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燃灯者与同路人 |
正文 | 燃灯者与同路人 文/叶雷 内容摘要:《燃灯者》,就是为我们谱写了这样一幅景象。知识人高迈的风骨、超拔的心性,就如“光”一样,没有声音,但能被人看见,不能永存,却能刺激化学反应,甚至是制造新能源。燃灯者与同路人,一体两面,但我们都需明白:发光必须经过燃烧,没有焚烧,就没有光的照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师者就一定是好的师者吗?未必,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者,应该是,也必然是行者。所以,师者,不必是春蚕,不必是蜡炬,而应该是燃灯者。燃灯者,首先必须是只言片语可叫人开悟的觉者;其次,所点之灯,必须放在灯台上, 照亮一家的人,而不是只放在斗底下。“你们是世上的光”。好的师者,必是燃灯者,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一起前行,一起发光。 人文学者赵越胜的《燃灯者》一书,曾获得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现在再版,在保留原版《辅成先生》和《聊与梅花分夜永》的基础上,增补了《渎神与缺席》、《若有人兮山之阿》和《骊歌清酒忆旧时》三篇八万余字内容,除了师者,更有友者,从而使“燃灯者”的意义更加丰满,一来因为“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皆可为燃灯者”,二来因为燃灯者追求的是“光”,而不是“灯”本身,“光”没有声音却能被人看见,指引人前行。 赵越胜原本是北京“小三线”兵工厂一个开磨床的小青工,后来师从我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周辅成先生,从而走进哲学的殿堂,并沿着先生之路,成为“一个布衣中的贵族、凡人里的大师”。周辅成先生,与季羡林和任继愈并称“北大三老”,其一生追求浩然独立的人格,同其学术合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伦理学和伦理学家“知行合一”、“学命一体”的典范。当然,他也是燃灯者的典范。 周辅成先生之为燃灯者,首先在于他有自己的信仰,宏观上的信仰强调 “文化该是这一个民族所有为其理想而努力之活动力”,微观上的信仰是“做人,再做学问”,坚持“学问与精神”乃是一回事。周先生用手中“半只白粉笔和一支破笔,传播中外贤哲们的智慧”,也有其独特的方法,一切基于“独立精神是我们读书人从书中得来的最高道德”,推崇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通过开书单、点拨、聊天、辩论、领悟,为学生“推开一扇窗,它面对着蔚蓝色的海洋”。 灯一旦放于灯台,大家就都只是“世上的光”,就变成了同路人。教育是一种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师者与学生,不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没有“春蚕吐丝”、“蜡炬成灰”的苦逼与悲壮;而是在与一群学生的精神交往中、精神生活中寻找忘年知己、寻找同路前行人,无论师生,都是“春风风人自沉醉”的幸福满满。实际上,也唯有如此,教育才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而是精神文化的薪火相传。 燃灯者,可以是经典传统意义上的师者,也可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师者。“唐克兄弟在革命喧嚣中的琴声,志扬兄弟在单身牢房中的思考,顾圣婴质本洁来还洁去……”对于赵越胜来说,“都如深埋灰烬的炭火,明亮灼热”。是故,赵越胜先生在新版《燃灯者》中增补了三篇。幽僻处可有人行?你在前行,他也在前行,共同借助于灯台上所散发出来的微光,寒夜里为彼此送一点暖意,也为彼此执一点微光,迷途之时“却话巴山夜雨”,切磋一二。 燃灯,为的是发光。燃灯者,所期待的,也许就如赵越胜所说:“现代文化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贝多芬与歌德的会晤,爱因斯坦与弗洛伊德的通信”。现实世界不可能的,精神世界却是可能的。《燃灯者》,就是为我们谱写了这样一幅景象。知识人高迈的风骨、超拔的心性,就如“光”一样,没有声音,但能被人看见,不能永存,却能刺激化学反应,甚至是制造新能源。燃灯者与同路人,一体两面,但我们都需明白:发光必须经过燃烧,没有焚烧,就没有光的照耀。 【原创 文学】 作者:芙蓉秋水 2017年4月21日 18:08 亲笔 作者:芙蓉秋水,原名:叶雷,从小喜欢文学,酷爱写作,来自于世界的角落,翱翔在文学的海洋里,你听,那洁白的纸上回荡着沙沙声,诗情画意间满满的都是真诚的诉说,把爱分享给世界,把内心的情感寄托于自然,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聆听到纯真的心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