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丽江,那些柔软时光之外的邂逅 |
正文 | 【壹】玉龙雪山和蓝月谷 山,站在四千多米的高度,与天为邻,因雪白头。 有了蓝天的映衬,山中似有银龙飞舞。有“龙”的山,才叫玉龙雪山。 谷,卧在玉龙雪山下,与山相偎,为水而蓝。 淙淙的溪水从雪山深处而来,汇成“月亮”状嵌在山谷。有“月亮”的谷,才叫蓝月谷。 一座茅屋立在溪水旁,秋草萋萋,白雾茫茫。 其实,没有多少人是为寻梦而来的。来寻找什么,恐怕自己也说不清。我问过同去的伙伴,她一脸茫然,说,山很美,水很蓝,剩下的是脚步匆匆。 我猜,她因为没有看到玉龙在雪山盘旋飞舞;没有看到月亮浸在水里的长发,也就没有缘分看到这里的灵气了。 可是,我心中的画面怎么这么美呢?像天上的云同时展开,近乎无穷。 白皑皑的雪山是伟岸的男子,弯弯的蓝月谷是美丽的女子。柔和的风儿从雪山一侧吹起,在蓝月谷里穿行。散不开的山茶花在轻轻摇曳,一朵在风里歌舞,一朵正与蔓生的枝条厮磨。水边,鸟儿的清唱,唱开了女子裙子上的花朵。那男子折一管芦苇,只为她一个人吹唱,唱到天荒地老---- 虽是一场熟悉的感动,但轻灵的点缀,娴静的述说,让我因此读懂了雪山,读懂了蓝月谷。 原来,你来不来,见不见,情都在。 说好了要高兴离开的 可,还是湿了眼角. 【 贰 】 洱海和洋人街 洱海和洋人街不在丽江,路过大理时,便邂逅了。 它们的名字很特别,有很浓的地边气息。 蓝天把大理染成了一幅画,洱海便是画中不可缺少的那笔浓彩。站在岸边,景色美得让我不知所措“山则苍笼叠翠,海则半月拖蓝” 洱海,是千里群山中的一块美玉。 洋人街与洱海相邻。青灰色的石板路上,那深深浅浅的脚印仿佛昨天才留下。一座座白族特有的房屋,在蓝天下像一首首韵致的抒情诗,那一刻,正有白云漫过。 岁月沉淀,能让人产生时光的感动。 洱海正轻轻荡漾,仿佛在讲述时光深处那些与老街抹不开的往事。洋人街流动着人群,也流动着酒的沉香,心便跟着欢乐起来。 走进街角,与几位朋友一起对饮。没有寒暄,也没有太多的礼节,酒杯一碰,把豪情灌进了洱海,也留给了这条街。 我不知道,百年前,洱海曾经为谁荡漾过;也猜不透,这条街繁华的时候,又是谁坐在这里。 但我知道,民风深入了骨髓,即使时光逝去,灵魂也会在大街上流动。 的确,来大理不到三小时,却烙下了一生的念想。 再见洱海,再见洋人街。 留一张影,恰似 你把我留下了,我也把你带走了。 【叁】纳西族与纳西族汉子 循着一轮月亮,我们住在了丽江城里。 身后的雪山已被高高地挂在了天上,俊俏的丽江把古城轻轻地揽在怀里,一起融入了夜。 一年又一年,金沙江与雪山气血相连又彼此思念,养育了这里的人们。而它的子民们在悠扬的的“阿哩哩”歌声中,把单调的日子弹奏成清贫又自由的音符,一直唱到了现代文明。 看了一场令人震撼的《丽江印象》演出,了解了一个民族。 这是古代羌人向南迁徒的一个支系。来源于古代髦人的一个部落名。在亿万年的时光流淌里,这里曾是一片亘古的冰上荒原,四面环水的腹地。 但纳西族人并没有让她与世隔绝。 马蹄声声,踏破茶马古道,成就了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泸沽湖畔,一幢幢木楞房不但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纳西族人,今天还作为其独特的旅游风景,继续为后代默默奉献着。而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以及那些与其朝夕相处的生灵。都被聪明的纳西人尽情收揽在怀中,与古城串联在一起,像一首首田园诗,吟唱在四季生机勃勃。 这是个多么神奇和令人敬仰的民族啊! 我注意到这位纳西族汉子好久了,他是位导游。 对于他的民族他如数家珍,从他黑黑的脸庞里,我看到了纳西族人火一样的性格和身影。 他说,他的祖辈在茶马道上是何等地艰辛,他的父母又如何一边摇着小船一边流着泪养育他们兄弟几人。他们一家也曾远走他乡把思念演绎成了乡愁。一直到解放后才落叶归根---。 我们静静地听着,心却随着他的讲述而澎湃。 他继而轻轻一笑,说,现在纳西族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在丽江古城,他开了一个“兄弟客栈”希望有缘人能再相聚,他会用纳西族的歌声和舞蹈来招待大家。 知道我会写文章,他邀请我说,希望我写的文章能出现在他客栈的墙上,定会好好珍藏。 俊朗的汉子,真诚的邀请,让大家对他有了一丝不舍。 回到家已有多日。 夜晚,推开虚掩的窗,凉风夹杂着雨丝扑面而来 远处的灯光已寥寥无几,我居住的城市已枕着大海的波涛熟睡了。 可我的大脑却一直清醒并飞转着。有大理的洱海和洋人街;有丽江的雪山和古城。还有一份来自心灵深处淡淡的,美丽的牵挂--- 文/纤纤柳絮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