转行军,总部才进入偏城县山区(偏城县于1946年划人涉县)。

日寇对总部的合围,步步紧缩。一万多敌人从四面八方向总部逼近,把偏城东北的十字岭等地作为合围的目标。当时八路军总部正转移到十字岭一带,副总司令彭德怀和总政治部主任罗瑞卿都在这里。在这紧急时刻,左权同志始终和掩护部队在一起,亲自指挥,打退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冲破了敌人一道又一道的封锁线。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终于跳出了敌人的重兵合围;我主力部队也转移到外线消灭敌人去了。这时,只有掩护部队和少数机关人员还没有转移出来。左权同志带着转移部队和司令部的部分同志继续向外冲击。当冲出敌人第三道封锁线时,左权同志发现担文件箱的同志没有跟上来。他立即让警卫员回去寻找。警卫员犹豫了,他实在担心左权同志的安全。左权同志坚定地对这个警卫员说:“你回去找吧,不要为我担忧!”

警卫员刚走,敌人又扑上来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同志们劝左副参谋长隐蔽一下。可是左权同志为了继续掩护总部和群众转移,挺身出来指挥部队迎击敌人;就在这次激烈的战斗中,左权同志壮烈牺牲,年仅37岁。他殉国的地点在偏城县境十字岭的东山坡。他的遗体当即被十字岭西山坡(在辽县境内)的群众收殓并隐藏起来。后来,党和人民群众为了纪念他,把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1942年6月15日八路军朱德总司令为纪念我军优秀指挥员左权烈士而作: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当时,朱总司令在延安接见了左权将军的夫人刘志兰,亲手把这首诗题赠给她。诗旁还写有:“吊左权同志在太行山与日寇作战战死于清漳河畔”。这首诗后来刻在左权同志纪念塔中层的正面。

在太行山,洒下了多少八路军的热血,在历史的丰碑上,在太行山的丛林中,留下了多少八路军不朽的印记 。催人奋进的冲锋号声声吹响,毫不畏惧的英勇战士个个奋起。手中的刺刀是杀敌的武器,心中的信念是抗战的勇气。民族因他们而骄傲,日寇因他们而胆丧。

我们不能忘却这段历史: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如秋风扫落叶般留下满目苍凉。 曾记否,在中国的土地上矗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曾记否,流离失所的人们在沦陷的国土上苦苦挣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红的血色。 难忘那,天真美丽的梦想在所谓的“武士道”下被击得破碎不堪; 难忘那,战火纷飞中一双双渴求和平的目光,在无情的屠刀下不暝; 难忘那,悲怆的哭喊,在血腥弹雨中戛然而止。 这国家的孱弱,民族的耻辱,叫我们怎能忍受、怎能遗忘!

我们不能忘却这段历史:强行掠取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我们更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反法西斯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在太行山上,一个个战斗捷报频传,一支以步枪、手榴弹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步兵部队,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与强大的日本陆、海、空军对抗了整整14年,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运用一个个巧妙战术,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令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太行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伟大的太行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面旗帜,迎风招展,猎猎飘扬。这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位于太行山西麓的八路军总部旧址——武乡县砖壁纪念馆。抗战时期,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我党高级将领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战斗,孕育了“小米加步枪”的神话传奇,素有““小延安”之称。1939年7月15日到1942年5月28日,八路军总部曾四次进驻该村。在此,朱德总司令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的第二次“九路围攻”;召开了中共晋冀豫边区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了北方局高干会议;部署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生产自救,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九三八年四月,著名的长乐战役在太行山区武乡县长乐村打响。四月十六日,三千多名日军气势汹汹开进长乐村附近。八路军一二九师主力及一一五师一部将其团团围住,经过一整天的激烈战斗,击毙日军两千二百多人。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直接指挥这次反围攻战斗,采用以少量兵力牵制多路,集中主力击敌一部的战术,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重大胜利。

长乐之战是八路军粉碎日军九路围攻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八路军将士又乘胜追击,相继收复了十八座县城,一举将侵略者赶出晋东南,取得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胜利,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地的砖壁村缺少水资源,百姓靠天吃饭。朱德了解到此情况后,一直记在心中,在察看地形时留心找水源。后来,他终于找到水源,指示军民在这里打井,并亲自参加劳动。不到半个月就挖了一眼四十三米深的活水井。砖壁村的老百姓沸腾了,纷纷称赞八路军真好。为使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八路军的恩情,砖壁人便给这口井起名“抗日井”。

之后,军民团结奋战,又挖了两眼水井、七眼旱井,在村西掘了“八路池”,筑起蓄水的“军民坝”。乡亲饮水思源,在“抗日井”旁竖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总司令”。

在武乡县砖壁村朱德住房的窗后,有一盘大石碾,朱德一有空闲,就出去帮助老乡们推碾磨粮。一边推碾,一边了解群众的疾苦,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减租减息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老乡们在碾子旁跟朱老总唠着贴心话,听朱老总讲抗日救国的道理,许多群众就是从这“连心碾”旁走上了革命道路。

