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印象狼 |
正文 | 我小的时候,南塬上有狼,都是南山岭上流串下来的,但我没见过,只是听说。 据说,狼习有惯走的路叫狼道,村周围就有两条。一条在村北的东西路上,东边从哪来说不清,西通到我们村西的沟里。另一条有点历史,从村西的南沟到村南的狗娃圈。这狗娃圈是很早以前村民防土匪打的土窑,废弃后成了野狗的家园,才得此名。解放前,村东南有座王爷庙,庙前有一道深沟,叫走沟子。那时,人穷医疗条件差,很多早夭的孩子就被抛到走沟子,这沟就成了狼的固定餐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增加,开荒面积扩大,人进狗退,七队在狗娃圈建起了养猪场。由于饲养技术不成熟,猪死的比生的多,据说从南山岭经柳家沟流串过来的狼经常出没于此。 这些说法,我们感到很神奇,又很害怕。天黑后,娃娃们就躲在家里,听见外边有动静,就隔着门缝偷看;要是出门也是和大人们一起三五成群,绝不落单。几十年了,狗娃圈我只在白天去过一次,但我一直都没有见过塬上的狼,也不知道它长啥样。 上学后,老师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就得早起到学校早读。老师还说了,要用心学习,吃了馍之后,心就被压住了,再念书都记不住了,所以早起不能吃。孩子们上学,书包都装个蒸馍,下课后冷冷的吃一点。那时,家家都没有钟表,孩子起床的时间靠母亲听鸡叫来掌握。母亲们忙完地里的活还要做饭洗衣做家务,终日疲劳。朔月日,疲劳的母亲们往往以为天色尚早,就把孩子叫晚了;望月日,疲劳的母亲们又会以为天色大亮,就把孩子叫早了。据说有一早,我们队上的小波起得太早,要到离村上一里多外的管理站上学,结果在村口遇到了一个绿眼睛的家伙,“呼呼”地朝小波走来,小波吓得直往后退,最后瘫坐在自家门墩石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波吓得不轻,那天他没有上学。早上放学后,全村都知道了这个坏消息。 不能耽误娃儿们上学,大人们在一起商议,狼害怕火,最后家家都买了手电,又都用红布把手电头包起来,让手电发出红光,狼就不会靠近。一个队的娃娃上学时,都会把左邻右舍的娃娃一叫,互相联络,十几个孩子一起上学,才算免除了困扰,大人们也能安心劳动。 塬上到底有没有狼,老三说他见过,和狗的摸样差不多。小波碰到的是不是狼,他也说不清。反正我没见过这个狼模狗样的家伙,连一声狼嚎都没听到,但和狼有关的故事和传闻不时都会有一点。 现在,农村居住的人口遽减,加上政府提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南山岭生态恢复很快,野鸡、野鸭......悄然回归,不知印象中的狼是否也会回到自己曾经的家园?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