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勇军:“撤县改区”切勿盲目跟风效仿 |
正文 | 9月11日,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下午,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同意申报郫县撤县设区的决议》,同意申报撤销郫县,设立郫都区。(9月16日腾讯网) 其实,进入改名“高潮期”的绝非仅限四川的一省城市,全国范围内,有改名想法的城市,还真不少。只不过目的各有不同,有为争夺历史资源,有为改变发展方向,总之,有所图才会蠢蠢欲动。 仅拿“县改区”来说,有多疯狂,数据是最好的说明。四川省有180多县市,却有近30个地方申请改名,无论是撤县建市,还是撤市设区,这种热情似乎已经超过常态,热度有点过了。 诚然,在理想上看,县改区的第一要义还是为了发展。在行政区划上,将由以农村为主的空间结构,向以城区为主的空间结构转变;在职能重心上,将从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向以三产、城区、市民为主转变,主要履行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或许,一般公众很难理解这些职能的转变能给他们带来多大好处,但可以确认的是:撤县改区,真不是改一个“字”这么简单。 比如:农村为主的空间结构,向以城区为主的空间结构转变。这样的调整,无疑是城镇化道路的又一种“版本”,是否有必要强行调整,还真值得考量。发展城区空间,意味着要推倒更多的农田,修建更多的高楼大厦、住宅区,渐接需要更多人加入到买房大军中。对当前中小城市相对缓慢的房地产消费市场,地方政府还在想尽办法去库存,继续在规划上扩展城区,可行性与必要性还值得探讨。 农民向市民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买一套房,拥有一个城镇户口的事。要让农民变成到市民的转变,就必须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创设基础条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建设,让农民“消费得起”,住在城市有底气,能像他人一样正常生活。而这些,城市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如果仅在名字上下功夫,注定徒劳无功。 所以,县是否有必要改区,需要三思而后行。毕竟区未必就比县档次高,县未必就不好,有没有必要,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发展水平,当地的人民意愿,切不可一意孤行。因为哪怕是改变一个字,但当地财政得付出的改名费,还不是个小数,而且还有决策失误的风险,必须得慎重。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