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风雨卢沟桥 |
正文 | 芦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这里是著名“七、七”事变的发源地。 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就是在卢沟桥打响,怀着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神圣敬意来到了饱经风雨沧桑的卢沟桥。时值盛夏,烈日当空,到卢沟桥游览观光的游客大都以学生为主。一位老师在桥东的石碑前给学生们讲:1937年7月7日夜,屯兵卢沟桥西的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城,进攻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反抗。那一声枪响,掀开了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全民抗战序幕…… 踏着历经风雨的石板,望着桥头上数不清的狮子,桥头的石狮子可谓千姿百态,造姿动感,或低头沉思,或仰天大笑,一个是伏身静卧,一个是开朗活泼,特性各不相同。最喜人的是一些玲珑可爱的小石狮子,顽皮成性,爬到大狮子的背上,咬住大狮子的颈铃,姿态喜人。桥的中央,有一本石头镌刻的石书。石书上介绍了“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它告诉前来参观的人们,这里不是什么旅游圣地,而是中国全面抗日战争长卷的扉页,是日寇铁蹄踏上卢沟桥侵略中国的铁证,提醒中国人民勿忘国耻的警钟。 卢沟桥的桥面的石条上,凹凸不平,一个小女孩,挣脱父母的怀抱,在桥面上狂奔。和平年代里,卢沟桥就是一幅和平画卷,她即承载了历史的屈辱与沧桑,又见证了和平的金贵。 卢沟桥除石狮子名闻遐迩之外,桥头上一座盘龙碑亭里的一块镌刻着清乾隆帝御书“卢沟晓月”的大石碑。古时候,汉、唐时人们离别京城长安,送行的人都要送至灞桥,折柳赠别。金、元、明、清定都北京,送客出城,送至卢沟桥,小住一夜,次晨起程过桥,所以后来才有了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说法。无缘在卢沟桥小住,体验不到卢沟晓月之美,在卢沟桥上,更多的感悟是 半个多世纪前发生在这里的许多令人回肠荡气、潸然泪下的故事,感悟到29军弟兄们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豪迈壮举。如今,日本的右翼反华势力在日本蠢蠢欲动,值得关注的动向是,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正在抬头。东京都知事石源慎太郎日前高呼,“日本如果拥有核武的话,就不必惧怕中国了。钓鱼岛事件折射出的日本右翼势力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日本右翼势力三大阵营不仅会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搅事生非,制造麻烦,他们还会在靖国神社参拜、篡改历史教科书等许多个问题上与中国为敌。失落的二十年,让日本社会跌进挫折郁闷、躁动不安的深渊,右翼势力极端的意识形态像弥漫的瘴气在渐渐吞噬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国人应该对此有警惕意识,有忧患意识,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 时值抗战爆发79周年,硝烟虽散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首歌常的好: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财狼来了,迎接它的是猎枪,如今,岂能只是猎枪,还有更为先进的武器。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