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说《论语》·连载346 |
正文 | 张说《论语》·连载346 17.25,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注释——孙:同“逊”,谦逊。) (白话)孔子说:“女人和小人是最难打交道的,你若和他们亲近了,他们就不懂礼貌,若疏远他们,他们又会怨恨你。” (张说)历来都认为这句话是孔子轻视妇女的证据。钱穆为了给孔子开脱,就说这里的女人是指家里的小妾,不是泛指女性。这个解释是很牵强的。其实孔子只是说了一个事实,没有轻视的意思。《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说贼是贼,不能算是污蔑”。不过,虽然这句话说明孔子是个伟大的社会学家,却也说明他是一个蹩脚的政治家。它虽然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发现,但把这个发现公布出来,会招来许多人反对票,如果孔子参加竞选,肯定会败选。政治家说话,以拉选票为目的,不管事实;社会学家说话,以反映客观为目的,不在乎政治利益。 为什么说它反映了客观事实呢?我们来看看孔子的论据:“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样的人的确不是少数——你跟他太热乎,他会忘乎所以,在你面前放屁也不掩饰。如果他发现你对他的态度冷了,他先是疑神疑鬼,继而开始抱怨。这样的人的确是很难相处:热了不行,他会拿起你的杯子喝茶;冷了也不行,他会认为你嫌弃他。这类人肯定是难弄的,孔子没说错。而且这类人在小人和女人中占比很大,孔子也没有说错。这是无需证明的经验。“婆媳关系”为什么历来是家庭矛盾的一大原因呢?可见孔子所言符合事实。 近年来,许多人说《论语》称不上是理论著作,因为它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你见过没有论据的论文么?的确没有。——这个说法貌似正确,实质浅陋。因为《论语》是生活经验的终结,不是经验之外的理论探讨。人们的生活经验,就是《论语》的论据,而生活经验只能感悟,无从证明,也无需证明。人人都知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句话是对的,但有谁证明过吗?没有。既然没人证明,为什么都在应用呢?因为你的经验感悟已经证明了。如果《论语》列举大量的生活事实来证明其中的观点,反而成了笑话,因为经验不涵盖所有的事实。用居里夫人、撒切尔夫人、德国总理默克尔来证明“唯女子……难养”的说法是错的,是高明还是荒唐?显然荒唐。可见,生活经验是一种无需证明的感悟。但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却是需要证明的,因为它不属于生活经验范畴。 17.26,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注释——见恶:被人厌恶。见,表被动。) (白话)孔子说:“年到四十还是被人厌恶,这怕没有希望了。” (张说)人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一方面是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学习怎么跟他人打交道,也就是学习怎么做人。随年岁的增长,知识丰富了,处理人际关系也越来熟练。可见,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不招人讨厌的。所谓“知书达理”,就是“受人欢迎”的同义词。四十岁,属于中年后期了,到那个时候还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人见了头痛,说明这个人也就这样了,不会再变了。孔子的标准定得很宽松,照我看,到了25岁还惹人讨厌,以后多半是“坏人变老”的基本人选。 《论语》第十七部分结束。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