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于学杰:《紫禁城记忆.皇宫冬季取暖之谜》 |
正文 | 《紫禁城记忆.皇宫冬季取暖之谜》(话说北京系列节目之三十七) 作者:于学杰 今年是故宫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为了纪念故宫600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作者自2020年1月起连续推出系列中的系列(紫禁城记忆),本文是第二篇。 故宫有数千座建筑,离宫别苑也有数百处。如果仔细观察,沒有一间房顶上安置烟筒的。为什么呢?主要是怕宫中失火,所以宫中不烧煤更不烧劈柴(东北称柈子),全部烧炭。 在所有宫殿的地下都设有火道,如地下室一般,火门设在殿外,太监把烧好的炭用铁制的轱辘车推进火道,关好火道门,火道一直通往殿内暖阁,故地面就如北方的炕一般,总是热乎乎的,举座升暖。还有的殿堂地下置汤槽,灌注热水后,使地面方砖生热上达,这种水暖和现在使用暖气的原理基本相同。 此外,殿内还设有火炉和熏笼、脚炉等。熏笼、脚炉有铜质鎏金的和旴掐丝珐琅(景泰蓝)制造的,顶部透雕云龙等花纹。大的熏笼高1米多,重达数百斤,造型精美,富丽堂皇,既是生活用品,也是价值极高的艺术品,殿堂里设置了这种熏笼、火炉,尽管是严冬,室内也是温暖如春。 取暖的炉、笼,主要是烧红罗炭。烧制这种炭需要精选桂木,细心烧制,以无烟、无味、火旺、耐烧为上品,这些御用炭多产自河北省涿州、蓟州、北京通州。 宫内用炭设有专门机构,一是热火处,设八品太监首领2名,太监50名,专管安装修理火道、火炉,运送柴炭。二是柴炭处,专门负责储存、分发柴炭。这个处设八品首领太监2名,太监25名。三是烧炕处,设八品首领太监2名,太监25名,专管点火烧炕。夜间还专门设有值更看火的太监,负责调温和火种管理及防火工作。清代宫中对火种管理十分严格,因管理不善失火,均要处以极刑。 宫中用炭有数量规定:皇太后每天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资料来源《清宫历史档案》)。 (2020年2月14日写于北京)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