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妙手回春看我手下功夫
正文

妙手回春 看我手下功夫

中医推拿,俗称按摩,它是医者运用各种手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之一种物理疗法。

古代按摩与导引是治疗骨关节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手段。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当时民间医生扁鹊运用按摩、针炙,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虢太子。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其中就有按摩可以治疗痹症、痿症、口眼歪斜和胃痛等多种疾病的记载,如《素问·血气形志篇》中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指出了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人体某个部位就会出现麻痹不仁的症状,在治疗上宜用按摩手法。《黄帝内经》中还介绍了有关按摩的工具,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说:“员铖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提铖者,锋如黍栗之锐,主按脉勿陷,以其致气。”“员针”、“提针”是两种 按摩工具,可见那时按摩和针炙的关系较为密切,常常结合使用。可以说《黄帝内经》和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歧伯按摩十卷》确立了按摩在祖国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一书,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书中指出“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说明手法治疗早在伤科疾患中占有重要位置,伤科手法已日渐成熟。该书对推拿的适应症和治疗作用也有详细的论述,如“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严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单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书中所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可以说是按摩手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宗旨。

按摩手法,一般要求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作为一种外治法范畴的传统绿色自然疗法,已被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医者仁心,妙手回春。又是各种手法运用娴熟之前提和保障。笔者祖父早年多用中医按摩和针灸为附近村落百姓解除痛苦,其五花八门的治疗手法至今历历在目。祖父说过,医者父母心,心正法也正。法是人变出来的。心法为上是根本。越是高层次按摩,越是注重修心。这样从手上发出来的力,才有亲和、渗透和漫延的神奇治疗效果。这种力量才是治病所需要的正能量,即人体调节机体生理、病理变化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之目的所需要的正气。

幼时仅是好奇,真正使用按摩手法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才知理中之精妙。同样的病,同样的手法,医者出来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医者常常为之苦恼,患者不免内心焦急、疑窦重重。笔者以为,心法中的意念疗法没有跟上。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从事按摩行业者,当心下细思之。辩证法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过来作用于物质。可以说在按摩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医有句话,一针二灸三用药。仿佛成了中医治病的铁定戒律,患者推门进诊室,当下就给人一个下马威。依笔者看,治病当因人而宜,因症而异,多一个思路就多一种方法多一分保障。按摩当为治疗之首要,特别是亚健康的人群之首选。尤其是中西医治起来感到费时、费力、费钱的各种慢性病,运用按摩治疗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治疗奇效。只要人体经络搞不错,记住关键穴位,配穴时,懂得随机加减,灵活应用就行。

理通法自通,手法就像拳路千变万化。其实,每位医者的手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关键还是对患者病机分析透了,那个手法不重要,手摸心会是关键,手法有无数种,都是从伤科八法中演变而来,就看你的思路。无论学什么,把握思路很重要。当年笔者追求了那么久手法,回过头来再看,起初的深不可测,现在越看越明朗。看了那么多书,细想还不就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点破了窗户纸就什么都明白了!中医就是如此朴素而又有内涵!用医者之手检查病情,是必须手感到位,只要诊断清楚了,手感到位,发什么力都可以,比如正骨,复位完了,再去摸骨正即可。同样一个骨节错位,通过松解组织,用经过训练的两耳反听之听力,结合混元二十四式太极的粘劲、缠劲和整劲,利用柔中带刚的力道,咔擦复位,达到理筋舒络止痛的目的。其实,骨正了,大部分的筋过两天自然就柔顺了,这也是民间医家常讲的骨正后筋自柔,除个别的需要分筋理筋外。所以说同样是一句骨正筋柔,有太多的理解,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筋柔才能骨正,也可以理解成筋骨同步才能保证效果。可谓互为关联,相得益彰。理解不同,手法的概念就不同。妙手空空,看我手下工夫,即是神化之妙用也。

国宝 “中医”不成气候,主要是“门槛害死人,门户之见害死人”。说到手法,笔者以为,能把各家手法的长处融合成一体,自成一家,符合中医整体观,不违科学就是好手法。还是心正为上,尽管有些道理还说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用临床的话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才是好东西。传统中医正骨理筋是国粹,就像针灸京剧国画一样,基本功很重要,手法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体观念考虑问题,诊断明确才能辨证论治。还是那句话,把传统意义的中医推拿发扬光大,造福我们的衣食父母,增强国人的获得感,向世界展示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才是我们每个医者的美丽梦想!

推拿手法是崇尚自然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手法应用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而要达到如此程度,学习之人必先刻苦练习,才能由生而熟,进而熟能生巧,久之必可得心应手,手到病除。如何方能掌握手法的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要求呢?那就要牢记操作要领,仔细观摩,认真揣摩,勤加练习,别无它法。

现在发行的各类版本的书多了,练习之前要认真阅读理解有关手法的操作要领,并牢记以下几个注意点:何手法,什么部位为接触点,何处放松,哪里发力,力量如何作用于被施术部位,肢体采用何种运动形式。值得一提的是,何处放松是指操作者和被施术者的两方面的放松。操作者要知道自己及被施术者身体什么部位应该放松,放松到什么程度?接触点要松,松并不是无力,不是不用力,松是指内环境的松,是松而不懈的松,只有接触点放松,才能不生硬,才能使患者感觉到舒服,被施术者才能不紧张,由此才能达到柔和,习练太极的人多有体会。身体不用力的地方放松,才能防止力的无为消耗,才能达到持久;被施术者的放松有利于施术者体察伤病部位,体察力量深透的程度,如此能迅速缓解病情,尤其在被动关节类手法里,被施术者放松更有利于关节的被动活动,往往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哪里发力,力量如何作用于被施术部位?是指在实际操作中,施术者的力量是从何处发出的,这个力量在身体其它部位放松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有效的作用于被施术部位。只有这样,方能达到有力,另一方面,这么发力也是对操作者自身的保护,避免发力过程中的不正确现象发生。诚然,随着手法操作日久,沿力的作用线方向操作者的肌肉和骨质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但发力及操作不当则会引发操作者肌肉和关节的损伤,会引发局部畸形和疼痛。另外,肢体采用何种运动形式,不同的运动形式是表现不同手法的关键,包括肢体运动的姿态、方向、角度、时间、频率,也是完成力量传递的必须形式。主要靠自己感悟,通过观察、学习,在内心中对所有手法要求的要素进行分析、模仿;同时在人体上一遍一遍的复制正确的手法,直到心领神会,运用自如。练习的时候,有必要借助沙袋,棉团等简单器械,这样作,一方面可以体会手感,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力度。其实,手法一方面要巧,另一方面也需要力,所以在练习时必要的体能训练是必须的。基础功就是要把自身的筋骨、关节松开,特别是手腕,届时方能一变应万变,触类旁通。简单的是最好的,自己是自己的医生,千手观音就是自己!

按摩过程,也是医者锻炼自己的途径。为患者全身心解除痛苦,实际就是在保健自己、拯救自己。按摩时,适当为患者涂上中药制成的膏剂,这样既可防止患者表皮破损,又可增加疗效。中医推拿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思维、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国人当自强,弘扬中医推拿彰显的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原雪瑞)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4: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