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太平盛世忆过年 |
正文 | 太平盛世忆过年 “红梅知春早,松柏认岁寒,江山增润色,牛年艳春光”。 随着浓浓春意的降临,牛年的新年又将金牛奔盛世,紫燕舞新春、隆重又热闹、时尚又闪亮的登场。这是我们民族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 说过年,笔者感慨万千,不禁想到旧时的鲁镇,鲁迅笔下的《祝福》,描述得惟妙惟肖,那时的过年,真是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时的社会豪门过年山珍海味、花天酒地,寒门过年愁长愁短,过年难,难过年,有的真得过不了年而冻死在街头。这是鲁迅笔下人间过年天壤之别的真实写照。从古到今对过年有句流行语:“过年难,年年过”,那是穷苦百姓对过年的喜愁交加,喜的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去旧符换新符,万象更新,期盼新年大吉,新年吉祥。愁的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如何给孩子添新衣服,大年三十“黄世仁”又来逼债,这个年如何过?可见得那时的过年是如何艰难。 过年,最高兴、最期盼的自然是天真烂漫的孩子。都说穷人的孩子盼过年,此话一点也不假,因为过年了孩子们有新衣服穿、有美味佳肴吃、有鞭炮烟火玩。然而我小时候家庭生活异常困难,母亲常年生病,家还有年幼的五个孩子每天要张口吃饭,父亲长年累月的累死累活的干,还是病贫交加,无法维持全家老少的温饱。当然一年一度的春节,为了让孩子们高兴,父母千方百计会卖几斤猪肉,几条鲫鱼,改善一下伙食,快快乐乐的过新年。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鱼肉晕菜舍不得吃,尽量让孩子们多吃一点。不过,过了初一,孩子们吃荤菜也得计划供应,每碗饭只能吃一块肉,因为穷人也有穷亲戚上门,这些晕菜摆在台上可以荣耀场面,有了好酒好菜,就能更好地增进亲戚之间的亲情,同时为过年增加浓浓的新年的喜庆氛围。记得小时候,人家的小孩有新衣服穿,而我们几位小孩,仅仅是,由母亲辛辛苦苦,千针万线自己制作的,给孩子们最珍贵的新年礼物便是一人一双新棉鞋。尽管这样,在大年夜,母亲叫孩子们试穿,孩子们有新鞋穿个个高兴得喜笑颜开。当夜,我和大妹穿了新鞋兴奋得鞋子不离脚,晚上睡觉也舍不得脱掉,穿了新鞋美滋滋睡到天亮。一早我和大妹东街到西街满街欢奔。还逢人有意把脚抬得高高的,炫耀自己有了一双新棉鞋。 八十年代末,是计划经济、物资严重匮乏的时代。居民每月供应二两豆制品,欢度春节增加到半斤豆制品。我许多同事都离单位都有几十公里,回家带半斤豆制品非要跑几里路到洛社镇排队卖,又要路远迢迢带回去,太不合算。同事们索性做个人情,纷纷把豆制券赠送给我,我来者不拒。有这样的好运,心里也乐滋滋的。那天大年夜我拎了五六斤豆制品兴冲冲回家,我老婆一看到这么多的豆制品,高兴得合不上嘴,很自豪的说:“这个年过得最丰盛,邻居乡亲都比不上我们”。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春光骀荡,国步龙腾。人随春意泰,年共晓光新。人们的过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过年的文化品位也在攀升,人们不是单纯穿件新衣服,吃顿丰盛的年夜饭,而是讲究的文化娱乐品位,讲究的过年的热烈氛围,讲究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幸福。我们去年过年领略了时尚的过年愉快和幸福。我们的年夜饭上了洛社的一家宾馆,那里已完全披上节日的盛装,大红灯笼高高挂,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让人百看不厌。一副端正大方的隶体的喜庆春联是最吸引人们的眼球:“载歌载舞辞旧岁,笑饮畅怀迎新年”。此时音乐悠扬轻松,人们频频举杯,欢声笑语,我们真正领略到春节的喜庆和快乐,更闻到新年的龙腾虎跃、春意盎然、浓浓春意的气息。时而传来悦耳的手机铃声,打开手机远方的表哥在视频中一脸春光,送来新年的祝福!给我们全家拜个早年!这是现代文明的手机拜年。又有手机铃响了,噢,这是短信拜年,无锡的姐姐发来的:“喜辞旧岁,笑迎新春,万事如意,四季平安”。 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老年人体协通讯员李立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