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12首经典现代诗歌 |
正文 | 1、《生活》 ——北岛 网 迄今为止,最短的诗歌是诗人北岛的《生活》。全诗仅一个字:网。 高度浓缩,也可无限延伸。不同的人生经历读到这首诗会有不同的感受。 仔细品味,绕不开两个字:一个情字,一个欲字。 芸芸众生,都在这两张网里生存,或挣扎…… 2、顾城《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顾城致力于营造自己的童话世界,他的世界得到了诗人心灵的过滤和净化。“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舒婷是这样评价顾城的,诗就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 全诗只有两句,且诗中出现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黑夜、眼睛、光明。正因如此,使得这首诗歌具有了深思的魅力。两句新奇的组合,看似相悖的转折,蕴含着奇妙的合理性。 3、大漠落日 ——孔孚 圆 寂 大漠落日,对于一个诗人来讲,应该都不是陌生的了。如果不看诗的内容,任何一个读者对此意象的的感受怕要是“悲壮”的吧。这种与之俱来的感受,大抵诞生于中国的大唐,或者与大唐开拓的边塞诗有些牵连。再更深一点去追究,这种感觉就似乎带有那么点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所谓的“集体无意识”的味道。“集体无意识”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人的大脑在历史中不断进化,长远的社会(主要是种族)经验在人脑结构中留下生理的痕迹,形成了各种无意识的原型,它们不断遗传下来,成为生而具有的“集体无意识”,他们是超个人的,无论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或者切身的体会。如果你在没有看这首小诗的内容之前,对“大漠落日”有“悲壮”的感觉,那就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了。这是从题目带来的一点阐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见唐王维诗《使至塞上》)诗人的这首诗肯定是借鉴了王维。连题目都是从这里取的。笔者前面所言的“悲壮”感觉,如果寻求具体的指对对象的话,也正是从这里来的。但是,我这里绝不是要说这首诗因袭前人或者怎么样了。这首诗的写作与大诗人王维所创造的境象是一样成功的,从一定角度来讲,此诗甚至还要更高明些。 4、沙扬娜拉一首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写于1924年5月陪泰戈尔访日期间,是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仅留这一首。 5、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作者曾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可见诗人主要希望表现一种相对关系,因而创作了此诗。 《断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一首短诗。诗人在诗中熔铸了浓厚的哲学思辨意识。以“断章”为题,看似一般,实则是妙语双关。其一是从一首完整的长诗中抽出来的片断,其二是人类内心那份失落的、难以言传的情感,而这份内心独特的感受往往能触动人类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6、等一个 不存在 的 女人 ——灵遁者 我躺在床上 等一个不存在的女人 她不会来 但我坚信 我脑中的女人不存在 不等于无意义 人们常说“好诗可耐百回读”,而这首短短不足100字诗歌,就是如此深刻。之所以这首诗会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共鸣,是因为每个人都孤独,每个人都渴望爱情,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我躺在床上等一个不存在的女人,既然不存在为什么要等?灵遁者为每个人留下了“希望”的种子。不存在,不等于无意义!可能现在不存在,不代表明天也不存在;可能现在不可能,不代表明天也不可能。可以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歌,但这更应该是一首哲理诗歌。 7、乡愁 〔台湾〕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8、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海子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我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这首诗反复咏叹的三句“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很清晰传递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在诗人眼中,这世界如此珍贵,能够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诗人感觉这是一种无上的幸福。 阳光,水波,白云,黑土块,这些简单的意象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诗意家园,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9、《爱的辩证》之一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庄子.盗拓篇》 ——洛夫 我在水中等你 水深及膝 淹腹 一寸寸漫至喉咙 浮在河面上的两只眼睛 仍炯炯然 望向一条青石小径 两耳倾听裙带抚过蓟草的窸窣 日日 月月 千百次升降于我胀大的体内 石柱上苍苔历历 臂上长满了牡蛎 发,在激流中盘缠如一窝水蛇 紧抱桥墩 我在千寻之下等你 水来 我在水中等你 火来 我在灰烬中等你 尾生守信的传说,是几千年前的事,一个哀怨凄婉的爱情故事。甚至有人认为,尾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尾生的痴心书生和心爱的姑娘约会在桥下,可心上人迟迟没来赴约,不幸的是大水却涨了上来了,这个痴情人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最后竟然抱着桥柱溺亡了。 后世有人考证,尾生所抱之桥位于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自此还产生了“魂断蓝桥”一说。尾生所抱的梁柱,也和他一道成为痴情和守信的标志。 这首诗歌选自洛夫诗集《葬我于雪》。诗人一题二式,突破了历史记载,给出了在面临生死考验时爱情的第二种答案,这是诗人在深刻地洞悉人性和打破历史禁锢后得到的爱的辩证规则。 10、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中国的1980年代是希望与诗歌的年代。国家开放、思想解禁、恢复高考,时代的变革让年轻的人们对未来充满着希望,而现代诗歌中无拘无束的情感表达恰恰对应了这种希望,让他们产生了无限共鸣。一时间,北岛、顾城、海子、舒婷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诗在口诵手抄中广为流传,成为一代人的精神食粮。 那时许多男女相见第一句话便是:“你也读诗吗?” 11、《灯》 ——姜二嫚(7岁)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海桑说,“如果诗歌可以死,则诗意永远不能死,因为我们要‘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如果诗歌死了,这是诗人的罪。” 在这个物欲横流,价值观不断被刷新的世界里,人们恰恰最需要的就是「诗」,它是一道从生活裂缝里挣脱出来的光。孩子的诗歌,充满了诗歌的灵性。 12、六言 ——张二棍 因为拥有翅膀 鸟群高于大地 因为只有翅膀 白云高于群鸟 因为物我两忘 天空高于一切 因为苍天在上 我愿埋首人间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