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习陆锡芳先进事迹副编著:冉郭鑫 |
正文 | 学习陆锡芳先进事迹 28年前,他舍弃城市繁华,怀着满腔热忱来到淅川县撒播科技星火,用科技探索着扶贫的道路;28年间,他甘守清贫淡泊,两次辞掉副县长,一心将挚爱的事业进行到底,使淅川县湖桑种植面积发展到6万多亩。他,就是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陆锡芳。8月12日,陆锡芳因突发心脏病倒在桑蚕基地里,走完了他75岁的人生旅程。陆锡芳在他的笔记本里这样写道:“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要用技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这是一个悲痛的日子,这是一个肃穆的时刻,这是一场无尽的追思。 8月15日,淅川县殡仪馆内,花圈层层,挽幛如云,哀乐悲鸣。 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工作先进个人陆锡芳同志的追悼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省农业厅的领导来了,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的同事们来了,淅川县委副书记、县长赵鹏率县四大班子领导来了,荆紫关镇的蚕农们一大早从家里自发赶来了……人们噙着眼泪,送陆锡芳老师最后一程。 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却不能唤醒已经沉睡了的好老师;一串串伤心的泪水,却留不住已经走远了的好专家;一幅幅低垂的挽联,诉说着人们的巨大悲痛,倾诉着人们对陆锡芳的哀思…… 陆锡芳生于1940年11月,江苏太仓人。1987年到淅川县荆紫关镇开展科技扶贫,一干就是28年。他先后被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代表,2014年度“河南省十大三农人物”提名奖获得者。2015年8月12日12时08分,因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一线,走完了他75岁人生的最后一程,离开了他倾注了一生心血的丹淅大地。 “干教育搞科研不辞劳苦恩泽豫宛,为富民培产业鞠躬尽瘁英灵长存。”追悼会上的巨幅挽联表达了淅川人民对陆锡芳的深切敬意和无限怀念,概括了他平凡而光辉的一生。 有一种品格叫执着奉献 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陆锡芳给出的答案是无私奉献。 “陆锡芳28年如一日,扎根深山,不怕苦,不言累,无怨无悔,奉献精神令人感动。”追悼会上,荆紫关镇党委书记邓文清动情地说。 陆锡芳的老家在江苏太仓,那里很早就有“小上海”之称。1964年,他从苏州桑蚕专科学校毕业后毅然来到了南阳,先后在南阳农校、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蚕业学校等地工作。 1987年春天,“科技兴宛”的战略提出后,47岁的陆锡芳积极响应号召到淅川县进行科技扶贫。 “南召养柞蚕历史悠久,县里想让他留在那里作技术指导,但陆老师说淅川群众收入更低,更需要他。”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包志愿道出了陆锡芳到淅川扶贫的原因。 实地考察后,陆锡芳最终决定将荆紫关镇作为科技扶贫点。在他看来,这里地处丹江河畔,沿河滩涂多,气候温润,非常适合发展桑蚕业。 一切仿佛是命中注定。一个朴素的决定让陆锡芳从此与位置偏僻的荆紫关镇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不了情歌。 荆紫关镇张巷村83岁的聂朝华老人对当时的情况还记忆犹新。他说,陆锡芳刚来时坐船过丹江,撑船的年轻人得知他是来搞养蚕的,很是抵触,于是就让他付五倍的价钱。 陆锡芳起初劝说群众养蚕时特别不容易,他浑身憋着一股劲,走家串户做工作,说得口干舌燥,可还有人嘲笑他,不理他。住宿,没群众愿意提供;吃派饭,也没人愿管。跑了半个月后,总算找到了一处连窗户都没有的低矮房子住下,自己动手做饭,顿顿吃的是酸菜红薯饭,看起来像要饭的。 聂朝华还特别回忆起了一个细节:刚到村里时由于人生地不熟,陆锡芳就自己绘制了一张地图,上面清楚地标明了每一家的姓名和位置。 张巷村蚕农聂付彦说,当时村里是“五户联体”,五户农民种的桑树合计15亩,看着效益不好,都想把桑树砍掉。陆锡芳好话说尽,这几户总算答应把桑树留下来。 “为帮助这仅有的五家养蚕户,陆锡芳真是豁出去了。”聂付彦说,收麦时节,村民顾不上给桑树剪枝,为不影响桑树生长,陆锡芳就一个人钻到桑园里,拿着剪刀去剪那些比大拇指还粗的桑枝。头上的太阳火辣辣的,园子里更是热浪滚滚,干了三天后,他晕倒了,两手磨得满是血泡。 其心也善,其情也诚。在蚕农魏明义看来,陆锡芳的诚心最让人感动。为打消他养蚕的顾虑,陆锡芳自费买来器械和农药,赖在他家当技术指导。这一年他家蚕种产量大幅提高,农民也眼见心服,第二年张巷村桑园发展到2000亩。 慢慢地,陆锡芳成了张巷村的一员,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热心传授养蚕技术。“看他饭菜简单,我们过意不去,想给他单独做点,可他坚决不让。”村民魏来根回忆说。 张巷村很多人都还记得,那时候的陆锡芳经常上身穿着背心,下身穿着一条大裤头,脚上穿着一双“踢踏板”,从村东头到西头,再从村西头到东头,一天几趟跑个不停,到村民家不是查看蚕的长势、询问有没有病情,就是教给正确的喂养方法、叮嘱蚕室的消毒工作。 就这样,陆锡芳在张巷村一住就是六年。 张巷村党支部书记魏振国说,六年间,张巷村群众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千元增加到5000多元,九成农民的房屋都由土坯房变成了砖房。1993年,镇里把陆锡芳接到政府住。临走时,村民们自发在村口为他立了一块功德碑,还送了他一个“活财神”的称号。而当陆锡芳再次过丹江时,当初的船老板不仅分文不收,还一个劲地要请他到家吃顿饭。 8月13日,记者走进张巷村见到了这座碑,上面的碑文还清晰可见。“传科技富民数载,建功业流芳千秋”,简短的语句表达着群众对陆锡芳的无限敬意。得知陆锡芳去世的消息后,村民们不约而同涌到了碑前,一个个泣不成声,泪眼蒙眬。音容笑貌犹在,人却从此永别。