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共鸣心灵深处的颤动 |
正文 | 共鸣心灵深处的颤动 沐子 桃花红到春联红,梨花白到雪花白,年轮悄悄划过,光阴轻轻掠过。凝视空灵的山泉,洞穿深遂的远山,倾听自然的律动,抚摸本原的璞真。渐渐惯于程序般充实,擅于说己般知足,拨动尽人事听天命的节奏,催生穿越的正能量。心态从容了,淡定了,事务也就寂静了,沉稳了。 当阅读关于天池的那个小故事,泪奔的情境又再次重现,仿佛青春般的稚嫩和质朴总如影随从,未落下岁月匆匆的脚步,却一直与卑微的生命相濡以沫。 关于天池还有少平的故事,好多年前都看过,反复看过,每次都产生强烈的振动,在心灵深处共鸣,准确找到脆弱的神经,定位泪点的极值。 孤儿天池,在残疾的堂叔堂婶的帮助下,在城市光鲜地成家立业,每逢佳节装病掩盖内心极度的内疚和恼躁,细心的城市妻巧询得知堂叔堂婶就是夫君的亲生父母,悄悄独自接回瘸父盲母同室赡养,这讲述的是一个城市贤妻不弃残疾农村亲人不畏门弟不惧习俗的喜剧故事。耳熟能详的孙少平用自己的曲折的奋斗历程讲述了一个农村青年敢于挑战自身的励志故事,通过锻炼更加坚强,通过对极度苦难的身体力行,顿悟到独到的人生感悟,积极的人格力量,深度的生活热情,不懈地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这两个故事的家庭生存环境都是极度饥饿和贫穷,对食物的膜拜,对生存的渴求,对知识的奢望,这是一个时代、半边天下的真实回放。这种体验吾辈犹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天池和少平都是生活的强者,都是时代的幸运儿,如此不堪的生存状况,父辈兄辈,鸟儿衔食,东拉西扯,时断时续,从极度困境、自悲、恐惧和尴尬中,坚持下来、坚守过来、坚定下来,这既是意志的脱胎换骨,又是人性的凤凰涅槃。少平说的对,“我们虽然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生,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是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生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反观诸己,境况犹天池不及,境遇如同出一辙,怎不哀感天地、泪如泉涌? 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而今,城乡婚媾妄议、门弟观念菲薄、阶层藩篱固化的争论不断、思潮泛滥,切不可漠视生命本原的同一和归一。在大同时代,我们需要卸下沉重的面具,把天池、少平般坚韧执着、奋发拼搏、思想上进、不畏苦难、知恩图报的品质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无论城乡、无论贵贱,坚决不能做一个吃薯片看大片眼高手低的怯男怯女,要争做一个敢拼搏吃得苦激情飞扬的暖男暖女,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也为了自己。 诚挚请求上苍,让我的家人远离病痛、远离烦恼,此为题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