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融水老君洞《景滁亭碑记》史料诠释 |
正文 | 融水老君洞《景滁亭碑记》史料诠释 ·姚老庚 融县清举人李翘林,康熙三十七年公立留下的石刻碑记《景滁亭碑记》?鲜为人知。难能可贵的是一篇优雅的散文。体现时代精神,记事续史,遒劲峻洁很值得欣赏,在进行诠释时,常因漫漶难辨而发生误认,导致文字、概念和名实的混淆,也无伤大雅的。 今有幸参与修复老君洞工程,觉责无旁贷,全文转载融县籍人冯志强先生辑录《融水县真仙岩诗文集·景滁亭碑记》以读者共赏。 ? 襄平月岩梁邑侯治融之六年,乃今上之三十七年,侯于壬申冬恭承简命莅我融疆,甫下车即洞悉民隐,凡夫课农桑、勤抚字、广学校、乐熏陶,无一不出以爱民之至。吾融之父老传而诵之,子弟习而志之,曰:民得安堵以享田庐者,侯之爱也;士得乐育以永兹歌者,侯之德也;爱在民即令无名山胜迹登临题咏,若逍遥之楼,扶踈之堂,天绘之亭,于其间犹得有寄,以垂不朽。而况吾邑西南诸峰奇秀,中开一穴,宏敞深邃,别有洞天者,灵岩也。一溪穿石沸涌,潺潺而泻出于峰之外者,寿溪也。纵横之碑碣,若崖之题迹,皆历代之文章也。石笋嵯峨,万像杂出,岩中之真景也。云则出岫,鸟则知还,岩中之朝暮也。钓于水,樵于山,往来无息者,岩中之四时也。侯每公余于此,或萃宾从,或偕士大夫,或集父老,或酌酒论文,或弹琴赋诗,皆各尽其妙而后,曰:“天地真文章,实秘于此。其洞之中灵外秀,不啻滁之琅琊也。其溪之湲湲珊珊,不啻滁之酿泉也。”吾邑士民知侯之乐,欲共图可久,遂于戊寅之秋,鸠工庀材,以为亭。不一月而落成,侯顾而喜,爰颜之曰“景滁亭”。更题一联曰:东浦渔歌咁夜月;西山樵唱卧晴云。噫!景滁者何?侯盖有慕于滁也。欧阳文忠治滁,政通人和。今侯之治融也,课农桑,兴学校,士民德之慕之,何异于文忠之守囗阳?方且与逍遥、扶踈、天绘诸胜迹共垂于不朽矣。通邑绅士里老共勒石而为之记。 ???? 大清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岁季秋吉旦,通邑绅衿李翘林、莫可踰、欧光芳、曾若舆、王世臣、刘英世、曾学忠、曹子馨,里老竺炳吴之衡、鲁君达雷德青等仝立。 此碑刻原在真仙岩内,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刻,高210厘米,宽97厘米,楷书。后被淹埋。纵横之碑碣,若崖之题迹,历代官员不吝笔墨,留下大量的摩崖题刻、碑刻,有待于去逐一解读。李翘林?融县举人,康熙三十八年时为副榜,曾任藤县、平南县教谕。300多年匆匆过去了,2017夏日开发真仙岩挖掘时发现此石刻碑记,实为幸亊。详见碑记辑录,该碑石现移交县愽物馆收藏。然字小镌浅,半为漫漶,模糊不清,辩读困难。受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的影响,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借欧阳修忧国忧民以普天下之乐为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梁邑侯治融之六年而不愿一己独乐的宽阔胸怀,亦乐中有真昧“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且效欧阳修洞悉民隐,课农桑、勤抚字、广学校,修建此亭曰:景滁亭。 侯每公余于此常集父老,或酌酒论文,或弹琴赋诗,闲情逸韵,皆各尽得其妙。为政以宽,遂放情山水之间,昔欧阳文忠治滁,政通人和。今侯之治融也,课农桑,兴学校,士民德之慕之,李翘林碑联有曰:“东浦渔歌咁夜月;西山樵唱卧晴云”,与绅士里老共勒石而为之记,环一水三桥览景,灵溪寿水梦常缠。景滁亭借此联而添彩,故有此续传。 然临崖钓于水处,往来者川流无息。现有旧融县人进士李允简“四峰钓矶”摩岩为证。从而寄托一种山水之后的没,让人陶醉的意境,把我们的心境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默念着《景滁亭碑记》美文,看着眼前的风景,多少历史云烟在眼前飘过,回荡在心中依然是美好的回忆而家喻户晓。非但名噪一时, 而且传诵至今。斯地风光无限美,惹来墨客赋诗篇。不知老子今何在,敢书天下第一岩。 丙申年冬日,原任职融县之七品官员湘人李忠胜,此地一游,感触颇深,到此相看人不俗,闲官情味足风流。顺笔书写:东浦渔歌咁夜月;西山樵唱卧晴云。镌刻悬挂于亭旧址,并戏言:自愧忝随才短拙,老来学得半分骚。呜呼!美之所在兮!“天下第一亭”与“天下第一岩”;《醉翁亭记》与《景滁亭碑记》相得益彰,成为融州佳话。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