“好人啊,好人啊,你走得太可惜了……”聂朝华嘴里不停地哀叹着、念叨着。此情此景,让人落泪。 住到镇上后,陆锡芳考虑的是桑蚕在全镇范围内的种植和发展,他的足迹也由最初的张巷村延伸到程洼、麻坑、全庄、山根等10多个村。而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保证桑树的成活率,就成了陆锡芳最为操心的问题。 在淅川县农业局副局长刘泓的记忆里,有一件事让他难以忘记。那一年,荆紫关桑园里出现了大量的桑叶蚊,这让陆锡芳也很纳闷。为摸清原因,他夜里只身钻进桑园,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线,捕捉了一些桑叶蚊,然后拿回去在显微镜下认真观察研究。一连几天的分析琢磨,他找到了病因,并让蚕农积极预防。 2010年前后,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加之受外出务工潮的影响,当地部分桑园出现了撂荒的现象。这让陆锡芳忧心忡忡。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植桑养蚕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水质安全,这一生态富民产业必须发展下去。”刘泓说,陆锡芳曾不止一次地与他交谈,要适应市场形势变化,探索桑蚕经营管理新模式。 在陆锡芳的积极呼吁和建议下,2012年,荆紫关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成立了盛坤农业公司,承包桑园1万多亩,从事收储加工、科研开发、田园观光、休闲旅游等,致力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群众就业。如今,这个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桑蚕基地已经初步建成。 盛坤农业公司副经理冯建昌和陆锡芳有深厚的感情。他说,作为技术顾问,陆锡芳积极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责。每天和工人一起上下班,从不缺席。从厂区规划布局、基地建设,到桑树栽种、管理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桑园一定不能施用化肥农药,要用生物防治法消除病虫害,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冯建昌说,陆老师强调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按照他的要求,桑园全部采用人工除草,为此公司每年甘愿多拿出几十万元。 为提高蚕茧质量,陆锡芳倡导使用大棚养蚕这一方便、省力、现代的养蚕方式。在他的努力下,基地建成了200个大棚。冯建昌回忆说,2013年5月18日,第一批蚕上架时陆老师不顾高温,逐个大棚查看指导。“劝他歇歇,他说上秋是养蚕的关键时期,耽搁不起。一趟下来10余里的路程他坚持走完,最后衣服全部湿透,累得气喘吁吁,倚坐在最后一个大棚前。”说起这些,冯建昌已禁不住热泪盈眶。 有一种情怀叫群众至上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心系群众”,这是人们评价陆锡芳用得最多的词语。 “没架子”“接地气”“自家人”,这是群众眼中的陆锡芳。 荆紫关镇人大主席赵成对陆锡芳生前的为人十分钦慕。他说,陆锡芳人品好,与人为善,懂得包容,从没与谁红过脸、吵过嘴。 “陆老师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无偿向他们传授技术,关心他们生活,帮助解决问题,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收入。”陆锡芳生前同事金石说。 张巷村村民龚记周回忆,桑园管理期间,陆锡芳总是手把手地教蚕农剪技,下到田间拨开表土查看施肥情况,帮农户配药灭虫。养蚕期间,他经常到蚕室查看温湿度,教蚕农分不同情况切叶喂蚕。卖茧时,他会帮蚕农分拣蚕茧,让好茧卖个好价钱,让蚕农获得最大效益。到县城开会出差,总不忘记帮有需要的农户捎点蚕需物资,减轻群众负担。 在该村农民王改云的记忆里,每天早上一开门,陆锡芳就在大门口站着,关心地询问桑蚕的情况,耐心嘱咐一些注意事项。在他的帮助下,她家种植面积扩大到5亩多,成了全村养蚕最大户,不仅盖了新房,还买了摩托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作为科技工作者,陆锡芳生前深知技术养蚕的重要性。看到一些蚕农由于不懂技术而遭受损失,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养蚕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蚕农,让山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麻坑村党支部书记麻庆林说,陆锡芳在手把手传授的同时,通过抓点示范、培训讲课、巡回指导等措施,使农民尽快学到“真经”。老人,孩子,都成了他的学生。不仅淅川县,毗邻的湖北郧县、陕西商南县的农民也跑来听课。 “粗养猪,细养蚕,二十八天见现钱”,“消毒,防病,良桑,勤提,保湿,稀放”,63岁的蚕农聂桂江至今还记得陆锡芳讲课的内容。为便于蚕农掌握和记忆,陆锡芳精心准备,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易懂好记的顺口溜或口诀,并结合实际来讲授,深受蚕农们的喜欢。 撒播科技星火,助力农村发展。这些年,陆锡芳在淅川、内乡、镇平、唐河、方城、郸城、卢氏等20多个市、县,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00多期,听众达3万多人次。 为提高养蚕产量,增加蚕农经济收入,陆锡芳还积极探索养蚕新技术。他大力推广方格簇养蚕技术,由于这种簇具结构合理,营茧位置多,茧色白,蚕茧品质好,价格也从10多元涨到如今的20多元,得到了蚕农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如今,淅川县湖桑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占全省桑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3万多农民走上了依靠养蚕“生金吐银”的致富道路。 