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对牛弹琴”说起 |
正文 | 一日,看到一个谜面为“对牛弹琴”,打一电影名,谜底为“丑闻”。“丑闻”,讲述了一位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与其少年时期的暗恋对象之间的一段离奇凄美的爱情故事。目前,正在韩国热播。 再说“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之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人,不是神仙,哪能全晓。找到了谈得来的伙伴便成了知音,谈不来,就用一句“对牛弹琴”,拂袖而去。 想当年,战国时期公明仪曾为牛弹奏一曲《清角》,而牛只顾吃草并不理会。不是牛没听见,而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聪明的公明仪换了一曲,当弹奏出一群蚊虻嗡嗡声时,牛摇动了尾巴;当弹奏到一只孤独的小牛在哞哞叫时,牛竖起了耳朵,且不安地小步来回走动……当“对牛弹琴”牛不懂时,不是牛不聪明,而是人们用错了曲调。目前据科学研究,对着奶牛弹奏乐曲,奶牛会多产奶。人们将乐曲合理地运用,这才是“对牛弹琴”的真正意义所在。 牛,是天庭神物。当年因不小心撒了一筐草籽散落人间,致使人间遍地荒芜,颗粒无收,百姓饿死,玉帝便贬牛下凡,为人们耕田拉车,且每天吃草,帮农夫锄草。 牛一直悔恨着,所以当夜深人静之时,牛为自己生活清贫,为自己所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而叹息着。 牛在人们眼里,是个“吃苦耐劳”的好伙伴,余秋雨先生曾说:“农耕文明的标志性劳动力之一就是耕牛”。而牛是由野牛驯化而来,它的力量与倔强也是在动物界数一数二的,清朝曹寅有“丹黄横扫八十一,万夫谁敌此牛力”之描写。牛,又是财富的象征,股市若遇“牛市”,那股民就是拍手称快了。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对牛的尊敬程度和风俗大有不同。仡佬族在农历十月初一,称为“牛王节”、“牛神节”;侗族六月初六为“洗牛节”,这表明春耕已经结束;布依族在农历四月初八日,让辛勤的牛休息一天,这一天为“牛贺岁”,而布依族在亲人去死时,却要屠牛。我小时候曾在农村生活过,亲眼见过杀牛场面,几位壮汉将牛四脚绑定在四根柱子上,这时牛的眼泪流了下来,而屠夫却不顾此景,将尖刀直接剌向牛的喉咙,血喷溅而出。那天晚上我发了烧,从此再也不敢去看了,也许这就是女孩子胆小吧,但苗族的姑娘貌似胆大,男女定婚后,姑娘将喂养大的黄牛牵来,一刀砍下牛尾,此时有男孩抢下,这就是“抢牛尾”的婚姻习俗,也许那里的姑娘胆小也不行,总得要嫁吧…… 牛不但能耕田,而且还能打仗,一般来说,打仗用的是马,而著名的“火牛阵”算是精典了。战国末年,燕军一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而这时,齐将田单收集了一千多头牛,每头牛的犄角上都捆绑着尖刀,牛尾拴上草,浇上油,然后点燃牛尾上的草……无疑,这“火牛阵”使燕兵大部分都伤了命。当然“火牛阵”的代价也不小,毕竟是一千多头牛呀,这战争是残酷的,牛成了牺牲品了。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之人。鲁迅先生本人就是“孺子牛”,是中国人民的榜样。 牛,是人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之,“对牛弹琴”要尽量弹奏一些牛爱听的曲调。而我们平日里,人与人的相处,也要尽量识人,找到知音,使生命,多一份灿烂。让岁月在一份静好中演奏出如诗如歌的乐曲,使世间更为美丽。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