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父亲,您永远是我最崇拜的人 |
正文 | 父亲,您永远是我最崇拜的人 关于写父亲的文章,名人名作泛滥成灾。我也多次在自己的文字中专门写过父亲或提及到父亲,内容无一例外都是赞美。这一次,想换一个角度,当然主题不能例外,仍然是赞美。 就在过去的一年,我与妻经常因为亲戚间的事情吵架。对于两个日常忙于上班的人来说,吵架的黄金时间莫过于中午吃饭时与晚上睡觉前。 每每这时,父亲开始总是不闻不问宛若路人一般,该干嘛干嘛。夫妻吵架,跟作诗文差不多,也有个起承转合。等到我们吵到高潮中的高潮火山爆发雷霆万钧、多一秒嫌晚、少一秒嫌早的那一刻,父亲准时出手了。 父亲手中的剑,无一例外,从来都是指向我。父亲的剑气虽然威严,招式总是那么平谈,从不超出以下几句:“你不会少说一句!”,“就属你能!”,“就你有理!”“恁多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父亲的话看似平淡无奇,却总能一招奏效。总让我想起诸如:春秋笔法、大写意、古龙笔下剑客的剑、一句顶一万句之类的意象来。听了这样的话,我自然再也无法继续发威发火;听了这样的话,明明有偏袒自己的意思,即使我有错在先,妻也不好继续缠斗。听了这样的话,我们乖乖偃旗息鼓、就此收嘴。 即便是背着妻,父亲也从来不问我们为什么吵架,从来不说谁是谁非。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父亲这时候往往会单独对我说上这么几句其中的一句:“你都多大啦!再过两年就五十了吧!”,“你还想干吗,没事儿闲得慌?”,“一个家没有女主人还是个家吗?真要前窝儿后窝女的,你以为多好!”,“为别人生气,值得么?你跟谁过一辈子?”,“一家人和和睦睦不好,非要吵吵闹闹!”“过去的事,那一页就翻过去算了!” 最后一句算是意有所特指,那是妻的亲戚当年要妻把父母赶回老家,当然妻没有这么做,这事我们也一直瞒着父亲不让他知道,只是有一次我们吵架,一不小心就说了出来。 我们本以为父亲会生气会计较,没想到父亲的反应很淡然,比我还超脱。听父亲这么说,我就忍不住抱怨“那是他们该说的话嘛?”父亲照样淡然“你从小就犟,现在还是犟,人谁还没个过错!” 其实,我们吵归吵,并没伤了夫妻和气,毕竟吵架的起因并不是我们自身,妻也从来没有把对我的气撒在父亲身上。但父亲的表现,真的八十多岁的人一点儿也不糊涂,本来嘛,家务事,除了原则问题,基本都没什么大事,没什么大是大非,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或错。 在我们吵架期间,父亲对妻更好,还闹过几次笑话。 有一次下雨,妻提前跟我说中午不回来(单位有食堂),下班回家我就说吃饭吧,父亲大发脾气:不许吃,等她到家再吃!我说下雨,她中午不回来。父亲不依不饶不相信,非说是昨天吵架了,非要我打电话,最后我只有打电话让妻给父亲说了他才相信。 还有一次,中午下班我先回来,妻还没到家,一进门就感觉父亲气色不对,不等我问,父亲就发飙:你看你把钱夹多紧!连饭钱也不给她!早上她吃饭的钱也没有! 这又是误会了。昨晚上妻说她身上的钱用完了,没有取钱,我让她自己拿(我钱包在床上放着),结果她忘了,等我走后出门时妻才想起来钱还没有拿呢,然后开口从父亲那里拿了钱过早。 少不了一通解释,父亲才放下心来。慢慢的,那些亲戚间的陈谷子烂麻子我们就不知不觉放下了。真的多亏父亲从中不动声色的调理。 通过这件事,再次让我们从父亲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再次领略到父亲的宽厚、仁慈、公平公正,他能原谅对自己不恭的亲家,他能一碗水端平不袒护自己的儿子、不指责谁对谁非,他总能从大局出发,明白一个家谁最重要、什么才最重要! 父亲,您永远是我最崇拜的人,没有之一!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