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世人》 |
正文 | 前几天一帮铁哥们喝酒,席间,一伙计直呼我名:“雨宁,你潇洒不拘形式一生,活得自如,对旁人对你的看法不管不顾,告诉我,你对曾遇到的世人怎么看?” 我哈哈一乐,说:“我老妻一生常伴,女儿优秀,无牵无挂,无欲无求,潇洒倒也使得,不拘形式却也无妨,旁人那是旁人,与我何干?但真的对遇到过的世人无看法,或者说无研究哦。” 这个是实话。 世人者,世上所有人也,就是当时的所有的人们,而从宗教角度来说,有信仰者为信徒,不信上帝的就是说是没有信仰的人为世人。那就是说三教九流各路风骚人等均在其中,今生遇人无数,我能有什么看法? 说是无看法,也不全是,至少会有你会喜欢那种类型的世人之感觉,这个倒真的是有。 这段时间,闲着无事翻《孟子》,翻着翻着脑子里突然想,哎,孟老夫子的那个贵族爹孟孙激幸亏是死的早,要不哪有断杼教子和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啊。孟母确实是伟大,早早就懂得出污泥而不染那是神仙,从而树立了那个时代的女性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而对今天的女人们,意义仍然在。 我喜欢孟母之类的女人。 记得文革初时,备受红卫兵折磨的家母曾经给11岁的我讲过孟母三迁的故事,那是因为我住的小巷陋居对面邻居就是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小偷兄弟,但我们无法三迁,也无法选择,那就只好按着自己的本性走,不与此流往来,见怪而不怪,本是世人,栖于世人,随遇而安啊,但家母的担心却时刻相伴,教子更严了。 上次到山东,想去小城市邹城一游,觉得位于鲁东的这座孟子故乡肯定是古风犹存,从图片介绍上看邹城不大,主要的风景是孟庙和孟府,那四百块历代碑刻一定极有历史厚重感,可惜,时间不予,只好作罢,而后想来颇是遗憾,现在闲得发慌,也许该开车去一趟细细品鉴了。 再回想世人中的孟母之类的女人,在现在的情况下,似乎两千年之后应该仍是在做饭之余紧盯着儿子孙子,让他乖乖的老老实实的,该玩的时候就和小朋友们放开玩,该练琴的时候就练琴,该写作业的时候就写作业,就是不能和品行不好的孩子接触。 断杼教子,孟母三迁,虽然迂腐,但不过时!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