程洼村支书程应奎说,在陆锡芳的指导下,村里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来源于养蚕,不少家庭还供出了大学生。 陆锡芳生前的同事们说,28年来,蚕农在生产中一遇到问题,就会打电话给陆锡芳,他总是随叫随到,并且准能把问题解决好。2006年的一天,正下着大雨,西头村一蚕农发现家里出现了病死蚕后急得团团转,急忙打电话给陆锡芳。面对蚕农的急切期盼,陆锡芳没有犹豫,冒着大雨,趟着没膝的河水硬是赶到这户蚕农家。之后,帮他查找原因,寻找治病方法。 陆锡芳爱群众胜过爱自己。荆紫关镇正乡级干部魏吉根说,1998年,陆锡芳在一次出差时因车祸而造成右腿粉碎性骨折,在南阳治疗时医生嘱咐他安心休养三个月。可他放心不下蚕农,仅仅治疗了10多天后,就架着双拐回到了淅川。一到村里,又忙着指导养蚕了。 在麻坑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张俊凤老人75岁生日那天,陆锡芳正在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得知消息后,他到附近买了二斤白糖送到家里,老人家脸上乐开了花。 义务指导蚕农,帮蚕农干活儿,免费发放药品,为困难学生捐款,热心救助患病群众,28年间,陆锡芳为民爱民的故事如滔滔丹江水,怎么也说不完。 有一种追求叫志存高远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陆锡芳爱着荆紫关,爱着这里的人民,爱着自己从事的事业。 “陆锡芳同志视事业如生命、视名利如浮云,对党的事业怀有无限忠诚,对‘三农’工作有无限深情,默默地奉献着自身的才智和力量,是我的好师长,学习的好榜样。”专程赶来参加追悼会的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袁晴超这样评价陆锡芳。 袁晴超深情地回忆说,1987年底,淅川县请陆锡芳出任科技副县长,当时县里主要负责同志相继找他谈了话,文件也印发了,但他最终没有答应。他的理由是群众养蚕的积极性刚调动起来,如果走了这儿就没人管了。1995年,唐河县邀请他担任科技副县长。组织上的安排,加上淅川县的桑蚕业也有了一定的基础,陆锡芳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淅川。当时他提出的唯一条件是要兼顾淅川,每年要回淅川指导桑蚕生产10次以上。干了不到三年,他还是放心不下桑蚕产业,再次辞去科技副县长的职务回到了淅川。他说自己不是当官的料,喜爱的事业是桑蚕,只有在农村才能发挥作用。 28年来,陆锡芳一心扑在事业上,生前最愧疚的是对不起家人。来淅川的第二年,他接连收到4封母亲病危的电报。在村民的反复劝说下,他才匆匆返回老家。在家待了4天,他放心不下桑蚕就含泪告别了母亲。谁知,这一走就成了永别。 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妻子陶宛良带着家人从太仓赶到淅川。见到遗体,便痛哭不止。“他工作认真,事业心强,安排的事不论大小一定要干好。劝他退休后回家歇一歇,可他总是说这儿离不开他,再帮带几年。”陶宛良悲伤中带着一丝责备。 由于夫妻俩终日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儿子陆松雪最终没能考上大学,直到现在还是当地的一名临时工。“虽然爸爸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少,但我从爸爸身上学会了很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我,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我理解他,没有什么埋怨的,我要像爸爸那样好好做人。” “相处淡似水,情感深似海”。抛家舍业、扎根深山的陆锡芳,内心对家人其实也有深深的爱。陶宛良说,每周他都要打电话询问她的身体,关心家里的情况,叮嘱孙女要好好上学,将来能够自食其力。每年春节回家,陆锡芳都会多干点家务活,陪着她逛逛街。哪怕是一条很便宜的项链,他也要表达自己的心意。 陆锡芳生前的同事汪金强说,陆老师生活简单,从不讲究吃穿。夏天灰白色的短袖,冬天黑色的夹克,成了他的“标准装”,很少见他买新衣服。做饭往往是煮一锅米汤,就着咸菜吃,这顿吃不完下一顿热热接着吃。 “陆老师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从不提什么要求,难能可贵。”同事孔繁明说,出差开会,陆锡芳总是坐班车去,不愿给镇里添一点麻烦。 陆锡芳逝世后的第二天,记者走进了他的办公室里,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几件东西:两把剪桑枝用的剪子、一支温度计、一台显微镜,一包蚕茧,还有一张显得陈旧的方格簇。其中的剪子已锈迹斑斑,上面还有泥土的痕迹。 办公桌的正中间,摆放着《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书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陆锡芳生前用笔做了记号。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心里装着党,装着群众,要时刻关心群众疾苦,用技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图名利,不图回报,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翻开陆锡芳的笔记本,只见扉页上工整地写着这样一段话。 熟悉陆锡芳的人都知道他爱好中国画,空余时间,闲不住的他总喜欢画些花鸟虫鱼、梅兰竹菊,并且乐意赠送给同事们。在他办公室的一角,还有一幅未画完的翠竹图静静地放在那里,上面劲竹数竿,枝干挺拔,直指云霄。可惜,它将永远不能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陆锡芳走了,在生命之火即将燃尽的最后阶段,他还在不停地奔走忙碌,痴心追逐着美好的理想,牵挂着自己挚爱的事业,为人们留下了一条永不磨灭的生命轨迹—— 5月,奔赴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地,把当地蚕区的桑枝修剪后回来亲手嫁接栽种,为建立全国桑树品种资源库做准备,以保护国家桑树品种,拯救稀有品种,防止其绝迹; 6月,就荆紫关循环农业发展向有关部门汇报,瞄准桑叶茶、桑叶菜、桑果酒等系列产品,搞桑蚕深加工,建设植桑养蚕—蚕沙养鱼肥莲—鱼粪肥塘—塘泥肥桑的生态循环农业园; 7月,赴郑州争取生物防治桑园病虫害研究课题,为全国桑蚕产业健康发展积累经验。