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团队”——读《三国志》“十一镇诸侯讨董卓”片段随感 |
正文 |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东汉末年,权臣董卓祸乱汉室,初平元年正月,曹操、袁绍等十一镇诸侯起义兵推袁绍为盟主,剿董卓、勤王室,声势十分浩大,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的话,共是十七镇诸侯,场面更盛。但是结局却是“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迁延日久,只是热闹了一阵,不用董卓来打就自行散场了。直等到一年后,王允、貂蝉父女二人用计离间董卓、吕布,最终剿杀董卓。这段历史让重新审视了“团队”这个词。 “团队”这个词成在中国成为一个热门的术语,大概是因为西方的“管理学”在中国的盛行,以至于很多人看似很讲团队精神的张口闭口都是“团队”、“合作”之类,做什么事,不管需要不需要,总要拉上几个人。甚至要是看到一个人独立性强些,便觉得这个人是不懂“团队”,没有“团队”精神的。“团队”、“团队”,字面言之,“能团结到一起的队伍”。不是人多了就叫团队,志不同道不合,人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没有任何的凝聚力、向心力,人再多,还是一盘散沙,不能成事。十一路义兵十余万人讨伐董卓,如果当初这些人真的组成了一个有效的团队,有几个董卓灭不了!各怀异志,高谈阔论,一场吹嘘,一场热闹,一事无成,还内讧内伤。王允、貂蝉,一个老迈文人,一个年少弱女,二人一个矢志尽忠,一个矢志报恩尽孝尽义,结果策反吕布,灭了董卓。所以说,“兵贵精,而不在多”,人多未必力量大,团结才是力量(不管这个力量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很多时候,人多只是喝酒、闲聊的时候热闹些,打牌的时候更容易凑成桌,至于做事,未必更容易成功。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