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再读《人生》
正文

路遥的作品不算多,但是都很经典,他的成名作《人生》感动了万千读者,指引人们在“世事无常”的状态下更好的生活,更好的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笔者认为《人生》是《平凡的世界》的简略版、浓缩版。它的故事都发生在祖国的西北农村,都是西北农村人在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中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产生的各种心理迷茫与爱恨情仇的徘徊挣扎。这与我年少时的生活环境大致一样,人物事件大都能一一对应,这也就是文学作品的伟大之处。一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又能站在一个人生道德制高点审视和俯视每一位当下的人。路遥老师这两本名著读过三遍有余,十几岁的年纪读这样深刻的作品,只能算是了解皮毛,对生老病死,人生之路的探讨根本无法深入理解。再读却让人感叹不已,感触颇深。书中主人公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感染了我,指引我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与奋斗。

谈到《人生》,近日花了两三天的闲暇时间 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作品内容一个字也不变,再读却有更深的认识。人生围绕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北农村青年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三者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着重描写了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从农村到城市,又从城市回到农村的圆形轨迹,表达了青年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渴望走出农村、追求精神世界、寻求更大人生价值的坎坷与矛盾,更加表明了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巨大鸿沟,对于农村知识青年是有多大的困难。路遥写《人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矛盾复杂,城乡之间断裂,城乡难以融合。针对高加林,有知识、有理想、性子强、上高中时喜欢研读报纸、热爱和关注国际事务、文章写的好、篮球打得好、人又长的高、结实、帅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集才华与帅气于一身的男子。感叹生不逢时,生活对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一切悲与喜有人物本身的原因,也更有社会的因素。路遥在作品中,将高加林的人生轨迹重新写回农村,也是有一定历史局限性的,路遥没有看到改革大开放,高加林还是会凭着自己的才华与奋斗精神重新走出农村,在县城,甚至省会大都市开辟一片新天地。

谈到高加林,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那个年代只能回村成为一名老实本分的农民,没有继续学习或外出打工这一说,这也是时代造就的人生悲剧。高加林心高气傲,也是有一定原因,自身各方面能力都不差,在农村着实是屈才和各种不舒服。回村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也是不错的选择,可偏偏在刚刚教满两年书之后,他的教书先生的时光也没有了,被高明楼的二儿子三星顶替了,因为三星高中毕业也没有考上大学,只能回村,高家村“二能人”高明楼与刘立本合谋下了高加林的教师,让自己的儿子顶上了。在家里气急败坏的骂高明楼,这都是什么世道,而高玉德老汉和加林娘只能唉声叹气、忍气吞声没有一丁点办法,还一个劲的安慰儿子加林要知足,要巴结高明楼,不敢得罪这个高家村的能人,不然日子不好过。路遥在这里着重表达是农村社会管理混乱,恃强凌弱的社会现状和穷苦无背景的庄稼人的可怜与无奈。作者酣畅淋漓的书写了人物命运,无情鞭挞和揭露了社会黑暗。高加林自恃为知识分子,不会农活,在村里老光棍德顺爷的帮助下,下地劳作,带着杀气与怨气的拼命锄地,手磨出血染红了锄把也不撒手,让人心痛不已。

在高加林从教员变为农民以后,最开心的属于刘巧珍了,她是因为可以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而开心,但也为加林哥的不幸感到愤愤不平,心理一直咒骂着大姐的公公高明楼太不公道了。加林回家,巧珍这个金子般的可爱人儿总会站在自己家的敛畔上远远的瞅向加林家,看她心里一直装着的情哥哥在不在?看加林哥是否因为回农村而惆怅寸断肠?这个心地善良、追求知识、憧憬美好生活的农村姑娘,虽然一个字都不识,但却有着其他农村姑娘不一样的精神追求,心里一直惦念着加林哥的帅气、有文化、有理想和追求的梦。她有十里八乡农家姑娘没有的美貌、有杨树一般直溜苗条的身材、有农村姑娘善良淳朴耿直的性子,更有比一般男人更加吃苦耐劳的美德。在高加林为了生计去赶集卖馍的日子,她穿着靓丽的服装、打扮漂漂亮亮,骑着村里唯一辆车梁上包着油亮塑料纸的自行车去看她的情哥哥,眼看着高加林由于自尊心一个馒头也没有卖出去,巧珍在大马河的桥头上静静等着,然后从加林手里拿过装满馒头的篮子,奔跑着去卖馒头,眼看太阳西斜,巧珍只能将馒头送给了城里的姨姨家。然后又奔跑着去找加林。这是多么善良的姑娘,满脸绯红、羞赧的脸庞伴着砰砰的心跳,对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说:“加林哥!如果你不嫌我,咱们两个一搭过!你在家里呆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她的一切似乎都是为高加林而存在和转移的,从物质上尽心尽力地照应高加林,从精神上处处讨他的欢心,唯独没有自己。这是对旧道德、旧思想的一次宣战。她的爱是炙热的、纯真的、无私的。但也是失败的。我们不是批判巧珍,而被巧珍感染、感动, 深深的被巧珍这样一个精神道德制高点的人物形象感化了,爱你是没商量的。但往往这样纯情的人会被生活和现实欺骗,也为她捏了一把把冷汗,流下一串串眼泪。巧珍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也是高尚的代表,与如今只顾物质利益、追求物质的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巧珍的可贵。