奔走呼吁在淅川成立蚕业研究所,早日把淅川建成全国桑蚕第一县; 8月,与盛坤农业公司负责人商谈进一步扩大桑树种植规模,解决更多农民尤其是留守妇女就业问题,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陆锡芳逝世的当天上午,还在桑蚕基地查看桑园管理情况。12日上午11时多,他来到28号大棚前,同正在干活的蚕农亲切交谈,嘱咐要及时除草,并做好中秋蚕催青前的准备工作。12时08分,他突然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一下子倒在了桑蚕基地里,璀璨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陆锡芳用毕生的心血演绎一曲生命的绝唱,用满腔的热情书写了一位农业科技专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南水北调源头,在豫、鄂、陕三省交界的深山里,为世人树立了一座熠熠生辉的丰碑。 陆锡芳走了,他生前的最大愿望人们没有忘记:库区发展桑园10万亩,形成亿元产业,让更多乡亲致富。在丹江畔建一个蚕业博物馆,展示中国几千年的养蚕历史文化,让传统文化代代流传。 陆锡芳走了,真的无声地走了。淅川县委迅速出台了《在全县开展向陆锡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他学习,学习他忠于事业、踏实谋事的可贵品质;学习他严于律己、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务实创业、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淅川县社会各界纷纷表示,要以他为榜样,敬业工作,拼搏进取,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陆锡芳舍己为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淅川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淅川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淅川干部的一面旗帜,是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典范,是淅川实现水清民富、转型发展的带头人和领路人,他的功绩将与丹江同在,他永远活在淅川人民心中。 陆锡芳和他的桑蚕恋歌 他,一位四十年代江南籍大学生,却舍弃城市繁华和家庭舒适,扎根贫困山乡,撒播科技星火;他,两度辞掉科技副县长的职务,甘守清贫、淡泊,一门心思将挚爱的事业进行到底;他,面对故乡的召唤,退休时毅然将深情的目光投向相濡以沫的热土地,弹奏出“春蚕到死丝方尽”动人心扉的春蚕之歌。 在来淅川之前,就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促使陆锡芳迈动双脚,走遍了淅川的丹、灌、淇、刁、滔五大河流,总行程达1600公里,实地考察了这里的地理条件。同时了解到,淅川是全省的丝毯加工基地,每年外购生丝150吨以上。如果把蚕桑业搞起来,就能解决高价外购原料的问题。望着流金溢彩的丹江,陆锡芳和他的伙伴决心从有着植桑养蚕基础,但却异常贫困的荆紫关镇做起,一步步壮大淅川的桑蚕业。 1987年,陆锡芳同志舍弃繁华城市和舒适家庭,怀着满腔热忱和扶贫梦想来到偏远的豫西南小镇——淅川县荆紫关镇撒播科技星火。28年来,他远离故土,一心为民,扎根农村,全心全意为桑农传授种桑养蚕技术,帮助当地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28年来,他甘于清贫,潜心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提升养殖技术,探索完善了湖桑养蚕生态循环产业链,为发展生态产业、保护水源地水质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28年来,他无私忘我、敬业奉献,黑发变白发,不惑变古稀,两次辞掉副县长职务,一门心思养桑蚕,把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桑蚕事业。 陆锡芳同志是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涌现出来的严于律己的好榜样、踏实谋事的好党员、创业为民的好干部,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是践行南阳移民精神的典范。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干部忠于事业、甘于清贫、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精神风貌,他以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执着追求,帮助淅川广大群众实现了走向幸福生活的“致富梦”,为“中国梦”的实现献出了自己毕生精力。学习和弘扬陆锡芳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和市委作风建设四句话,推进水清民富县强新淅川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县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向陆锡芳同志学习活动。 向陆锡芳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忠于事业、踏实谋事的可贵品质。陆锡芳同志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政治素养,为了东桑西移,从苏州桑蚕专科学校毕业后,他便远离了气候宜人的桑蚕之乡——老家江苏太仓,只身来到河南省蚕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87年春,47岁的陆锡芳积极响应“科技兴宛”号召,告别了家人,来到淅川县荆紫关镇进行科技扶贫。