朱总司令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指挥着千军万马,让敌人闻风丧胆;在田间地头,他又朴素得像一个田舍翁、老班长。他同战士们一样穿粗布军衣,吃糙米野菜,住草棚窑洞,对生活的困苦,他甘之如饴。他身处总司令的高位,却始终有着普通一兵的情怀。

朱总的衣裤从膝盖到袖口,打了一块又一块补丁。大雪封山,总部机关打不到柴烧。管理人员到附近煤窑上买了些煤,给每个宿舍一个月只发180斤,为了照顾朱总,多发了80斤。朱总发现分给他的煤比战士们多,便把管理员叫来说:“机关制定的节煤计划和烧炭定量,我是过了目的,点了头的,现在我绝不能再来违犯这项制度呀!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决不能搞特殊化。前方部队爬冰卧雪坚持打仗,我们住在屋子里还能浪费煤炭!”

一九三八年四月,八路军总部转战武乡县西部山区,由于战事繁忙,朱德左小腿上生了一个大疮并已化脓,痛得他日夜难熬,人也瘦了许多。为行走方便,他不得不拄着一根竹手杖助行。后来,朱德查访到一弓姓老中医曾为很多穷人治好疮病,便决定前去走访他。

一天下午,朱德拄着手杖找到这位老中医家,请他治疮病。老中医只知道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八路军战士,于是当即检查后下了药。经精心治疗,半月之后,朱德疮疾痊愈,且身体也逐步强健。疮病治好后,朱德要付给老人药费和行医费,结果被谢绝了。

朱德一时无法,只好拿起生疮病中经常拄的那根竹手杖说:我就把拄的这根“竹手杖”送与你作个留念吧。老中医欣然接纳:“礼轻情义重啊。收下手杖,让它陪伴我走乡串户为穷人治病吧!”后来,老中医得知治疮人是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便将这根竹手杖当成“宝贝”保存。日军侵占当地时,老人用油纸将竹手杖包了又包,埋于房后的地中,后来刨出时,竹手杖还完好无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落成后,此文物已移回纪念馆展示至今。

正是在朱总司令的影响和带动下,总部机关和广大指战员与太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将抗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团结在八路军周围。八路军同根据地人民建立了鱼水相依、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

在武乡县砖壁纪念馆有2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和100多件革命文物,再现了八路军总部转战华北的战斗历程。也再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军民情深。

1939年冬,太行山上,寒风凛冽,白雪飘飞,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蚕食”、“扫荡”不断。而害怕人民抗日力量壮大的蒋介石,背弃承诺,断绝供给八路军武器、被服和粮饷,并指使顽固派军队乘势大搞反共摩擦。英勇不屈的八路军,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吃着黑豆煮野菜,却是斗志昂扬,鏖战在冰天雪地中。在这种背景下,朱德发自肺腑,挥毫泼墨写道:黄河东岸太行陬, 封锁层层不自由。 愿与人民同患难, 誓拚热血固神州。 朋辈志同意自投,团成砥柱止中流。 肃清日寇吾侪事, 鹬蚌相争笑列侯。

在纪念馆,我们领略到 朱总司令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他既认真听取战友们的意见,关键时刻又敢于担负责任,一锤定音。在决策平型关战役等诸多大战中,我们也领略了朱总司令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宽广的胸怀与用兵如神的气势。

朱德总司令在太行山的催人泪下的感人事例无数,朱总司令同太行军民在生死存亡的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深感染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自己朴实的作风诠释着一个共产党人的标准,用自己生动的经历刻画出一个伟人的风范。朱总司令朴素的作风、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同太行精神的形成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的。伟大的抗日游击战争孕育了太行精神,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太行儿女谱写了太行精神,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实际行动诠释了太行精神,这就是以革命英雄主义为特征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无私奉献,夺去胜利的伟大精神。朱德风范和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军民艰苦卓绝的抗战风貌的高度浓缩,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太行精神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英雄的八路军和太行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而成的。作为八路军最高统帅的朱德,人如其名,红色美德,在他身上生动地体现着共产主义的道德和中华民族的美德,他的品德风范正是太行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优秀代表。太行精神为朱德风范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朱德风范又集中诠释了太行精神。传承朱德风范、弘扬太行精神,太行精神映东方,中华儿女谱新章。

第二天晚上,太行血、太行魂、太行情、太行泪、太行剑,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红色题材为创作风格,表现八路军和太行山人民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大型实景演出《太行山》再次把我们拉回到烽火的年代:“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为努力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此后,八路军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挺近太行山,挺近华北,展开敌后游击战争,成为华北抗日战场的主力,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永载史册的伟大贡献。

“我们回首战争,因为珍爱和平”,在无数英烈用鲜血浇灌的土地上,在无数战士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中,让我们缅怀,让我们反思,和平可贵,生命难得 ,当我们中华民族再次崛起于世界东方时,让我们凝聚民族力量,弘扬太行精神,让太行精神映红东方,将和平、进步、富强与友爱传播全世界。

胡贵成作于太原 笔名:笔墨丹青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4: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