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回味“手把肉”
正文

回味“手把肉”

文/柏毓

我读大学时曾写过《手把肉》为题目的说明文,抛开学术文,唯独讨美食,此文在师生当中偶然陶染非凡,于是在校刊主栏上发表。

今日,利用悠闲,再一次与亲友及笔友们共同分享一下“手把肉”的回味。

当然了,此稿不是当年的文字,现在记忆淡漠也想不起来曾都写些甚,当时也就为了了结课堂作业而敷衍八百字的文。

其实,我从童年懵懂起,对“手把肉”有深厚的兴趣。

不言而喻,"手扒肉”是蒙古人的主食,虽然我生长在半农半牧区,但是偶尔屡屡频频也吃“手把肉”。所以对“手把肉”的味道拥有骨子里的感悟,至今回味无穷,余味绕梁。

我吃过的“手把肉”有“纯炖肉”和“整烤肉”及“米熬肉”等等。

1

“纯炖肉”是蒙古人经常制作的普通主食。制作方便,饮食便利,味道鲜美,营养值高。

把牲畜肉,剁成块块,在铁锅里煮,煮熟了端到桌面上,用手把着,用刀刮骨割肉送入嘴里。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刮骨剜肉的叙述神奇,其实,刮骨剜肉不仅叙述情感而且是一种手艺。“手把肉”的深情不在把肉上,而在刀艺上。

2

所以,历来蒙古人把“蒙古刀”作为富贵装饰的象征,在“刀把”上,制作加工一些昂贵的装饰,炫耀自我。

有的在“刀把”上点缀镶嵌宝石珍珠玛瑙、佩戴黄金银饰精湛的工艺,如此看来,蒙古人何等地注重刀艺。

在使用上,真正看得出刀艺的高超,刮完的骨头上丝毫不留肉丝,这不能说是小气,而是说大气,主要显示本人的为人和刀艺超人,以君子气魄,尊重天意,珍惜美食。

如果“手把肉”啃得满骨头剩余肉,就使人瞧不起,嗤至哼鼻,说是像狗啃一样。

3

因此,在蒙古人家里教养过的孩子,各个都是“蒙古刀”的好手艺,真正游刃有馀。不仅是策马挥刀闻名一世,而饮食也高人一首之处。

有的人说:蒙古人煮熟的“手把肉”带血丝。的确,各有各的口味,煮熟或半熟都是火候时间长短的问题,各有所好罢了。

有的屠宰手刚把牲畜开膛掏肠后快新鲜血喝一口,这算是屠手的奖赏吧。这不属于民俗,而是个人的 嚼好。

4

“整烤肉”指整个羊而言,是蒙古族的特殊烹饪。这种烹饪做法比“纯炖肉”程序多一些,而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把整个羊扒皮或带皮,开膛掏肠后,在火炉里烧烤,等待一定时间后,拿出来享用。

火炉有土坯炉,地窖炉,电磁炉等等,主要意图就是把整个羊肉烤熟蒸熟。

烤好的羊肉色泽鲜艳,按加工的各异而外层黄色或紫红色,金光闪闪,吃起来肉嫩,味香。

如果说是“纯炖肉”肉质纯真,原滋原味,那么“整烤肉”色泽鲜艳,味道香美。

5

有的人也把肉装在其胃肠里,在地窖里烤蒸,这样弄出的肉更有味道纯真,新鲜喷香。

不管怎么加工,把这些肉食一旦端上桌,香喷喷的美味,扑面而来,先进鼻孔,入心入肺,饱注眼福,使吃者不由得挥舞蒙古刀割一块肉,仓猝送入已经垂涎三尺的口中。

哇噻!(╯▽╰)好香啊~~,随着口中的嚼嚼,肉丝亲吻着牙齿,肉泥饱满口腔,赓续吞咽,甜了肚里,美了天地。

6

蒙古人很珍惜牲畜的肉类,不仅制作肉上要加功夫,而且充分利用其肠、血制作血肠,也当做“手把肉”的部分佳肴。

把屠宰的牲畜新鲜血与荞面及调一些料配好一起搅拌,然后拌好的血糖灌注已备的肚、肠里,两头系紧,然后在温火锅里煮熟。

把煮熟的血肠端出锅后,再把肝、心、肺等杂碎肉类倒入此锅里熬出汤,供用添补佳肴。

喝饱吃足后,再添补口味,用“蒙古刀”割一块一块血肠品尝,同时饮些杂碎肉汤品味,如此不仅开怀胸膛,而且顺畅胃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7

要说“米熬肉”,原来寺庙里喇嘛改善伙食而制作的佳肴。米一般用玉米、高粱、大米等。

制作比较简便,把肉骨头都去掉后,肉炖在锅里慢慢熬煮。熬熟的肉用手撕开肉丝,然后,把肉丝和米一起接着熬,什么时候肉与米合成黏粥,既可以就餐了。

我在家乡务农时,每当夏季锄草结束后,全村劳工集体就餐一顿"米熬肉“解解馋。那个年代,大米很缺,一般都用,玉米或高粱米。

无论何时何地何米,毕竟”手把肉“使我品尝其美食的甜头,回味无穷~~

我由衷地邀请读者,渴望与我共同分享”手把肉“,逍遥于人间天堂嗷!

于大连回味

2017.9.18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