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古稀老翁“闹”元宵 |
正文 | 古稀老翁“闹”元宵 民间不是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吗?这个“闹”字多喜庆啊!好嘞,七旬愚叟我也想来凑凑热闹,不揣浅陋,聊几句有关元宵节的事儿;“闹”得不周之处,敬请匡正。 天文的“元宵”。据天文学家介绍,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个“朔望月”(农历),以一个月中月亮最圆的那天称为“望日”。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近则快,远则慢,所以每个月“望日”的时间就有所不同,从农历十四至十七皆有“望日”,然十五、十六者多也。今年(农历猴年)正月便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谓正月十五为“元宵”。 寄托美好愿望的“元宵节”。“在古人的心目中,月圆象征着吉祥,而“上元”是第一个“望日”,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明月之夜,所以人们于此时祈愿吉祥平安,幸福圆满,“元宵”便逐渐形成了一个节日。我以为,这应该是深植于民众之中的最基础性的动因。 始于西汉文帝时代的“元宵节”。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执政,危及汉室。齐王刘襄、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诛吕平乱,迎立文帝(刘恒),恰逢正月十五,遂将是日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处处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成为“普天同庆”的元宵节。到汉武帝时,又将“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经把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起于东汉明帝时期的“灯节”。“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据说东汉明帝因梦见金人,派遣使者去西域迎回佛像,于是在元宵“燃灯表佛”,亦令民间挂灯,从此便形成元宵燃灯、观灯的习俗。另一说法,元宵燃灯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主管上、中、下三元者分别为天、地、人三官,而天官喜乐,故上元要燃灯逢迎之。不管是啥说法吧,这习俗是一直流传下来了。唐玄宗时,将赏灯的时间从元宵一夜改为三夜,北宋延长为五夜,南宋添为六夜,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曾有连续张灯十夜的纪录。除了赏灯之外,后代又陆续创造出放烟火、舞龙灯、猜灯谜、吃元宵(汤圆、灯圆)等节庆形式。 全民性的“闹元宵”。除夕和元旦(大年初一)主要是家庭或家族团聚,而到了元宵节,男女老幼几乎倾城而动,就连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这夜也被“恩准”出来夜游观灯。人们喜气洋洋,人流摩肩接踵;或赏月观灯,或品味元宵美食,还有青年男女约寻意中人,煞是热闹,形成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民俗。 诗意的“上元夜”。元宵盛景令历代文人雅士诗兴大发,吟哦出许多优美的元宵诗词。从诗的鼎盛时期唐代,一直到最后一个清帝国,譬如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白居易的《正月十五夜月》、王安石的《上元戏呈贡文》、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唐寅的《元宵》、黄景仁的《酒后偕步灯市》……此类诗章枚不胜举。而最有名的是大家都会背诵的两首词,即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些名篇的最大特点是情景交融——情,是生民之情;景,乃众生之景。这也从一个侧面再次说明,前文提及的那几个各朝皇帝,不管他是谁,不管他们与元宵节能扯上多少关系, “元宵文化”同其他所有文化一样,归根结底,都是世世代代老百姓创造、丰富、发展、流传至今的。 写于丙申年正月十一日2016-2-:00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