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林可:“中国式减贫”尽的是担当之责 |
正文 | 6月13日,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代表140多个国家,发表了题为“共同努力消除贫困,促进和保护人权”的联合声明。代表这么多国家在联合国会议上就减贫问题发言,充分说明中国减贫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6月14日 中国新闻网)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大家共同的奋斗目标,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些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对农村“反哺”,投入建设、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使7亿多农村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对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赢来了广泛赞誉。 优异的成绩背后,往往是艰辛的付出,甚至是超过常人的努力。7亿多农村人口减贫,带来强烈的震憾,前提是中国的贫困基数大、总量多,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脱贫攻坚,尤其是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体系,实行了“不脱贫不脱钩”的帮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亲自谋划施策,广大党员干部下沉农村“一对一”帮扶。其间挥洒了多少勤劳的汗水,流了多少辛酸的泪水,演绎多少动人的情节,让人难以忘怀。 这既是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更是对人民承诺的兑现,尽担当之责,体现了党和政府的诚信与责任感、人民之间的互助友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依托中国国情进行的科学选择,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大家不懈奋斗的目标。 扛起了责任,内心才有动力,行动才有方向,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以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由此拉开了脱贫攻坚的序幕。在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之下,2015年减贫1442万人,2016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预计2017年也将有1000多万人顺利脱贫。连串的成绩,凝聚了全体人民坚定的脱贫决心、聪明的智慧,以及不脱贫不罢休的顽强斗志。 脱贫攻坚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停留在表面功夫不动真格,只图眼前短期效益不顾长久,不仅使贫困群众难以增收致富,脱贫希望渺茫,即使脱贫后也容易返贫,重新进入贫困的队伍。唯有党和政府主动扛起责任,党员干部带头帮扶,引领示范,带着贫困群众一起干,在脱贫路上才会越走越顺利,离成功越来越近。要在2020年全面脱贫共进小康,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基于此,脱贫工作还需再接再励,乘胜追击!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