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家乡味道 |
正文 | 15年11月,首次长途驱车近300公里,到风景怡人的烟台,参加老同学开均的新居落成! 开均的夫人是广西少数民族的,做得一手地道的家乡风味-油茶,味道正宗。在新家里现场展示,众人喝着油茶,说着祝福,也感慨着家乡情结。 作为四川人在外安家,总归有留念家乡的情结,同行参加的有几多老乡,或从青岛去,或是烟台老乡,言语十之八九是四川事。 四川人讲话地域性口音重,所谓川谱也大相径庭。但一桌而聚皆为老乡时,便一口地道的川话而语,要得、哥子脱口而出,更让人觉得那种亲切的家乡味道。 四川人爱吃,好吃,爱好吃,一桌人围下来,讨论得最多的当数家乡的菜肴,话语间常有口水长流之势。想起地道的猪鼻孔(学名折耳根也叫鱼腥草)从地里挖出来一洗,上盐水一泡,味道巴适;回味老家红白喜事才有的坝坝席里的一道粉蒸肉、夹沙肉,那种细腻、微甜之感实在回味。 四川人爱酒,好喝,每每都会被家人批评喝酒,但在场合上又不得不喝上几杯。酒过三杯,便开始回忆孩时记忆之中,家里长辈或碗或杯每人一口,喝完礼节性的传递下位;也有回忆首次喝醉之事,或醉或醒,大有故事。昨晚算是尽兴,我是喝完倒头便睡,幸好遇一川籍大哥保护,未在现场表演。 四川人重感情,讲泡哥义气。这点在千里之外的异乡更是明显,一桌而围,无论四川哪里、或重庆哪方,都定义为川渝老乡,其老乡感情一下子拉近。更有像开均与我,喝到动情处,便是回忆从认识到参加工作,到失去联系,到再次联系上的那种精彩过程。实际大家走到一起应该也是缘分,更注重感情而获。 四川给人感觉总是山高路远,话题里总也离不了。川籍老大哥长驻青岛20年,回忆小时候翻山越岭去赶集,来回总是要走上几个小时的,但总也不觉得累;想起首次进城经历,或转车几趟,或步行多远,或坐拖拉机,或坐船,到了小县城也以为是到了大城市。感叹于此,其实内心还是思念故乡的。 围桌而思家乡情,念念不忘家乡亲。在千里之外,吃着家乡味道的折耳根,不竟然还是怀念家乡,虽然四川历经地动山摇,但依然坚挺如初。 愿在外的四川游子,常回家乡看看,再尝一尝不变的家乡味道! 拙于2015年11月15日星期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