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音乐灵质 |
正文 | 请原谅我从我国传统戏剧入手,浅谈音乐的灵质。 其实音乐这个东西,包罗万象,它是人们对于声音的一种主观的感受,强调其主观性,或深或浅,或平或淡,或浓或烈,表达的无谓是高兴,激动,喜悦,欣慰,忧愁,遗憾,绝望,烦恼,孤独,寂寞,倾诉,力量,希望,觉醒等诸多人类与宇宙万物所共有的情感。这些情感共同给予的是我们共同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深刻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广大精微地呼唤。这是音乐以及其他艺术门类所共同研究的范畴。世界就是这样,包罗万象,但却也本出自一心,只是动辄千百遍,心自成一念。而已,尔耳。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阴阳模糊对立互动,才会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繁杂多样,丰富多彩。 音乐本身也是这样,不同的音乐类型,看似千变万化,却万变不离其中,这个中字,与中庸的中,相似,又不完全相同,它更强调的是根源,本质。中 者,音中,即宗也。 音乐就是这样,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只要能够深入人心,给人以思考,或者让人找到真实的自我,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声音,那么所作,所听,所赏的音乐也就能物各尽其用了。 不论是现代人,还是看似遥远的古代人,原始人,都对音乐怀着一种割舍不断,缠绵悱恻之情,歌者,心声(生)也,以歌言心。 我国古代戏曲的舞台道具都是化繁为简,简而又简,以至于不能再简,这一切不仅为了节俭用度,更是通过芙蓉出于清水,更显其绰约之丽姿。一切从戏子的感人肺腑的感触,惊心动魄,触目惊心的迤逦变换又不失其原有韵味的声腔中,获得一个向往的精神世界,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音乐只一味的求简,而是要记住,合理的烘托自然是极好的,但强调合理,欣赏音乐的角度不同,自然对音乐背后掌握的层次方面都不尽相同,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切入点,然后靠自己的境界去感受音乐,感受音乐背后的本质,这便可称得上懂音乐了。无论是从整体上把握音乐的效果,还是从小小微微之处体味音乐,只要用心,总能找到音乐本身的美好。 于我而言,或许某个升降音的变化,就足以打动这颗半死不活的心。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