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活着 |
正文 | 活着 相逢易,离别苦,昨日笑颜今朝无,只影在何处。帝王功绩今何在, 换得青山遍地塚。清明时,一杯酒,千言万语道不尽,情到深处泪湿襟, 思念向谁诉......。 爷爷还活着的时候,每一年我都会回家看看他老人家,跟爷爷聊聊天,说说话。他喜欢跟我讲一些他年青时候的故事, 讲他当年过着穷苦的日子。 每当爷爷讲起当年的事情来,那种兴奋,那种回头往事的时候,仿佛带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戏剧里。爷爷一生做过很多种职业,当过 小官,在山场里做过山货,会制土炮,但最值得自豪的算是他的医术,爷爷擅长草药,尤其是医治蛇毒,他救过很多人,每一次都是那么惊险。有的人哪怕是晚了几分钟,可能都回天乏术了,每次他讲的时候,我都静静的听着。爷爷有很重的气喘,讲到深情兴奋之处,沙哑的声音,让我每次听完都特别有感触。 总觉得他似乎回到了从前,当回头看到我的眼神,却显得十分高兴。 那一年爷爷看上去身体已经没有往年那么健康,而且稍瘦了些许。老人一瘦就显得皮肤松弛,行动缓慢,天气好的时候, 晒热了想站起来也需要人扶一把。母亲说瘦一点倒没什么,老人本身也吃得少,最主要是健忘。 爷爷晚年的时候,就很健忘。前一秒说过的事后一秒可能就会重复的问到,而母亲也会重复的回答他几次, 每回答一次,爷爷总是会笑着说:”哦,我忘了“。而那种笑容很憨厚 那一天快到晌午时分,爷爷就叫我把他扶起来说:“早饭还没吃呢?扶我起来吃点稀饭”。母亲听到连忙从厨房出来说: “刚吃过的早饭嘞,你就忘了,你吃了一碗稀饭,母亲也吃了一碗!” 就连我儿子也从厨房跑出来说:“太公,你还吃了我一个蛋呢?” 奶奶在旁边也笑着说:”脑子越来越不会记东西了,人老了,你说还有啥用。“ 爷爷在一旁乐了:“呵呵,你这样一说,好像还真是吃过了”, 他又不想承认自己老了,“咋没用,谁说我老了,我是真的饿了嘛,老人,老人有这么快消化的莫”。 那时候儿子还小,也就只会说一些简单的话,喊着爸爸,妈妈,爷爷的称呼。爷爷最喜欢逗着儿子玩,叫一句太公, 给一个糖果,或是给一个包子。有时候儿子不叫,爷爷给他两个。儿子笑了,立马就叫了,爷爷偷偷的吃掉一个,然后 接着说:“你看又变成一个了”。儿子一看,还以为爷爷会变魔术,赖着爷爷继续跟他玩,爷爷呵呵的大笑,这一幕我看得很真切。 有时候爷爷也不知道自己一天要吃几餐,总之,他只要饿了想吃,母亲就会准备点东西给他垫垫饥。有一次刚好碰到村里来卖包子的,还掺杂着一些烧烤,肉串,馒头类的小吃,一路去吆喝。 “老人家,饿了就吃包子哦,刚做的,热乎松软”。爷爷一听,似乎感觉更饿了,赶紧从自己衣服里底层,拿出好几张百无大钞。我在一旁边连忙说到:“爷爷,我这有零钱”。当时买了十个,给了爷爷两个 ,分给了小朋友,爷爷拿过来,就大口大口的吃,奶奶细嚼慢咽吃着,一看爷爷狼吞虎咽的样子,“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爷爷生气的说道:“你不是就抢去了一个?” 奶奶笑着说:“你不是吃了两个,还不够?刚吃完的早饭啊,你这老头!!” 爷爷吃完两个,舔了舔手指:“这老徐做的包子,今天特别的好吃,是我真的饿了?还是味道变了?” 奶奶咯咯的笑着:“你啊,真是老了” "吃个包子,咋还老了”。 "说你老了,就是老了,还不服气,那不是老徐,这是村头的老刘,你啊,真是老了" 我一看爷爷还没有吃饱,看着奶奶与爷爷逗嘴,心里乐得暗暗发笑,到村口又买了十个包子,一下子给了爷爷 五个,爷爷看着一堆的包子,笑得乐开了花,把包子拿到眼前,连忙摆手道:“够了,够了,呵呵,这也太多了” 爷爷拿了一个给奶奶,笑着说:“给你一个,别说我老哦”。