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为什么我们没让对方变得更优秀 |
正文 | 前段时日,我因公在外,打电话询问妻子近况,电话那边的声音低沉无力,我大吃一惊,平时的她可一直是个乐观开朗的女生,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如一泓清泉,总是闪烁着无穷的力量,每次我情绪低落或悲观时,都是她眨巴着眼睛来开导我、激励我,怎么突然之间竟成了这副状态。我关切地问她是不是病了,答没有,那是什么,一阵沉默。过了良久,她才幽怨地说:“我突然觉得自己没有以前那么自信了,我最近的生活很糟糕。”,我问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她说:“我期待的婚后生活不应该是这样,太平淡如水了,我没有变得比以前更优秀,我想要改变。”,这次轮到我沉默了。 我和妻子当初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们都是大学生,在老一辈人眼中,我们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加上彼此热爱看书,向往诗意的生活,于是恋爱时我们便经常互荐名著,鸿雁传书,或谈观后感,或聊未来理想,抑或写诗作赋以寄相思,极力营造温馨浪漫的情调,而那些饱含情感的诗词,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在交往了近一年时间后,我们走到了一起,可是,婚后不久,我们就发现,现实生活与我们所勾勒的理想生活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理想中我们一起洗衣做饭分担家务、体味人生,阳光明媚时,捧一本书、泡一杯清茶,闲坐阳台,静静享受生活的舒缓,遇有节假日,携手游历名山大川,吟诗作文,合影留念;可现实中我们各忙于工作,难得有时间一起整理家务、做秀色可餐的美食,好不容易闲下来,亦是各玩手机或看书,鲜有恋爱时的促膝长谈和灵魂交流。婚后的我们都像迷失了方向的小鹿,在完全陌生的生活模式中浑浑噩噩地摸索着前进,既要熟悉彼此的生活习惯,又要磨合工作与新生活的节奏,反倒不似婚前独善其身时安闲自在,目标清晰而又井然有序。更糟糕的是,我们似乎连学习和制造浪漫的动力也消退了,不愿再为某个纪念日费尽心思地筹划,灵感和新鲜感如鲜花一般渐渐枯萎,以前每周一封的“家书”在持续一年后终于销声匿迹了,只剩下朋友们聚会时偶尔对我们“见字如面”的调侃。 如今,妻子的抱怨有如一声春雷,一举击中了在婚后疲沓状态中挣扎的我。是啊,为何婚前在旁人眼中都很优秀的我们却泯然众矣,没有变得更优秀呢?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也在反思我们婚后停滞不前的原因。直到昨天,我读到《读者》上一篇题为《曾经的爱与怨》的文章,作者父母曾经的爱恨经历让我突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作者的父母是上世纪80年代的知识分子,因彼此都是文艺爱好者而互生爱慕之情,顶着女方家长的极力反对,两人依然通过情书互诉衷肠,隔三差五地在充满文艺气息的图书馆里偷偷约会,虽然最后结婚了,但也许漫长的恋爱过程耗尽了他们的浪漫和爱情,婚后两人再没有写过情书,也没有看过一场电影,甚至连情话都懒于诉说,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和无休止的争吵,最终两人分道扬镳,各自放生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如果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也许我和妻子也将沿着这样的轨迹一步步滑向爱情的终点,我们所面临的困惑与作者父母曾经历的爱恨转变从本质上都相同:婚后我们没有变得更优秀,反而把婚前的诗和远方过成了乏味的柴米油盐和颓废苟且。 我们失去了浪漫的冲动,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也许正是婚姻走入死胡同的症结所在。回顾婚后生活,没有了爱情目标的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不再为写出优美动人的句子而皓首穷经地在诗词歌赋的海洋里徜徉,很少静下心漫步于名著之林,加上工作的原因,休息时间严重碎片化,我在这些零星的时间里慢慢形成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浏览新闻,看球赛直播,刷微信朋友圈和微博,越来越多地关注容易快速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少地接触长篇著作和专业知识,婚后至今我完整阅读的作品不超过5部,远低于婚前;以前每周给妻子写一封信的习惯也因懈怠而中断了,觉得双方都已同床共枕,何必再以这种文青的方式来表达心迹;我对新知识的学习似乎也逐渐停滞了,以前一直坚持的订阅杂志、学习摄影编程的爱好,在婚后都变成了俗不可耐的吃喝玩乐和睡觉。我迷失了目标,正踏着与婚前迥异而又紊乱的节奏,慢慢变得“粗俗鄙陋”,自己这般平庸,怎能使对方更优秀?我觉得是我们错误地理解了婚姻,简单地只是把婚姻当作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找一个伴侣,生一两个小孩,相携到老,终此一生,使整个生命显得完整而已,至于婚后两人是否一起努力、共同进步,把他人眼中的平淡生活过得雍容华贵、诗情画意,绝不是结婚的初衷,也不是结婚的目标。我们婚后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自己依附于婚姻这层脆弱的关系上,总是过于求同存异,放弃一些长久坚持的积极有益的兴趣爱好,失去自我定位和独立思考,让熟视无睹和惯性思维成为了生活的主导。假如我仍像婚前那样热衷诗词,偶尔写几首曼妙的诗,妻子会不会感到新鲜,她会不会也加入我的行列,一起欣赏诗歌的美?如果我依然定期订阅杂志,汲取新的养分,每天阅读,博闻强识,与妻子的交流会不会多一些新颖的观点和内容,进而激发我们讨论的热情?假使这样,我们一定不会觉得生活乏味,原来柴米油盐之外还有一个知己,一位灵魂伴侣,我们都一样渴求着新鲜事物。 这几天,我正看沈复的《浮生六记》,对婚姻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物质是生活的重要基础,而带有审美情趣的交流却是生活真正的灵魂。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想,只要不做婚姻的奴隶,一如当初,坚持着自己对诗和远方的追求,生活一定会如沈复与陈芸那样简单而充满情趣,我们的伴侣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向上向好。如今,有两件事我正坚持着:读书和健身。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