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精准扶贫是化解“穷县巨贪”现象的利剑!
正文

精准扶贫是化解“穷县巨贪”现象的利剑!

——《贫困县县委书记花年财政收入的一半画了两只鸟》启示

作者:荔之

近读《贫困县县委书记花年财政收入的一半画了两只鸟》一文,细细品味,反复斟酌,对于贫困县与“穷县巨贪”那些事,悟出一些了道理,形成一些了心得,与网民一起分享。

贫困县真的很穷吗?答案是不尽然。广大网民千万不要陷入“贫困县”误区。从1986年至今,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已走过25个年头,行至今日,部分贫困县已暴露出“不愿摘帽”、“ 争当贫困县”等问题。原因何在?顶着“贫困县”这顶帽子,可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能享受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贫困县”也不愿放弃各种到手的各种补贴和优惠资源。因此,“贫县不贫” 就为“穷县巨贪”埋下了伏笔。“贫困县”改革已到攻坚克难的阶段!当下只有用“新思维”、“新观念”武装我们大脑,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步实现由县向村转移,以村为单位的扶贫开发模式,可以提高扶贫精准度。

既然“贫困县”享受了诸多国家优惠政策,“巨贪们”自然会围绕各种扶贫项目“深耕细作”,大捞特捞。其实我个人对“县里花了5000万元画了两只鸟”,这个说法是持保留意见的。应该说没有哪位领导只为“画了两只鸟”,就用去5千多万。更多的应是在实施项目建设中,“锦上添花”的画了两只鸟,整个工程用去5千多万。当然,“凤凰壁画”直接成为“德意”哥遭遇“滑铁卢”的导火索是毋庸置疑的。引申开来,贫困县委大院盖得如何如何的豪华,如此种种新闻,并不鲜见,贫困县已沦落为贪腐的又一“重灾区”。

在部分贫困县,财政局成为出钱、做帐的工具。财政部门只要稍微坚持一下原则,这个局长就会朝不保夕。建议国家认真研究一下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部门理财的积极性,地方财政不能沦为地方官员的摇钱树!

在一些贫困县政府机关,逐渐形成了一些潜规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成了“为领导服务”;“集体领导”变成“领导个人说了算”,“民主集中”的原则变为“按领导意见办”,“会议决定”变为“举手表决走形式”,“潜规则”之盛,大有“渐成气候”之势。

如何打破潜规则?谁去限制县委书记与市长之类的权力?监察不够,权责不分,一把手一言堂,甚至一手遮天!部分市县所属的各种纪检监察机构已然成为摆设。权力架构的布局再调整、再优化,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国家应当出台有效的监督制度,合理抑制官员权力,使各级官员在位时就不可产生这样那样的腐败行为,这才是治本。

实施精准扶贫,铲除贪腐土壤,尽早把权力的笼子建立起来,让媒体乃至全民监督官员的权力,才是遏制贫困县官员贪腐的不二选择。监督权力的缰绳只有牢牢拽在人民的手里,权力才不会泛滥,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才能振兴!希望各专项巡视组继续关注“贫困县”,还贫困县人民一片蓝天、白云、净土!(荔之)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2: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