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家乡的社火 |
正文 | 家乡的社火(原创首发) 我的老家在燕山山脉的一个山洼里,村庄的四周群山环抱,形似栲栳,状如簸箕,因此得名栲栳山。据县志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周、赵、刘、王、史等姓氏家族在此居住,形成大小两个自然村庄。以史姓家族为主居住的村庄叫小栲栳山,以周刘赵王等姓家族为主居住的村庄叫大栲栳山。自唐代形成自然村落以来,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变迁和繁衍生息,这个山环水绕、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古村已经有一千多户,人口五千多人 。 清朝乾隆年间,家乡的东北部有一座高山,名为磕头顶,祖先们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寺庙,叫资庆寺。资庆寺建有四座殿宇,分别为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殿、元始天尊殿、火神殿和土地神殿。为了庆贺寺庙的建成,也为了祭祀上苍和各位神灵,更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祖先们举办了舞龙、舞狮、高跷、十不闲、大秧歌、小车会、散灯火等多种形式的盛大庆祝活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这一庆祝活动演变成了每年正月十五的盛大社火。 家乡的社火从古至今形式大同小异,内容不尽相同。我要记述的是文革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家乡社火活动。 文化大革命前,家乡的社火活动由老辈人传承至今,一人或多人牵头自发组织起来的。每当入冬以后,农闲了的乡亲们便以同姓宗亲或一个自然村为单位,成立不同的民间花会。各道花会都有一个牵头人或是选出一个负责组织指导的会头,再由各道会的会头或牵头人推举出一个总会头。这个总会头必须是一位全村最德高望重的人,由他全权组织领导全村的社火活动。我小的时候,总会头是一位长着一双鹰眼的小老头,他叫姚成宝,是抗战时期的民兵英雄。他个子不高,浑身透着精神,一说话眼睛就发蓝光,胳膊一轮,吐个吐沫就是个钉。他说话声音宏亮,只要他的指令一发,各道花会雷厉风行,闻风而动,大人小孩都怵他。在他的指导下,各道花会都在指定的地点或自选的场院进行排练。在此期间,他还要组织有经验的妇女采购彩纸、煤油、锯末等原料,用来制作各色灯火,已备元宵节晚上散灯火之用。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乡的社火活动进入高潮。 这一天的下午三时,各道花会到村中心的大庙前广场集合。总会头行使权力,开始发号施令。他指令一个牵头人率领一队人马带好散灯火的“武器装备”,向磕头顶的资庆寺进发,到达地点后放三个响炮为号,以示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总会头等每道花会都到齐后便一声令下,会旗飘飘,彩妆娇艳,鼓乐齐鸣,欢声笑语,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村东的红坡山脚下前进。各道花会由会头领队在指定地点摆开阵势,静等一声号令。 傍晚六点钟,总会头亲自点燃三个响炮,命令山顶上散灯火开始。散灯火的人听到号炮鸣响,立即在资庆寺的废墟(上世纪四十年代,资庆寺毁于侵华日军的战火,四大殿被焚,现存残垣断壁,满目废墟瓦砾一片。)上,即在火神殿和土地神殿废墟上,点火燃香,顶礼膜拜。这之后,用香火点燃各色灯火,采取接力续火的方法,沿曲折山路散开璀灿灯火。近处看,点点火苗欢快的跳动,耀眼夺目,分外迷人,流连忘返。远观,山路上散开的灯火似一条火龙蜿蜒起伏,劲舞腾飞,光亮亮,火腾腾,闪烁烁,乐悠悠。据说,家乡的这一奇观,方圆百里的人们都能观赏到。 山脚下的各道花会见红红火火的灯火来到面前,就如同火神和土地神大驾光临,由会头率领众会员纷纷磕头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无非都是祈求神仙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如意之愿。礼毕,各道花会旌旗招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摆开阵势,打开场子,彩妆上阵,闪亮登场。他们把一冬天苦排苦练的艺术成果展现给各位神灵,主要是把拿手的好戏敬献给翘首已盼的父老乡亲们。龙灯会,两条巨龙,一青一红,龙头高耸,龙眼闪亮,龙身腾跃,龙尾翻飞,龙幡劲舞,龙鼓猛敲,二龙戏珠,龙闹元宵。红狮会,两狮玲珑可爱,秀美俊俏,闪展腾挪,活泼俏皮,戏耍绣球,站桩倒立,无不让人喜笑颜开。小车会,推车的憨汉左摇右摆,汗流满面,坐车的美女手摇团扇,灿如圆月,俏若天仙,流连顾盼,美艳绝伦,让多少男人心跳眼馋,又让多少女人吃醋汗颜?十不闲,不实闲,丑婆子,美天仙,傻柱子,乐翻天,铙钹响,打跳鞭,锵锵起锵脖看酸。高跷会,腿长人高,扭扭跳跳,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笑,你方唱罢我登场,我劈叉来你翻鹞。哈哈,家乡的大秧歌更热闹,阵容大,锣鼓敲,俊男靓女,无论男女老少,演的是春华秋实好美景,跳的是劳动场面种收藏,让人禁不住挤进行列里欢欢喜喜舞起来??????。 各道花会尽兴表演之后,随后紧跟着散灯火的队伍进村,沿着大街边演边行。每到大小庙宇前,或是摆有果品供桌的地方,各道花会拉开阵势接着表演。这个时候,各家各户将大街上所散的灯火虔诚的接到自己家的院子里,寓意请神到家,接德纳福,消灾祛病,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家乡的社火活动相传了已有三百多年,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资庆寺的四座殿宇毁于日本侵华的战火之中,社火活动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社火又热闹起来。文化大革命开始,当时提倡“破四旧”,无情的将轰轰烈烈的社火活动取消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党的富民政策促国泰民安百业俱兴。我的家乡喜逢盛世,相继成立了各种民间花会。这些民间花会都是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实属休闲健身自娱自乐活动。到了2003年,真正传统的已经断续多年的社火活动又重新组织起来。这次家乡的社火摒弃了封建迷信的那一套糟粕,改革创新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传统的社火活动焕发出了新的民间艺术青春,绽放了多姿多彩的艺术之花,演变成了一种喜闻乐见的百看不厌的新民俗。 元宵佳节喜空前,张灯结彩社火艳,接德纳福民俗新,笑逐颜开乐翻天。这些年来,家乡的社火越办越红火,越来越喜庆,越来越热闹,不但全村喜乐空前千人空巷,而且还吸引了十里八村和附近城镇的人们前来观赏。据说,这两年京津冀的有些民俗和摄影爱好者开车前来欣赏拍摄,赞赏之声不绝于耳。 2016年的元宵佳节又要到了,听老家的人说,今年的社火更新鲜更热闹,家家户户的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来,各道花会正在紧锣密鼓的彩排,各种散灯火的物件已备齐全。彩旗飘飘,歌声飞扬,喜庆气氛浓烈,锣声鼓声唢呐声伴着人们的欢笑声震荡在山村的上空。 我敲打完“家乡的社火”这篇小文后,赶紧收拾一下行装,带上老伴和家人,驱车前往家乡观赏今年的社火。 2015年4月12日草就, 2016年2月19日改毕。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