奶奶拿着包子,咬了一口,指着爷爷说道:“算你还有良心,还知道给我一个,这下就不说你了,你个死老头”。爷爷没回她,生怕包子被人抢着,笑笑的边点着边吃包子。 那一次是我最后看到爷爷开心的笑,看到他们逗嘴,我心里也别提多开心了。 没过多久,爷爷去世了,爷爷去世得很突然,听家人说头一天看着精神还不错,第二天就突然间不行。我还在杭州的时候,听到这个噩耗,瞬间就哭得稀里哗啦,眼前的一幕幕就像昨天发生后样,那个笑容,那个逗嘴的经过,每次想起来,忍不住想笑,笑完之后,又忍不住 的流下眼泪。 思念,像湍流的洪水一样冲破堤坝,涌上心头。 爷爷走后的那两年,奶奶一个人过,身体越来越瘦了,而且病也越来越重,奶奶本来个子就小,又瘦。有时候 看着,脸上的肌肉根本就看不清,反倒是脸颊下垂,显得 有点浮肿,苍白。尽管院子里的阳光一样温暖,尽管包子一样 可口,可奶奶从来没有吃过一个完整的包子了,有时候坐在那里,直直的看着前方,愣愣的发呆,一坐就是一晌午。 奶奶虽然老了,可记性却比爷爷好,什么事都记得,比如什么时候搬迁到山下,什么时候生的大伯,父亲,姑姑,生了 几个子女,养活了几个。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奶奶这一生辛辛苦苦养大孩子们,而且都活得很好。她最常说的话就是满足, 后来我儿子出生了她像是解脱了一样,天天都说:“死而无憾”。爷爷也曾经说过:生了我父亲,然后还有我这一辈, 后来我也生了儿子,包括自己就已经四代人了。若有所思的笑了笑:“也就只有四代了,嗯,四代,足够了”。 后来每次回去,奶奶就跟儿子玩。儿子也长大了,会跑会闹了。在院子里跑啊,闹啊,有时儿子跑的时候。 奶奶总会看着说:“小心点,别摔了”。儿子总是用稚嫩的声音说:“不会”。奶奶笑着说:“摔到了,你就知道了” 有时候儿子真的摔到了,哇哇的大哭,她总是偷偷的趁没有人的时候,给儿子一块钱,给点好吃的东西,比如饼干,桔子, 糖果之类的,塞到儿子手里:“别哭啊,乖”。儿子总能理解似的,慢慢的就不哭了。那些吃的东西,都是子子孙孙平常送给她吃的,她从来不会舍得自个吃掉,都会藏起来放到衣柜很深很深的地方。 小时候,我父亲责备我,有时放牛把牛给丢了,有时候读书成绩考砸了,要不就是玩得太晚,奶奶总是把大把的零食拿来给我,叫我乖,别哭。可有时候,我就是哭个没完。奶奶指着我没折说:“有吃的还哭,真是倔性子“,多少年后,奶奶还会笑着说:“还是你儿子性格乖点,不像你,一代强过一代”。 奶奶后面的日子,都是一个人慢慢熬过来的。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总会全身的酸痛,每天都要父亲全身用药去擦, 活血祛瘀。爷爷去世后就很少看到她笑了,说话的人少了。平常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以前爷爷在,俩个人经常唠唠嗑,两个影子在一起,交汇相映,人的一生,几十年的风雨似乎就浓缩在那一双影子里了。 晚上陪他睡觉的人也没有了。奶奶显得很孤独,孤独到晚上睡觉也会害怕,爷爷去世的那两年,奶奶常说自己的魂好像跟着爷爷走了,白发呆的时候想着,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想着。后来请了年龄差不多的老人,一个邻居,一个跟奶奶玩得要好的邻居陪着奶奶睡觉,可还是常常失眼,渐渐的,失去了往日的精彩。