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外婆 |
正文 | 外 婆 外婆在今年春节前去世了,享年83岁。 很早很早就想写点关于外婆的东西了,一直拖着,春节后也想写点以示悼念,还是拖着。直到此刻,还是对自己笔下的文字不太自信,但思绪已缕缕展开…… 小时候喜欢去外婆家,这大概是所有小孩子的通性吧。我也一样,去外婆家是寒暑假的“必备科目”,即使不是放假,也时时有这样的想法。七八岁的时候,一次惹事被父母揍了一通,自己一边哭一边往村口走,被村里人问到,一边抽咽一边说:“去外婆家!”外婆家离我们村有十多里地,对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来说,决定独自走这样一段路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当然,还是没去成,被母亲追上来领回了家,但外婆家在我儿时心中就是温暖的港湾,外婆也是那般的可亲。 记忆中,外婆做的饭分外好吃。上世纪九十年代,北方的农村还不富裕,平时吃肉很少,过年过节时才会多一点。没有肉,外婆会用“地软”做素馅儿包子。地软是外婆在雨后的草地里捡来晾干攒下来的。长大后,留意了下地软,学名叫地衣,又名地木耳、地皮菜,说是主要生长在南方,北方个别地区有生长,但相比南方,生长慢且数量少。我们老家该属于北方的个别地区,雨后的几天里,野地草丛中就有了地软。外婆发好面,把晾干的地软泡发后,拌以豆腐,或者是土豆,或者是细粉,极少时候是鸡蛋,调味,包,上锅蒸,到吃到嘴里,现在觉得用一个“朴素的香”来形容是最为不过了,于是,小孩子一天的幸福莫过于此了。外婆也会把晾干的茄子再泡发,兑上面,上锅蒸,吃的时候伴以酱汁,嚼起来有股肉的韧劲儿也有股肉香,自己后来在大饭店吃过特色的鱼香茄子等,总觉得难以赶上外婆做的干蒸茄子。有羊肉了,外婆会做羊肉杂面,羊肉切丁作为浇头,擀杂面才是外婆的绝活儿。杂面算是北方农村的面吧,用几种豆子磨面,和时搀些白面,在外婆挥动长擀面杖的“腾、腾”声中变薄,薄如宣纸,不破不皱,向四面八方生长成一大张,再用刀切成面条,匀称如一,下锅出锅,于是,腊月二十三的年味终于浓厚了。母亲没有继承外婆擀杂面的手艺,母亲说,擀杂面一般人是做不来的,再说,我一天忙到头,哪有时间折腾着做吃的。 其实,外婆也一直在忙,在操劳,曾经如外婆这般年纪的北方农村妇女,没有谁不是操劳一生的人。从外婆、母亲偶尔的言谈中,知道外婆年轻时候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的,好像先是别家的童养媳,后来又找了正直但脾气有些倔的外公。再后来经历所谓的种种革命、运动,同时还要操持家务,养孩子。外婆生了好几个孩子,后来只有母亲姐弟三人。更不幸的是,母亲的姐姐,我大姨,早早去世了,留下同母亲一般大的儿子和还不懂事的女儿。外婆就携着自己的小女儿帮自己去世的大女儿带孩子,经常两地跑,所幸大姨家离外婆家不太远。我的记忆里,外婆还经常来我们家帮忙,农忙时间做饭,为我们兄妹裁剪衣服,那时候农村一些衣服都是自己家里裁剪缝制。裁剪衣服也是外婆的手艺,尤其是棉衣,她帮邻居们划线裁剪,做出来合体合身。直到老了,外婆依然勤快,七十多岁还自己做饭,外婆说,只要自己能动就不麻烦别人。在被母亲请来我家住的时候,外婆不是帮着洗碗就是扫院子,坐下来还要缝鞋垫,到现在,我衣柜抽屉里还有外婆几年前缝的鞋垫。 印象中,外婆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和。说话不疾不徐,做事温文尔雅,把农村穷苦的生活过得有序而精致。小时候在外婆家,跟一般大的表哥玩,也会打架,也会合伙儿跟别人打架。外婆就会训斥我们,我们说,是他们先喊外公和舅舅的名字。外婆说,名字取来就是让人喊的么。他们还骂我,我继续争辩道。“骂又不疼!”,外婆经常会说。父母吵架了,母亲回娘家,总会被外公外婆送回来,为此,母亲觉得有些委屈,但会被外婆平和地开导直至不跟父亲闹别扭。现在想起来,外婆跟电视剧中的“国民妈妈”奚美娟很相像,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依然精致平和。 母亲说,外婆去世那天,从发现不行了到最后去世就几个小时,外婆很平和,没有受罪,跟当年外公去世时一样,为此,母亲很欣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