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愿 |
正文 | 心愿 征地了,成了失地农民。达到退休年龄的,政府都给办理了企业职工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原住房全部拆掉,通统住进高楼大厦。真正成了城里人。 七八十岁的我,一辈子靠种地生活。现在这个年龄,正在为生活发愁,一下子吃上养老金,这个月用完了,下个月又来了,无忧无虑,这份喜悦,只有自己最清楚。 风和日丽,鸟语花香。随意散步中,来到距新居约五里地的老住处旁的一条小河边。小河经过一番打扮,美丽多了。沿河的岸上,修了一条卵石铺砌的小径。小径靠水的一边,栽上一颗颗垂柳。柳丝直挂到地上,随风飘荡。小径的另一边是绿化带,栽着广玉兰,银杏,榆树,樟树,桂花等,还有修剪成球形的桦杨。小径两边树与树之间的空地,全种上草皮,碧绿的。要是躺下,或是在上面打几个滚,身上不会有泥。小径沿河边伸的老远。 走的有点累了,我在旁边一条石凳上坐下。看着眼前的景色,想着愉快的晚年,我不禁陷入沉思,想起自己在这块泥土上是怎样走过来的…… 记得是在1955年,家乡搞起农业合作化运动。我们这个乡除一家姓保的不肯入社外,其余所有农户都带着自家的田地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一天在一所小学里开社员大会。姓保的被叫到台前,乡陆股长厉声问:“你入不入社?”没回答。再问,还是不答。陆股长火了,从腰间拔出盒子枪,用枪口在台子上敲了敲说:“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头有多硬?是你头硬还是这个硬?”说着又用枪口在他头上敲了敲。姓保的早已是魂不附体,脸如土色。等缓过神来忙说:“我入,我入”。于是全乡一户不漏的实现了农业合作化。陆股长还对社员们说:“……大家一心一意种好田,在这条合作化的康庄大道上前进,好日子在前头……”。听说要过好日子,社员们开怀笑了。 不曾有几年,大搞食堂化,一个生产队开一个食堂,社员一律到食堂吃饭,不得在家自炊。其实生产队收下的粮食除交公外,都关在仓库里,由队长会计掌管,不准分给社员,不由你不到食堂吃饭。吃饭不要钱,可社员每天是要出工的,出工也不计报酬。我看见那队长老婆天天躺在藤椅里,说是有病,从不出工,吃饭也不出钱。冬天在太阳里晒着,暖暖的。夏天在阴凉处凉着,爽爽的。难怪报纸上称,吃食堂是实现了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后来粮食越来越紧缺,食堂只能吃米汤,胡萝卜,胡萝卜缨子。好多人瘦成皮包骨头或是得了浮肿病,连走路都走不动,有些人坚持不住,倒下了。可队长老婆躺在藤椅里,不瘦也不浮肿。后来食堂关门,仍由各户自炊,仍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队长老婆的病好了,能下地了。 又过了几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来了。这天下午,太阳火辣辣的照着,正是夏收打麦的好时候。打麦场上,社员们正汗流浃背的忙着。突然有人来通知:全体社员立即上街游行示威。要以农村包围城市,以绝对优势压倒造反派,誓死保卫红色政权。凡参加的人,每人赠送一条毛巾。听说有毛巾送,能走得动路的人都去了,只留下两个老人看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阵凉风吹过,天上慢慢布上了阴云。又过了一阵,一道耀眼的闪电划过,惊雷在头顶上空炸开,紧接着就是大雨倾盆。麦秸秆,麦籽儿被冲下河,未下河的麦粒也嵌进了烂泥里。雨过天晴,游行的人回来了,新任队长点着头说:“革命重要,一切服从革命”。 接着又是农业学大寨。社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决心改变贫穷的面貌。缺少肥料,除家家户户养猪羊外,还外出积绿肥。我们地处城郊外围,就到郊区蔬菜队收集青草,菜叶等绿色作物,回来再把这些绿肥混合在事先捞好的河泥里,待其腐烂后,再把这河泥施到田里。 这一天生产队的农船载着二十几个女劳力就沿着身边这条河去积绿肥。我们四个男劳力会游水,负责行船。坐在船上的姑娘们相约好,齐声唱起了歌儿:“一花呀引来呦万花开,全国农业学上大寨呦……”。优美的旋律,婉转的歌喉,向四面八方传开,送得老远。这哪里是积绿肥的农船,倒像一只水上歌坊。引得一些在田间干活的同行连忙赶来观看。一个多情的小伙,站在岸上不肯离去,把姑娘们目送得好远。船到目的地,女劳力上岸分头行动,不多时已装了满满一船。女的由陆路步行回家,男的撑船返回。出发时一船人一船歌,返回是满船绿肥满船希望。 这一年社员们着实是狠干了一年。加上风调雨顺,粮棉都是好收成。年终分配时,一个男劳力,扣除粮草钱,全年尽得五十元左右。有人说:“这就像一锅饭,人多了,大家吃不饱,不如让一些人出去挣钱”。队长一瞪眼:“你想走资本主义道路。” 我和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在这块土地上挥汗如雨,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可家乡的面貌依旧:座座草舍,袅袅炊烟。雅兴正浓的人说,这是美丽的画,是美妙的诗。阿弥陀佛,如果深入生活,就会看到,炊烟下的烧火人,被烟熏酸了眼,流着辛苦的泪。草舍被风吹破,床头屋漏无干处。美从何来。 后来实行分田到户,搞了三十年的农业合作化到此结束。 田分到户,干农活自己做主,不受集体限制,劳动力解放了。看那些年轻力壮的人,天还没亮就在田里忙了一阵。太阳升高了,他们匆匆回家扒完早饭,再急乎乎的骑着车往城里赶。晚上回到家再下地摸黑干上几个小时。他们有的进厂务工,有的从事建筑,有的踏三轮车载客,有的拉小板车运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反正浑身有用不完的劲。 没几年,家乡的面貌变了。草房少了,变成了瓦房。青瓦红墙,绿树掩映。后来又建起了两层小洋楼,楼房四周砌了栅栏式的围墙,里面是宽阔的庭院,栽种着花木果树,院门两旁还种上几株玫瑰。独门独院,环境清静而优美。那些已建好平房的人看着这些小洋楼眼馋了,才住了不多时,再把平房敲掉,照样竖起了楼房,照样的庭院花果。 楼房越建越多,越建越好。先是朝南一字式,后来是一正一厢式,再后又是尖顶的欧洲式。有些人还盖起三层的楼房。装饰也越来越讲究。先是砂浆粉刷,后来是水刷石,后来又是墙面砖,屋面上盖上琉璃瓦。阳光下琉璃瓦流光溢彩,墙面砖墙壁生辉。 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房没了,满眼是楼房,式样各异,色彩纷呈,炊烟也少见了,农家人用上了液化气。 现在家乡又变了。农房全部搬迁,所有人全部住进高楼大厦。我不由朝新居处一望,那里是上规划的住宅区,高楼林立,电梯上下。有时我还乘坐电梯至楼顶,观碧水东流,赏红日西沉…… 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无意看了一眼身边的河水,水面上波浪起伏,浪推浪,浪盖浪。触景生情,我想起《增广贤文》里的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话。正是在这推涌和赶超中,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现在国家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又在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注重公平正义,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将更上一层楼。于是我双手合十,心中发愿,愿长江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愿世上人一代更比一代强,愿国家和人民一年更比一年好,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早日成真。 习作者许汉泉 老农 2015.3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