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不能忘却的铭记 |
正文 | 有那么一个群体,当中华民族遭受倭寇入侵、国破危亡之际,他们或刚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时值人生美好年华,有的还不及弱冠之年、或学生、或学徒、或店员、或扒地刨食的尘民。在政府“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十万青年十万军”全民抗日的呼喊声中,闻悉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大地烧杀奸淫、惨无人道、无恶不作的血腥罪恶。他们痛心疾首、摩拳擦掌、热血沸腾义无反顾地进入抗战的主流队伍,有的被政府或抓或绑糊里糊涂地成了“中国远征军”。 他们是: “弱冠系虏请长缨,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个个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他们现身中缅战区、两度远征、杀身成仁、忠勇无敌、泣血成河、尸骨成山、修筑滇缅路、转战密支那、会战同古、大捷缅甸。入缅作战,中国军伤亡1.8万余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解放缅甸土地约13万平方公里。滇西中国远征军伤亡人,歼灭日军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约3.8万平方公里。中国远征军完成了中国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缅甸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地带,又是东南亚地区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正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图片 图片 抗战胜利、风云再变,战局由外转内。 中国远征军的战士们,有的伤,有的残,有的回国再打内战,有的解甲归田,有的被遗留异国他乡,历尝人世辛难。壮举在这时凝固,历史在这时定格,关注在这时淡出。 ······ 然而,历史也会开玩笑,此段历史曾经被省略,英雄事迹不被认可, 连做公民的身份也不曾认可。存亡于死之间算事小,英煭遭否定,生者必灾难。他们不但被革了文化命,而且,常常被政治把命革得痛不欲生;牢狱之刑,批斗之苦,人格之辱即成家常便饭。 图片 图片 多少年来,他们弱势,他们相当弱势,他们没有诉求,也不敢有诉求;也没有人,少有媒体把他们;把他们的事业,把他们的事迹当作题材,制作成音像和文章诉求出来;让公众知道。 斗转星移、岁月荏苒。他们的事业已化作历史,他们的一个个个体已渐次离开人世,幸存者已是寥若晨星、耄耋之年,几近事件的活化石。 请历史不要忘记他们,请人民不要忘记他们,企求衣冠楚楚的公务官不要忘记他们,恳求人民的政府不要忘记他们! 他们是云南腾冲最后的抗战老兵。他们曾经在祖国的热土上和日本鬼子拼过刺刀,曾经在缅甸的丛林中洒过热血,他们是我们的祖辈,而今就这么默默地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他们却这样被自己曾经为之奋战过的人民所遗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忍受贫困和孤独的侵袭,甚至痛苦地挣扎在病床上。只为得到一句认同:“国家终于承认我们是抗日的了……” 此情此景,难道我们不该扪心自问,难道不该感到羞愧,难道不该思考如何帮助他们? 毕竟,老兵正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凋零…… 祈愿苍天有眼。啟封历史,抚去尘埃,弃忌政嫌,还原事实。使他们在风烛残年时,拥着用生命博得军功奖章的幸福!给予那些在民族最危难时刻,而挺起脊梁的“抗战老兵、民族英雄”以物质和精神的褒扬。而闻讯后仅以视同普通村民、居民、职工予以低保、医保的政府作为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忘记,祖国的西边有狗,南面有狼;宿敌在岛前骚扰,小丑在南海结盟,贼人在放火,强盗在觊觎。 否则,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