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累了就躺在床上,醒了就坐起来,重复每一天的生活。 她说: 活着,其实就是在等待........。 只是偶尔跟儿子玩一下,比如问儿子:”吃饭了吗?“,儿子用稚嫩的声音说吃了,中午的时候奶奶又问儿子吃过了吗?儿子说吃过了,到了晚上又会问,问的多了,儿子会烦燥着说:”吃了,吃了,吃了“。不屑跑着去玩了,奶奶笑着接着说:”那吃饱了吗?“。儿子索性不理她,奶奶也不生气:“跑得这么快,看来是吃饱了”。 碰到天气好的时候,奶奶也会一个人晒太阳。有一天,我想了一个办法逗奶奶笑笑,我把儿子叫到身边,偷偷的教儿子 一首儿歌:”,上山打老虎.....“。这儿歌小时候很多人教过我,儿子平时也会听别人说,我让他到奶奶面前去讲,奶奶一听,笑了笑:”就会这一首吗?还会不会点别的?“儿子一诧异,顿时很失落:”不会了“。 “哦,那好好学,以后读书了,就可以讲很多给我听”。 儿子悻悻的回到我面前,沮丧的说:“太婆说这首她听过,还要说更多的,她才会开心”。我说:“那我再教你一首,你 去讲给祖母听好吗?“儿子惊奇的说:”好啊“。我后来先教了他一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再后来又教了他一首长长的家乡童谣,练熟之后儿子高高兴兴的跑到奶奶面前背。每背一句,奶奶听了乐滋滋的,突然,儿子背了到后面,两句卡住了,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想了半天,后来居然想起来了,奶奶看着儿子急燥的样子,再看看背完后那惊喜,手舞足蹈的样子。奶奶笑了,笑得很灿烂,她拿了很多好吃的,奖励着儿子。也感动了我。 儿子跟奶奶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奶奶日渐消瘦,儿子却渐渐的长大。那时候我们都出来工作了,只是偶尔回家看望老人。所有家中的一切,都是父亲和母亲照顾着。每天半夜奶奶的身体会酸痛万分,浑身的关节像是松散了一样,一年多的时间,奶奶其实是靠着医药在支撑,奶奶一痛就会叫醒父亲。母亲要带着儿子去县里读书。所以只父亲一个人照顾着奶奶, 父亲每天都需要保持着一种警惕,随时要起床给奶奶擦拭身上的关节。奶奶痛的时候,她会叫唤一声,父亲就得起来, 后来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叫声越来越小了,小到父亲几乎听不到,干脆就坐在旁边靠着凳子睡着。日复一日,很长的一段 时间,都是爸爸与陪着奶奶相处。有时候我会问父亲是不是很累,父亲淡然的说:一点也不累,有多少人能伺候年迈的母亲,这不是痛苦,而是一种福气。所以父辈积下这种慈爱与孝道,我倍受感动。 再后来,没过多久,奶奶也去世了。 那一年,儿子5岁,奶奶85岁。 奶奶去世的时候,表现得很明显,呼吸困难,话语不清,躺在床上无法动弹,传来阵阵呻吟。我跟几个弟弟连忙回到家里时,奶奶还能有所意识。似乎她能感受我们就在身边 ,握着奶奶冰冷的双手。有的弟弟多少年没有见面,父亲就在奶奶的耳边提起。奶奶发出最后的声音,我们也没有听出是什么意思,越发安静离开了我们。我痛哭万分,泪水夺眶而出,撕心裂肺,弟弟哭了,姐姐哭了,屋里所有陪伴在身边的亲人都哭了。这是一个悲痛无法释怀的时刻,是多么的痛心,多么的不舍。 第二天晚上,给奶奶准备后事的时候,儿子看着身边的人,无比的伤心。轻声的问我,说:”爸爸,太婆哪去了”。我想了很久,也没办法上儿子明白生老病死的问题。