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父亲的宝贝 |
正文 | 文●苏宝大 七八岁时,那天疯玩,憋急了,我就匆匆蹲在了邻家菜园地里出恭,不曾想,巧遇父亲,当场站在我面前指着我给一个痛骂:“你个吃家饭、拉野屎的家伙。”骂过了后,父亲接着又说:“吃自家的饭,就必须把粪便屙到自家的茅坑里。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后来父亲还告诉我,庄稼能在地里长出饱满的籽粒,全靠的是“粪点子和灰星子”。打那以后,我才知晓了父亲把狗屎都当成了宝贝。懵懂记事,我又不能理解两件事。 我时常发现,父亲在深更半夜月色里,挑自家茅坑里的粪便,浇灌到家中房前屋后的菜地上。粪是自家的,为何非得在夜里挑粪浇灌菜园子呢。 其次,我觉得更蹊跷。母亲朝朝暮暮辛苦喂养了几头猪,却时常见生产队里的会记和几位身强力壮的劳力,扛一杆一人多高的大秤,跨进到我家的猪栏里,将每头的猪逐一过秤。会计再将每头猪的斤两和数量一一记载到账簿上去。 问母亲后得知,在大集体,谁家的猪养得越多,斤两越重,一年内谁家的工分、口粮和年底的分红将会得到的越多。但猪拉出来的粪便必须统统留给集体的庄稼浇灌,谁家不得擅自将猪粪浇灌到自家的菜地上,不然,逮着要扣罚工分的。哦,我明白了狗屎当宝贝的父亲为何要在深夜里挑粪浇自家的菜园子了。 某日,父亲听一个从城里回来的邻居说,城里的人却从不把肥料当回事,家家方便了后,就统统用自来水冲进到下水道,流进到城里的河沟里去了,狗屎当宝贝的父亲怎么也不信。 一次,父亲去了扬州城我妹妹家的商品房吃喜酒去。吃饱喝足,父亲进了卫生间。父亲摸摸光溜溜的坐便器,怎么也不忍心坐上去,父亲没见过这洋玩意儿。父亲蹲上去许久,愣是觉得没乡下的茅坑好使。费了好大的工夫和劲儿,总算解决了问题。父亲起身,弯腰,手指头往坐便器上的按钮一摁,“哗啦啦”一瞬间,全被水流卷没了。父亲蹲在了坐便器旁,深深叹了口气。 回来后,父亲把在扬州城里看到的事实告诉村子里几位跟他要好的老人。他们站一起,听我父亲讲,个个狠狠地抽着烟,摇头叹气,默不作声。 小时候,常见巷子上、田埂上,那些青壮劳力们,个个精神抖擞乐呵呵地挑着副粪担,甩动着胳膊,那肩膀上的扁担随着稳健有力的步伐,发出有节奏的“嘎吱、嘎吱”声响,他们在希望的田埂上,奔跑着,欢笑着。他们看着满田野的庄稼,被一桶桶的粪水一点点的浇灌再一天天的长旺,到了收获季节,颗粒饱满,产量丰收,人人脸上乐开了花。 随着农村近几年物质经济飞速的发展,居家环境也和曾经的城里人一样,在砌新房前,先拆去猪圈,平整茅坑,在新房内,建起卫生间,室外砌了化粪池。 父亲去世15年,他活着时该是做梦也不会想得到现如今的农村也像早先城里的那样了,将上好的肥料冲进到了下水道,流淌到了化粪池,再慢慢漫溢到河沟里去了。上好的肥料被浪费了,还严重污染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但,好在村上的卢炳监和葛玉怀俩老人他们和我父亲一样识宝。他们俩七十多了,仍各自量力种着自家的几亩责任田。据我得知,这些年来,他们俩种植的庄稼从没施过一两的化肥,而是看到哪家化粪池里的粪水快漫溢了,他们俩总会一道协助使出力气揭开那家化粪池上那个笨重的水泥盖,将粪水一桶一桶挑到自家的责任田块去。他们俩种植的庄稼,站在田埂上,远远望去,嫩绿一片。 我家10多年不种地了。我在每年秋收前夕,准会跑到俩老人当中的一位门上,与他们商量预订购千斤左右的新稻谷,抬到村上的小米厂加工。辗出来的大米,颗颗白花花,通体又透亮。 煮出来的米饭,盛在碗里,捧在巷子上,鼻子尖的王奶奶,老远就闻到了我碗里喷香喷香的新米饭。她用筷头挑起我碗里几粒新米饭,送进到缺了牙的瘪嘴里咂摸几下,直说:嗯!真香,喷香的。而煮出来的米粥,盛碗里,粥面上,用筷头一挑,薄薄的米油,煞是好看,准会让人增加食欲。 每次吃到这俩位老人用纯有机肥料种出来的香喷喷的米饭或米粥,准会令我再忆起父亲在世时曾多次与我说过的一句话:庄稼能在地里长出饱满的籽粒,全靠的是“粪点子和灰星子”。这话我会记着一辈子。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