面对亲朋好友的不解,面对群众对种桑养蚕的疑惑,面对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没有丝毫退意,一头扎进淅川县荆紫关这个偏远小镇,致力于他所钟爱的桑蚕事业。28年来,他视事业如生命,以桑园为家、与桑蚕为伴,埋头苦干、潜心钻研,研发出了格簇养蚕新技术,单位面积养蚕使用率是原来的5倍,蚕茧品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为了直接指导、服务群众种桑养蚕,他婉然谢绝了县里请他出任科技副县长的提议;由于时刻牵挂着淅川的桑蚕事业,在唐河担任科技副县长不到三年的他,再次辞去副县长职务,毅然返回淅川。他说:当官我是不适合,我的事业是桑蚕,在农村才能发挥作用。向陆锡芳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坚定信念,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忠诚担当、踏实谋事。 向陆锡芳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严于律己、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淅川县荆紫关镇地处丹江河畔,沿河滩涂地区适合发展桑蚕产业。为了帮助偏远地区脱贫致富,上世纪80年代,陆锡芳来到荆紫关,指导当地百姓发展桑蚕产业。因为苦于病虫害的影响,湖桑树苗不旺、蚕种品质不好,当地百姓对种桑养蚕持抵触情绪,以至于对省里来的桑蚕专家也不太愿意接纳。初到淅川荆紫关镇的陆锡芳,为了能尽快让当地百姓接受技术指导,重拾种桑养蚕的信心,他自行到河边找了一座连窗户都没有的低矮房子,吃着自己做的酸菜红薯稀饭,开始了挨家挨户的劝说和指导。感动于他的真诚与执着,几户村民答应把自家的十余亩桑园留下,按照陆锡芳的指导进行培肥、剪枝和打药。这一年,几户村民桑树长势茂盛、蚕种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收入可观。就这样,陆锡芳用自己的执着与技术打动了周围村民。第二年,荆紫关湖桑发展到了200余亩。而他为了方便照顾桑田和蚕种,一直坚守在靠近河边桑田的低矮茅屋中长达6年之久。时至今日,淅川县湖桑面积已达6万多亩,占全省桑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带动3万多农民走上了“生金吐银”的致富道路。向陆锡芳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为了事业不讲条件,追求理想不讲代价,严于修身、严于律己、甘于清贫。 向陆锡芳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陆锡芳是一个踏实的人,他把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桑蚕事业,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用自己的奉献和牺牲,实现了东桑西移,推动了桑蚕事业的有序发展。2000年,陆锡芳退休了,他的妻子早一年退休回到了江苏太仓的老家,按常理,陆锡芳这次应该回去和家人团聚安享晚年了,“单位的领导、荆紫关镇的老百姓都不让我走,希望我继续留在这里做指导。”陆锡芳再一次说服了自己,选择了留下,继续和他的桑蚕事业朝夕相伴。然而,最让陆锡芳遗憾的是,为了桑蚕事业,他没能和母亲见上最后一面,没有给儿子最好的教育。刚来淅川的第二年,他接连收到4封母亲病危的电报。回家待了4天,他放心不下淅川的桑蚕,就含泪告别了母亲。谁知,这一别竟成了永别。陆锡芳夫妇有一个儿子,夫妻两人终日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以至孩子没有考上大学,直到现在还是个临时工。“有人说我傻,要是不辞去副县长,儿子怎么会安排不了工作。别人怎么说,我不在意。可一离开桑蚕,我的心里就空荡荡的!”陆锡芳说。向陆锡芳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远把事业放到首要位置,舍己为公、无私奉献。 向陆锡芳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务实创业、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陆锡芳热爱自己的事业,更热爱着渴望脱贫致富的当地百姓。在农户忙着收麦顾不上桑树的三夏时节,他不顾高温酷暑,冒着伤热中暑的危险钻到桑园里去剪桑枝;为了引导农民科学养蚕,他自费买来器械和农药,耐心地给蚕农做技术指导;为了提高农户养蚕技能,他把桑园当家园,把蚕室当卧室,手把手教桑农剪枝、养蚕;为了及时解决蚕农遇到问题,只要一接到电话,他总是随喊随到,风雨无阻,28年从不间断。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和桑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护生态,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带领当地百姓过上小康生活,成了陆锡芳新的研究课题。在反复论证和实践的基础上,陆锡芳探索出了大棚规模养蚕、拉长产业链条、循环高效利用、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在湖桑基地建立通风条件及保温效果都好的塑料大棚养蚕室,既可养蚕又可在农闲时就地粉碎桑枝来种植木耳、香菇等,发展食用菌产业;同时积极指导引进盛坤公司打造种桑养蚕——蚕沙养鱼、肥莲——鱼粪肥塘——塘泥肥桑的循环生态链,培育桑、莲、鱼观光农业园,推动特色农业、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一体化发展。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但拓宽了当地百姓奔小康的致富门路,更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向陆锡芳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务实创业,一心为民。 