但儿子明眸的眼神看着我,我必须告诉儿子。我说: “奶奶去了一个叫天堂的地方” 儿子说:“那她还会回来吗” 我说:”你要是想祖母,自然会回来“。 奶奶去世快一年了,我把照片拿出来给儿子看的时候,他还能清楚的记得祖母的样子,还能记得祖母一起学的童谣。奶奶再世的时候,经常会说希望自己快点离开,不要被病魔缠着。说你们不要离得太远,总有一天她会走的,你们一定要回来送我。 因为她说她这辈子看着子子孙孙,健康的成长,心无遗憾。常常说活着 就是给你们创造生命与幸福,死后就会给你们深深的保佑与祝福,只是对我们依依不舍。 爷爷去世的时候也是一样,听家人说,爷爷去世的时候说了最后一句话是:“哥,我先去了”。爷爷说的哥,也就是我的大爷爷,我能够明白,他这句话中对远方的大爷爷,是多么的留恋,多么的不舍。有时候我想起这句话,我就深深的感受到兄弟之间那种无比金坚的情谊,那种动荡岁月一起走过的兄弟情深,离开人世间的那种不舍与坦然,心灵中的那种呼唤与共鸣。 爷爷去世后,没过两年,奶奶也去世了,再后来大爷爷也去世了。 村里的老人相继的走了很多,剩下的也越来越少了, 过年回家时候,我跟村里的爷爷聊天。他比我亲爷爷小两岁,他抽着烟,讲着他那时候的事。比如说跟我爷爷一起在山里开荒,说过年最好的就是吃顿饺,点一对蜡烛。那时没有灯,有的只有柴火,有钱人家才有蜡烛。他说那时候结婚没有床,只有木板架的床板,就算是办喜酒,一桌也只是那几个家乡菜,他最骄傲的就是当年斗地主的时候,救过一个后生。说到兴奋的时候,被烟草给呛到,不一会儿接着说。而我,就是他的聆听者,静静的坐着。他生怕我走了,因为新年一过,就再难找不到愿意倾听他过去的事迹的人了。讲着讲着,两眼泛着泪花,停顿一会儿,又接着讲。从从小时讲起,到现在,巴不得一口气说完,因为知道他这些事迹的人太少了,跟他一起奋斗的人都离开了,这份孤独,这个寂寞,这份看谈一切所留下来的不舍,也就不言而喻了。他说:“再看看现在”,他抽着大烟又停顿了一会儿:”现在看着你们长大成人,儿子满堂,还有什么留恋的呢?迟早我也会死,但死而无憾了“ 每一个去世,也都会伴随着每一个人的出生。儿子出生了,我当爸爸了,侄子出生了,我当舅舅了。我常常想亲人在世的时候,我们其乐浓浓的欢声笑语,好像是有说不完的话,离不开的爱。每一个亲人离开的时候,都希望我们要好好活着,快乐的活着。我们也希望离开我们的那些亲人,一路走好。或许真的是另一个时空,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彼此的祝福。 后来每次回到家的时候,我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白天晒着温暖的太阳,我都能想起曾经爷爷奶奶,坐在这里的情景,回忆起他们的快乐,回忆他们每一个人的笑容。我多么害怕这种记忆会慢慢的变淡,甚至有一天会忘却。为了这份忘却的记忆,为了这份真挚的回忆,我把这些事写了下来。每次清明的时候,总能泛起对他们的思念,以及他们离开后最深深的祝福,每个离开的亲人都希望我们能健康,快乐的活着。也正是有了这份祝福,我从来没有要求儿子要认很多的字,学很多的知识,我只希望儿子能快乐的成长,传承着祖辈留下来的传统与精神。带着这份快乐与幸福,留着每一份爱的思念,培养着儿子慢慢长大,感染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与亲人,告诉他们: “死者已然逝矣,活着的应该精彩的活着......” 2017年3月28日 清明前夕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