高加林从未谋面的叔叔转业回到地方当了劳动局局长,高加林这个悲催的人物命运出现了巨大转机。一人得势、全家沾光。这个在村里永远被人看低的家庭,从此被乡党看高了,高加林顺理成章的被拍其叔叔马屁的活泛人安排到了县城记者站,成为了一名记者,成为了一名公家人,国家干部。高加林这走后门上位的命运,已经在为以后的跌倒埋下伏笔。黄亚萍清纯悦耳的播音,又一次次撩拨起了高加林的激情,那是一种上学时才会有的感动和温馨。黄亚萍这个思想丰富、声音悦耳、美丽大方的女子,是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偏偏被作者放到了第三人上,成为了加林命运变化的主导者和引诱者。她喜欢加林,是自私的爱,只能爱上和她一样城镇户口的国家干部却不能将就与农民身份的高加林在一起。在与张克男相处将近两年之后,她绝情的与之分手,高加林同样绝情的与巧珍分手,从这一刻起,她们的人生之路就已经错了。在巧珍与亚萍之间的抉择,是高加林最最痛苦的,但与亚萍在一起,他却常常回忆起与巧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巧珍的百依百顺,无私为他的形象与亚萍高傲自我、矫情自私形成鲜明对比,在共同话语与温馨相处之间,读者们大都会认为后者更加适合加林,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不是这样。巧珍几天不出山劳作,几天的哭泣与反思,最终让她自己的理想破灭,只能嫁给如她一样没文化,却深爱她的邻村小伙马栓。但在她的心目中,谁也无法替代高加林。德顺爷与高玉德老人的劝告对高加林一文不值,老人用他们大半辈子的人生经验告诫他,但他们的人生哲学无法说服加林迷途知返,最终的悲剧出现了。张克男的母亲,这个一身机关单位戾气的女人,刻薄而看不起农村人,获知从儿子怀里抢夺准儿媳的青年人,高加林是通过走“后门”进入县委大楼成为记者的,一纸诉状就告到了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亚萍知道被告,发出了“一切都完了”的无奈惊叹,高加林只能卷着铺盖卷狼狈回村当农民,但是淳朴厚道的农村人没有落井下石,没有看不起加林,而是一簇而拥的嘘寒问暖、关心照顾,这让加林内心燃起了继续活下去、努力奋斗的激情,巧珍没有记恨加林,反而无私的帮助加林,帮加林说情,张罗加林继续去当民办老师,多么伟大的灵魂、多么高尚的情操又是多么强大的内心在支撑着这个坚强的女子。德顺爷的教导让加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你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丢了,巧珍是金子般的好女子”,加林在德顺爷面前跪下,面朝黄土地,深深的喊出了:“我的亲人啊!”故事就此省去几万字或更多情节……

人生故事没有完结,人生还在上映,在《人生》最后一章节中,路遥也说了,“并不是完结”,高加林的命运也没有被定格,他只是暂时回到了农村,以后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人生的精彩还在后头,这就需要所有的读者去想象,去给主人公不同的命运,主人公的命运也是每一位读者的命运,这也是路遥的高明之处。就好比《红楼梦》,没有曹雪芹的完结故事,就只能让后人去续写,这个结局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人生》,诉说和告诫了年轻人如何选择人生,如何经营人生,让活生生的事实经验教育了一批批青年人。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新的规划。 再次感谢作者及作品。

柳青的《创业史》 ,有几句话,更加适合诠释《人生》这部名著:“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能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里应该再加上事业、爱情、家庭、理想抱负等等,都应如此。人生之路的选择,在关键的岔路口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难免走弯路甚至步入歧途。

(作者:子谦 原创)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6: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