县委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向陆锡芳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性,要把学习陆锡芳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省委郭书记和市委穆书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讲话精神相结合,把开展向陆锡芳同志学习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活动热潮。全县党员干部要以陆锡芳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他忠于事业、甘于清贫、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精神,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为民意识,躬身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争当“四有干部”,为建设水清民富县强新淅川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5年党员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篇三 中央组织部近日发出通知,对全国组织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作出部署。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重要遵循。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深入浅出,善用比喻,生动活泼,善于用恰当的比方揭示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感召力。纵观他的许多比喻,形象贴切,妙趣横生、脍炙人口,令人叹为观止。而“三严三实”这四个字重重地给党员干部敲醒了警钟。 “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行动准则。它是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改进作风,无疑是一剂醒脑洗心的“良方”。严字当头,从实处干起,最能体现共产党人的“认真”二字。“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严加约束,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总想突破规矩自由自在,我们拿什么取信于民、凝聚民心?从严要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观。牢记“三严”“三实”,就能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始终懂得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真正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从严格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就可以做出让百姓满意的成绩来。 “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实践证明,严师才能出高徒,严才能生威。严是改进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要求别人做到的,党员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把“四风”的势头遏制住,党员领导干部须常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严字当头,以修身增强党性,以慎行管好权力,以守纪保持形象。让“三严三实”变成每位党员的实践行为,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严守党的各项规定,就要切实做到执政为民、勇于担当。只有这样,在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成为群众的主心骨,才能获得群众信赖,才能感染和带领群众,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把我们的梦想化为现实。 “三严三实”,是突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色重要体现。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在谋实事方面,而不是用夸夸其谈的语言来点缀。没有诚信的品行,难以赢得群众的信赖,更难以创伟业、干大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是作风建设的丰富内涵,要从“实”字入手,做到蹄疾步稳,一步一个脚印把作风建设推进下去,从而取得实效。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要认清“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道理,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中去,扎扎实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树立起群众心中的“亲民”形象。 为官莫忘“严”与“实”。只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才能将他律变为自律,变外在的规则为内在的价值,真正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三严三实”的精神实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组织工作取得更大成绩,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015年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篇四 习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中产生了广泛而热烈的反响。 