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少年老街 |
正文 | 回袁浦,是和我一起享受小院的宁静,还是去吴家渡口感受喧嚣?在钱塘江岸上,找个石块,并排坐下。面对缓缓的江水,和你讲述袁浦往事,一起老街漫游。 那年,我9岁,正当少年。 出了村子,走在田畈间的机耕路上。少年的心情像田间的稻花一样扬了起来。走过这畈稻田,就到袁浦老街,尽头便是袁浦收购站。他肩上扛着的一捆书本,是上学期学过的课本。他要将这些课本卖到收购站,换回几角零钱。有了钱就可实现些许小心愿。少年心里盘算着,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机耕路边,几只田鸡慌不择路,纵身跃入水沟。 成片的稻田像一张厚实的绿毯从机耕路两边延伸开去。水稻田随着季节的更迭变换着色彩。青苗期是墨绿色的,挨挨挤挤。稻花盛开时一片嫩黄,随风摇曳。稻穗成熟,稻叶干枯,金黄色成了主色调。田畈间有几片甘蔗林嵌入其中,从空中俯瞰如在绿色毛毯上打着紫色补丁。 甘蔗在主人的精心侍弄下,长得挺拔粗壮。初霜降落。砍去稍头,连根拔起,10根一捆扎起。在田间挖一个坑,铺上甘蔗稍头,将成捆的甘蔗窖着。年脚边挖出,拉到袁浦街上卖了,便是一年的收成。过年了,谁家不要买一捆甘蔗招待客人,谁家不给来拜年的小客人带根甘蔗回家,‘年糕胖’,‘爆米花’怎能拿得出手? 田间小龙潭里水波荡漾,几条鱼儿浮游水面,停不住少年上街的脚步。钱塘江里的黄蚬,大旺畈池塘的螺丝,长安沙水渠里的鱼对少年有足够的诱惑。 绕过小龙潭,到袁浦车站。这里是袁浦通往杭城起点。从九溪过来的18路公交车,在黄沙桥转弯,进入袁浦路。左边是五一大队,路边杉木成行,像一列卫队夹道欢迎着公交车。汽车在袁浦站转盘掉头折回,车轮卷起杉叶在空中舞动。花五分钱就能坐到九溪,就能进杭城。远去的车影带走了少年渴望远行的心。 走过袁浦车站,步入袁浦街,散落街道两侧的民房开出了各式店铺。包子铺门口的蒸笼上蒸腾着雾气,吸引着路人。少年咽了下口水,耸了耸扛在肩头的书捆。理发店里蹦出刺耳的迪斯科舞曲在狭窄的老街上左冲右突,淹没了对面服装店老板的叫卖声。 袁浦信用社柜台高筑。少年曾经跟随父亲将卖粮款存入。等到买化肥农药时再来把钱取出。 袁浦街的中心地段,是袁浦供销社的门市部。供销社的职工上班赚工资。每天从城里坐18路公交车来上班,下班又可坐车回家,让人好生羡慕。袁浦贸易商场开在供销社西边。一个收银员坐商场只有正中,挂着‘收银’的牌子,头顶布着铁丝像一张蛛网伸向四周柜台。各柜台前挂着‘服装’‘食品’‘电器’‘图书’等各式牌子。营业员收了顾客的钱,开出小票,夹在挂在铁丝上的夹子上,用力一推,‘嗖’地滑到收银员头顶。收银员伸手取下钱和小票,在小票盖上收讫的章,再同找零夹上夹子,滑向柜台营业员。少年看了觉得很神奇,很新鲜。 供销社东边是袁浦菜场。说是菜场,其实就是一大片空地,周边散落着几间包子铺,馄饨店,油条摊。菜农将自家地里产的蔬菜往地上一放,便可叫卖。菜场管理员会来收取5分和1角不等的管理费。那年夏天少年跟随大姐在这里卖过茭白。 上一年,菜市场茭白行情看涨,卖价令人心动。这也促使少年父亲下决心利用‘屋脚跟’(吴家村的农田都在钱塘江对岸长安沙上,在钱塘沙一边的田叫屋脚跟)仅有的半亩稻田种茭白。在密不透风的茭白丛中拔草,掰茭白叶,收割茭白,忍受着蚊叮虫咬。一家人半年的辛苦付出希冀有所回报,结果事与愿违。当年种茭白的人家较上年多了许多,导致菜市场上茭白滞销,价格大跌,收成落空。父亲沮丧不已。 再往西走,是袁浦礼堂。学校组织看过电源《雷锋》。听过越南自卫反击战中从老山前线下来英雄模范的报告,精彩的讲演将少年带向战火纷飞的前线。 乡政府在礼堂的斜对面。院子里一根旗杆指向无垠的天空,有一片不知从哪里飘来的白云,又要飘向何方。 过乡政府,有条岔开的小路,通往二姨家。 过岔路口,街道尽头,便是袁浦收购站。收购站门口放着一台磅秤,少年将纸捆卸下来,放磅秤上过磅。‘废纸八斤,四分一斤’司磅员嘴上喊着,开出收据。少年拿着收据走进里屋,将收据递进窗口,钱从窗口里递了出来,用双手小心地接着。一张张数了,三角二分,紧紧的撰在手里,满心地欢喜。 书捆被扔进废纸堆里,在这里走到生命的尽头。而后会被拉到造纸厂,打成纸浆,从获新生。 从收购出来,折回袁浦街。先花上五分钱吃上豆腐脑。洁白的豆腐脑浇上一勺红色的酱油,青葱点缀,散着氤氲的热气。摇上一勺,送到嘴里,细细的品味,来不及咀嚼滑进喉咙。再去供销社买连环画,是选择买一本战争片还是益智片,在柜台前踌躇半天。。。。。。 吴家渡船的汽笛声打断了思绪。吴家渡船也有故事,下次再你讲给你听。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