习总书记对领导干部“三严三实”的要求,从党性修养、道德情操、为政之要、为人准则等等方面,作出了深刻而简明的阐述。各级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从政为官,须臾不可忘记“严”和“实”。 “三严三实”互为关联,是一个统一而严密的整体。严以修身是根本,只有从价值观与信念上打造了“金刚不坏之身”,任凭“四风”及其各种变种滋扰,才能做到“我自岿然不动”。严以用权是核心,只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一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就不会背离用权的初衷,弄权谋私。严以律己是规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就不会搞特殊化,更不会放松、放纵。 有了“三严”,“三实”就有了基础和动力。习同志曾经指出,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情操的高低,体现在是否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在谋事、创业、做人上,领导干部坚持做“实”,既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 以“三实”祛虚浮,是作风建设上的对症下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思想,从思想深处、从为政之德、从履职行权、从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对照检查、提升自己,涤荡歪风邪气,树立昂扬正气。 作风建设是一项持久战,有他律,更要有自律;有制度导向,更要有价值指向。在过去两年中,中央在“他律”和“制度导向”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从点滴做起、由细节着手,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四风”的禁令,在常态工作中树立起规范;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公车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将制度的笼子编织得更紧密,这些都使作风建设有了规则做载体,有了制度为依托,不但起到了端正党风的作用,也获得了淳化民风的效果。 作风建设的要求,不仅要落实为制度,更要升华为价值。成为准则,只意味着人人遵循;成为价值观,才意味着人人信守。习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论述,正是从价值层面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谋事”“创业”“做人”囊括了今天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修身”“用权”“律己”里面有对古今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 2015年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篇七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的新要求,从价值层面对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去用心领会并努力践行。 “三严三实”互为关联,是一个统一而严密的整体。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基础和根本,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目标和核心。“三严三实”融会贯通了中国传统文化、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直指做人为政的根本,切中干事创业的要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从传统文化来看,古人在修身、用权、律己方面都不乏真知灼见,需要我们共产党人去认真汲取和总结。《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尚且做到每天三次反省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作为共产党人更应如此。管仲说“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管仲将一个人是否洁身自好、自觉修身,作为识人用人的重要依据,修身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党的优良传统看,谋事、创业、做人的“三实”则是对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精神的凝练。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邓小平说:“我看大庆讲‘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可见,“老实人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 “三严三实”为今天的共产党人树立了做人、做事新的更高标杆,涵盖了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党员干部的做人准则、行为守则和为政之道,是摈除“四风”的有力武器,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力保证。唯有严以修身,才能筑牢理想根基,才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唯有严以用权,才不会用权力来谋取私利,才不会玩权自焚以至于滑向罪恶的深渊;唯有严以律己,才能经受住各种诱惑,才不会陷入享乐和奢靡的泥潭;唯有谋事要实,才不会让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绊住手脚,才不会犯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唯有创业要实,才不会在困难和矛盾面前畏首畏尾,才能真正创造科学发展的实绩;唯有做人要实,才算真正懂得了做人的根本,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当前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却让人汗颜。他们不是严以修身,而是精神空虚,热衷于追捧西方的价值观,心里只装着自己的小九九,唯独没有装着人民群众。他们不是严以用权,而是把权力看成了手中的一张牌,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而不择手段地追逐权力、捞取私利,最终经不起权力的考验而滑向罪恶的深渊。他们不是严以律己,而是放松自我要求,放纵个人欲望,追求物质享受,生活奢靡,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他们谋事不实,习惯于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热衷于拍脑袋上项目、关起门来作规划,只会按本本办事、凭经验做事。他们创业不实,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碰到困难拖着来、遇到矛盾绕道走;报喜不报忧,掩盖问题和矛盾;工作看似落实了,实际并未落实。他们做人不实,习惯于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的处世原则,为人虚假,甚至欺上瞒下。 践行“三严三实”,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要对照党章纠言行,始终把党性修养作为永恒的课题,做到经常对照党章规定,反省自己思想上是否真正入党,是否把个人的事情看得比党的事业还重,是否把亲情友情看得比党的政策原则还重要,做到自觉修正错误言行,表里如一;要秉公用权为人民,始终牢记权力源自人民,必须用权为公,必须摆正位置,甘当公仆,自觉丢掉官老爷的习气,努力为人民掌好权,多为人民谋福利;要自律敬畏常警醒,严格自律、心怀敬畏、保持警醒,自觉接受监督,使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严把小节,从小事严起,从点滴入手,严以律己,真正筑起拒腐防变的大堤;要脚踏实地谋事创业,健全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不拍脑袋上项目,不关起门来作规划,多听取各个层面和人民群众的意见,不搞“闭门造车”,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公开征求意见,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真诚做人,踏实做事。作为经济开发区的一名干部,就要坚持从经开区实际出发,一方面要了解下情,做好调查研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另一方面要落实市委要求,按照科学划分都市功能区的定位来思考和谋划经开区的发展。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努力践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低调务实、少说多干的作风,增强“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意识,大力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精神,按照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定位,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拓宽比较坐标、延展思维视野、加强分析研判,全力打造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发展。 践行三严三实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范文 本文是小编学习三严三实的心得,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严以修身”是总书记“三严三实”中的第一名句话,可见这句话在“三严三实”中的分量是最高的,总书记说“严以修身”就是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如何做到“严以修身”?我个人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要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信念就是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要强调共产党人竖立的是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义,而不是什么其它主义,现在有的同志在党不信党,在党不信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去信奉什么资本主、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这是有些党员干部不学习,不修身造成的,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去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就是要解决这些方面的政治理想信念问题。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